原发性肺结核是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部原发传染性疾病,由肺原发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管炎组成。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免疫力明显低下或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强、数量大及机体剧烈变态反应发展而成主要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和疲乏等。原发性肺结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初染病灶,可以在肺内任何部位。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初染病灶与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
初染病灶周围胸膜的炎性反应(这一改变可以发生,也可以不发生)。
原发性肺结核主要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由于机体免疫力明显低下或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强、数量大及机体剧烈变态反应,发展为原发性肺结核病。原发性肺结核多发生于儿童及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
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经呼吸道或消化道初次侵入机体的结核菌,常在肺部或肠壁形成原发灶,90%~95%发生在肺部。吸入感染的结核菌在肺脏任何部位都可形成渗出性炎性病灶,称为原发病灶,多发生在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肺通气较大的部位),以右肺最多见。病灶较小,大多为单个,有时也有两个或多个,原发感染时胸膜易被波及。结核菌感染4~7周出现变态反应时,有原发病灶周围反应并出现郎罕细胞、结核结节等增殖性病变。随后病灶中出现干酪坏死,在原发病灶形成过程中结核菌沿着所属的淋巴管到达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后者同样有干酪样改变。不仅原发病灶同侧的引流淋巴结肿大,有时对侧或远隔淋巴结也可受累。幼儿淋巴结常显著肿大。肺内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炎和连接两者间的淋巴管炎三者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原发性肺结核常见于儿童,成人和青年有时也会出现,属于临床常见病。该病情具体的发病率,发病地区等尚无准确数据统计。
原发性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菌经胃肠道传播较少见。
儿童:由于儿童各组织和器官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结核杆菌的侵袭。
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由于结核病是存在传染性的,所以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由于防范意识薄弱,可能患此疾病。
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和疲乏等。少数症状不明显或全无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可有长期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疲劳等结核中毒症状。婴儿比年长儿症状明显,可表现为急性高热,持续2~3周后为低热。该病情可和合并支气管结核、淋巴结支气管瘘、肺不张及血行播散。
典型病变包括肺部原发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的结核性炎症,三者联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不振、盗汗、乏力等。婴幼儿可呈急性起病,突然高热2~3周后降为持续低热。
高度肿大淋巴结可出现压迫和刺激症状,常见为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哮鸣、声音嘶哑。引起支气管穿孔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静脉可致胸部静脉怒张,部分患者有胸痛。
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患者常呈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可同时伴有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耳后常见。胸部常无阳性体征,原发灶范围大者叩诊可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有管状呼吸音,当有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时可听到局部哮鸣音。
结核中毒症状是结核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常常会发生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结核病严重时常常可以发生压迫症状如痉挛性咳嗽、喘鸣,压迫喉返神经容易出现声音嘶哑,压迫静脉出现静脉怒张等症状。
常常会出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等过敏症状。
长期的肺结核容易侵犯患者皮肤,出现结节性红斑,多数人在起病前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关节痛等症状。皮肤损害多见于小腿伸侧,为对称性红斑、结节,表面红色,数日后逐渐转暗红色、消退,不发生破溃。自觉疼痛,病情容易反复发生。
广泛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来,肺结核管道播散,肺内空洞及干酪样病变靠近胸膜部位破溃导致。
肺结核病灶反复进展及纤维化,致使肺内支气管正常结构遭受破坏,可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常反复咯血。
原发性肺结核患者如持续低热、食欲减退、盗汗、睡不着觉、乏力等症状时需要到呼吸内科、感染科就诊。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结核菌素试验和X线胸片、痰培养检查结果诊断本病。本病需要与各种肺炎、肺癌、肺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如果出现低热、食欲不振、盗汗、乏力、干咳、刺激性咳、哮鸣、声音嘶哑。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原发性肺结核患者常先到呼吸内科就诊,一旦确诊则按法律规定转诊结核专科医疗机构诊治。
皮肤有出现发红或者破损的地方吗?
是否有结核中毒症状及淋巴结压迫和刺激症状?
是否有结核病接触史?
都是做的什么检查?
都是做过什么治疗?
呈强阳性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查。
肺内原发灶大小不一。局部炎性淋巴结相对较大而肺部的初染灶相对较小时原发性肺结核的特征。婴幼儿病灶范围较广,可占据一肺段甚至一肺叶;年长儿病灶周围炎症较轻,阴影范围不大,多呈小圆形或小片状影。部分可见局部胸膜病变,呈典型“哑铃状双极影”,现已少见。
表现为肺内大小不一的云絮状阴影,病变与肺门间有条索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双极或哑铃状阴影,典型者目前较少见。
通常位于右侧气管、支气管旁或肺门区,表现为自纵隔向肺野突出的结节阴影或肺门周围炎。少数肿大淋巴结可压迫支气管形成肺不张,病变恶化可形成空洞或发生播散。
原发病灶呈小片状或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亦可为结节状阴影,境界尚清,密度较均匀。部分成人病例的原发灶表现为节段性实变,或结节状与球形病变。CT不易诊断淋巴管炎,可能与横断面成像有关,也可能因为原发病灶浸润范围较大,或病灶紧贴纵隔和肺门,使得淋巴管炎无法分辨。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内部可有钙化。
主要用于观察淋巴结病变,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能显示大小正常、但已受侵淋巴结的异常强化。<1.0cm的病变淋巴结多为较均匀强化,而>1.0cm,尤其2.0cm以上者多呈边缘环形强化,中心不强化或相对低密度区等表现。
有助于显示淋巴结增大及信号异常,该检查的扫描范围较广。
胸内淋巴结结核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时纤支镜检查可确诊。
肿大淋巴结造成支气管外压,未形成支气管病变者可在纤支镜下行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痰菌阴性,经纤支镜检查可观察到气管外压及支气管受侵,进行刷检、活检及淋巴结穿刺有助于确诊。
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结核菌素试验和X线胸片、痰培养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不振、盗汗、乏力、干咳、刺激性咳、哮鸣、声音嘶哑。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等。
局部有红肿,硬结直径超过5mm。
呈典型哑铃“双极影”,支气管淋巴结结核X线检查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在痰液或胃液中查到结核菌,是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由微生物、物理化学刺激、过敏等引起,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细菌感染较重时血WBS及N可增高,此病常常是由会出现高热,而结核病经常出现低热。
呈局限片状阴影,密度较均匀,很少合并结节样增生性改变,病程较短,抗生素治疗有效,结核病常常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且肺部可见原发肿瘤病灶,肺结核看不到原发肿瘤病灶,因此可以用X线检查或者组织做病理都可以鉴别两种疾病。
原发性肺结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在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广泛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化疗效果不佳时可行手术治疗。
对结核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其价格低廉,是治疗结核病必不可少的药物。该药品常常会引起肝脏毒性,出现皮肤黄染等症状。
属于全效杀菌剂,是继异烟肼之后最为有效的抗结核药,也是初治肺结核治疗方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药物。副作用是常常会引起消化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
链霉素是初治肺结核强化期治疗化疗方案组成药物之一,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杀菌作用。该药对颅神经有损害,可引起眩晕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口唇麻木等副作用,故孕妇、儿童及老人应禁用或慎用。
对细胞内或静止状态下的结核杆菌具有特殊杀灭作用。
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已耐异烟肼、链霉素的结核菌仍有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视力变化。
常常只用异烟腓(INH)治疗,疗程一年。
标准化疗:应用链霉素(SM)+INH治疗,2~3个月,其后单用INH1~1.5年。也可加用乙胺丁醇(EB)3~6个月。
短程化疗:(SM+INH+RFPK利福平)+PZA(吡嗪酰胺),3个月后改为INH+RFP服用3~6个月,然后复查胸片。
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广泛干酪样坏死或液化,化疗效果不佳或伴有持久性支气管狭窄及肺不张者,可行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
抗结核化学治疗是结核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化疗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整个化疗方案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多数患者不住院治疗。采用医务人员直接督导下化疗,同样收到良好效果。
原发性肺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多数可治愈,不影响寿命。原发性肺结核在治疗过程中,每月要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象,以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发现药物副作用及时给予纠正,适当更改药物。
原发性肺结核经过抗结核治疗后多数可治愈。
该病情经有效治疗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原发性肺结核在治疗过程中,每月要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血象,以防止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发现药物副作用及时给予纠正,适当更改药物。
原发性肺结核治疗期间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摄入的均衡,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
供给充足热量,供给优质足量蛋白,补充含钙的食物,促进钙化。
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帮助机体恢复健康,减少抗痨药物的副作用及帮助钙的吸收。
适量补充矿物质和水分,如铁、钾、钠和水分。
注意饮食调配,患者不需忌口,做到食物多样化,荤素搭配,还应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食欲,增加饮食量。
在肺结核病人采用化疗的同时,饮食必须符合高热量、高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要求。
原发性肺结核在治疗疾病这段时间一定不能抽烟,而且不能吸入二手烟,同时需要特殊注意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遵医嘱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
原发性肺结核在治疗疾病这段时间一定不能抽烟,而且不能吸入二手烟。吸烟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特别是气管、肺部的免疫力降低。过度劳累,大量酗酒,打乱生活规律等长期行为也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力。
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停药,以免造成耐药。出现不适和肝功异常时,及时到所在的医院由医生进行方案调整,不能自己随意更改方案和停用抗结核药物。
原发性肺结核建议高危人群可以定期做X线胸片、痰培养检查进行筛查,同时重点预防方向是减少病情传播。
针对该病情,建议高危人群可以定期做X线胸片、痰培养检查进行筛查。
该病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病情传播,对于家庭内传播,要加强通风,及时发现病人,及时监督病人的规范化治疗。在医院内,对病人也要求采取一些措施降低院内感染。
适当运动,增强自己的个人体质。
避免和结核病病患者亲密接触。
在人多的地方应做好防护,及时戴口罩。
4296点赞
[1]马士美.再谈预防结核病的传播[J]中国现代内科学杂志,2012
[2]钱迪,洪苏玲,黄江菊.鼻腔鼻窦原发性结核1例[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3]张旸.儿童原发性肺结核误诊肺炎33例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