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羊膜炎是孕妇的羊水、绒毛膜、羊膜、蜕膜、胎盘甚至子宫被病原体感染。感染后导致胎儿及孕妇各类疾病,引起早产、产后败血症,甚至母婴死亡,主要症状是孕妇体温升高,胎儿心率大于160次/分,阴道有脓性分泌物,孕妇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在胎膜早破的孕妇中常见,也可发生在胎膜完整的孕妇。一旦确诊,需根据细菌培养选择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本病早期治疗预后良好,若延误治疗对胎儿危害大,预后不佳。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孕妇发烧,胎儿及孕妇心率加快,阴道分泌物脓性,腹部压痛等。急性表现者占比较少。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是指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在显微镜检查胎盘病理时发现的绒毛膜羊膜炎,其发生率是急性绒毛膜羊膜炎的2~3倍。
绒毛膜羊膜炎的主要病因是抵抗力下降以及诱发致病菌感染。本病好发于存在宫颈炎症的女性、抵抗力下降的女性、在孕期做过有创伤性检查的女性,可由性生活以及孕中期的羊水穿刺、频繁的阴道检查等医学性因素诱发。
临近器官发生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常见的致病菌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病毒。细菌被认为是感染的主要致病微生物,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阴道炎症没有及时治疗发生性生活,导致局部组织充血、破损,阴道内的致病菌趁虚而入。严重的会导致胎膜早破,破坏了胎膜的完整性,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产科的相关检查,如孕中期的羊水穿刺、频繁的阴道检查等,有可能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
怀孕后由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阴道分泌物相对增多,为致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局部阴道黏膜一旦损伤,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
胎膜破裂后,病原体侵入子宫腔,增加患病的风险。
绒毛膜羊膜炎是常见的早产原因之一,约25%~40%的早产与宫内炎症相关。目前本病无明确流行病学数据。
致病菌持续存在,没有及时治愈,在一定条件下导致绒毛膜羊膜炎。
年龄较大的孕妇、抵抗力明显下降、营养不良等都可能给致病菌创造条件。
在怀孕期间做过有创伤性的产科检查,增加了发病的几率。
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增快以及腹部不规则性腹痛,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羊水污染以及新生儿皮肤青紫、嗜睡等症状。本病可并发出现感染性休克以及胎膜早破。
起病急,短时间内可能升到38.5℃以上,孕妇伴有寒战,腹痛,分泌物脓性,下体明显恶臭味。
发生感染后,胎心率大于160次/分,孕妇心率大于100次/分。短时间内可能会伴有休克症状。
腹部不规律性或持续性坠痛,查体时子宫有明显压痛。
部分患者分娩时可能发现羊水污染,伴有臭味,新生儿皮肤呈青紫色、嗜睡、体温不升等表现。
持续感染,没有被控制,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性休克。
绒毛膜羊膜炎多数伴有胎膜早破,由于胎膜组织被中性粒细胞浸润,脆性加大,宫腔内胀力导致胎膜突然破裂。
可能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呼吸窘迫综合征致胎儿死亡,导致新生儿脓毒血症、肺炎、慢性肺脏疾病、脑瘫。
孕妇在怀孕期间突然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阴道分泌物脓性伴有腹痛,或者出现寒战、四肢厥冷、面色苍白,需要立即到妇产科、急诊科就诊,做血细胞分析、C-反应蛋白、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病情。本病需要与胎膜早破进行鉴别。
孕妇出现发烧、心率加快、阴道分泌物脓性伴有腹痛,没有其他感冒症状,需要及时到妇产科就诊。
孕妇出现四肢厥冷、寒战、阴道突然流水,需要立即拨打120就诊。
当患者出现腹部坠痛,有脓性分泌物时,需要及时到妇产科就诊。
患者出现四肢厥冷、寒战、高热,应到急诊科就诊。
出现发热、心跳加快多长时间?
怀孕多长时间?
上次产检有无明显异常?
阴道分泌物有无异味和颜色改变?
近期有没有做过产科检查?
以前有没有阴道炎、宫颈炎等?
平时生活习惯和饮习惯?
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确定感染情况。白细胞计数大于等于15×10^9/L可考虑诊断。
主要判断炎症刺激情况,可协助诊断。
羊水涂片革兰染色检查,细菌培养。但是在临床上很少使用,以免情况加重,扩散感染的风险。
明确胎儿情况。
多用于分娩后,发现胎盘、胎膜、脐带异常者,有助于确诊。
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孕妇体温大于等于38℃,阴道分泌物异味儿,胎儿心率大于等于160次/分,母体大于100次/分。母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5×10^9/L,子宫有明显压痛。出现以上情况,体温升高伴随任意一个表现,可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辅助检查及用于治疗或协助诊断,不作为诊断依据。
由于胎膜发育不良,宫颈功能不全、创伤等引起的胎膜早破,需要与绒毛膜羊膜炎引起的胎膜早破相鉴别。孕妇无发烧和心率加快症状,此种胎膜早破,多发生在孕中期。而绒毛膜羊膜炎引起的胎膜早破,孕妇多伴有心率加快、发烧、腹痛等症状。
绒毛膜羊膜炎属于急症,一般需要1~2周的治疗周期,药物方面可以选择青霉素、红霉素或可林霉素以及地塞米松。如病情加重,则需要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根据细菌培养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青霉素是首选,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可林霉素。不能选用氯霉素、四环素等,避免对神经影响。用药疗程1~2周。
孕34周以下的胎儿,出现明显严重的缺氧状态,并发胎膜早破,需使用地塞米松促肺成熟后,终止妊娠。
急性感染期未控制前,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避免引起败血症。
病情加重,需要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病情比较严重或治疗不及时,或出现新生儿败血症时可能致死。患者需要在治疗一周后通过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超声检查复诊。
本病大多数患者能治愈,只有少部分情况比较严重,危及胎儿安全。
绒毛膜羊膜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早产、死亡及分娩后出现新生儿败血症,严重的可能会影响母婴安全。
治疗后一周及时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及时处理。
患者患病期间饮食选择流质和半流质,尽量食用稀饭、蛋花汤、烂面条等。一周后胃肠功能恢复,可根据恢复情况,多吃点有营养的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不要吃过于油腻、太甜、太咸的食物。饮食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饮酒,以防情况加重。
多喝温水,不能喝奶和豆制品,避免产气,影响胃肠功能恢复。
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检查,注意外阴卫生以及孕早期和晚期不能发生性生活。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病患者不能剧烈活动,同时阴道分泌物有异常需要及时检查。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遵医嘱服用药物,并按时定期复查。
平时注意卫生,每天温水清洗外阴。
孕早期和晚期不能发生性生活。
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不提重物,不能车船劳顿,阴道分泌物异常需要及时检查。
绒毛膜羊膜炎可通过孕前检查TORCH和阴道分泌物常规进行筛查,同时注意备孕前查体、减少阴道内检查次数、定期产科检查以及注意卫生等方面进行预防。
孕前检查TORCH和阴道分泌物常规,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备孕前需要积极查体,排除隐患,如有慢性炎症需治愈后再怀孕。
产科检查时尽量减少阴道内检查次数。
怀孕后定期做产科检查。
平时注意卫生,勤换洗内裤,穿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
合理膳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发病的几率。
4897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8.
[2]韩彤妍,杨孜,朴梅花.绒毛膜羊膜炎与胎儿及新生儿疾病[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06):529-5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