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是指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雄性激素生成水平进行性下降,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健康青年男性的正常范围(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基因组对雄激素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敏感性的降低),并出现一系列雄激素部分缺乏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综合征。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失眠、潮热、出汗和性功能减退等。可对患者进行睾酮替代长期持续性治疗。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是一种睾丸功能减退性疾病,目前已知与老龄化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老龄化。年龄老化伴有下丘脑-垂体功能改变,但是机制不明;年龄老化伴发性欲和性功能减退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阴茎的敏感性下降,夜间自然勃起减少,达到情欲高潮的能力逐渐下降,且勃起功能障碍则随年龄老化而增多,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基础疾病,老年男性若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其发生睾酮水平下降导致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几率会上升。
小头畸形是一种罕见疾病。由于定义不同和目标人群的差异,所报告的小头畸形估算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小头畸形病例激增与寨卡病毒感染之间的潜在关联,但尚未能证实两者的关联。
老年男性: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是一种睾丸功能减退性疾病,好发于老年男性群体,但并非所有人发病,个体差异较大。当男性的年龄上涨,则发病的风险会上升。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睾酮下降带来的相关症状,主要有神经和血管舒缩症状、情绪和认知功能症状、男性化减退症状、性功能减退症状,常并发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并发症。
常见,患者可表现为潮热、阵汗、失眠和神经质等。
常见,由于睾酮分泌下降,可出现焦虑、嗜睡、自我感觉不佳、缺乏生活动力、脑力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抑郁、缺乏自信心和无原因的恐惧等。
患者常出现体能和精力下降,肌量和肌力下降、性毛脱落和腹型肥胖等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性活动减少、勃起功能障碍、性欲高潮质量下降、射精无力和精液量减少等。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由于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出现紊乱,可引发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肾积水及肾功不全等。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属于激素失调性疾病,当患者出现疲乏、无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通过病史查询、体格检查、血激素检查可对本病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躁狂症和忧郁症、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糖尿病、阳痿相鉴别。
对于出现疲乏无力、失眠和神经质的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当患者出现性毛脱落、腹型肥胖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患儿,若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内分泌科就诊。
若患者继发出现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等表现时,可考虑到泌尿外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有什么自觉症状吗?(如性欲降低、易怒、体能下降等)
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有没有采取什么方式能够缓解?
有没有进行什么检查?
全身肌肉开始减少,皮下脂肪较以前丰富而显得体胖,尤以腹部明显。头发开始发白,稀松,牙齿脱落,老态始现。有些可见乳房增大。双侧睾丸触诊可变软甚至变小。部分患者可有神经性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压波动较大。
血清总睾酮和游离睾酮水平下降。
认可症状评价是筛查诊断的第一步常使用自我评分相对量化有关症状,当这些症状一贯存在时评分3分,经常出现评为2分,有时出现则评分为1分,无相关症状评分0分。总分达到一定界限值者有罹患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性。
全身无力、失眠、食欲减退、骨和关节痛。
潮热、阵汗、心悸。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恐惧感、烦燥易怒、对以前有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
对性活动失去兴趣、对有性感的事物无动于衷、晨间自发勃起消失、性交不成功、性交时不能勃起。
如果体能症状加上血管舒缩症状的总分≥5,或精神心理症状总分≥4,或性功能减退症状总分≥8,可能存在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
这是男性更年期精神病变的两种病变,躁狂症往往是现有乏力、烦躁,性情急躁,严重的失眠,长时间的情绪高涨常伴有语言动作的增多和夸大和思维内容的表现。抑郁症多又感情淡漠,失眠,乏力,食欲减退,长时间的情绪低落等表现。此两种病症发病年龄较早,初发年龄多在青壮年,可以此相鉴别。
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以心悸、胸痛、疲乏、神经过敏为突出表现。较多见于女性及青年人、中年人,年龄20~40岁之间,可有心动过速,失眠,多梦等症状,心脏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多正常,可通过症状与本病相鉴别。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尤以40~50岁以上的人多见。缓进型高血压病早期多在体检时发现,以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心悸等症状为突出表现,多次检查血压及间断地胸透、心电图检查可资鉴别。
有些成年型糖尿病可发生在45岁以后,以肥胖人多见,可有乏力、性欲减退,要腿酸痛,外阴瘙痒等,相当多的人“三多一少”症状并不明显。可根据血糖、尿糖的检验结果判断。
可见于婚后的任何年龄,以阴茎萎软不举、不坚为主,中、老年人的阳痿多余罹患某些器质性疾病有关,可通过病因、症状与本病相鉴别。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对患者进行睾酮替代治疗治疗,治疗周期为长期持续性治疗。
可先行hCG注射试验,方法为hCG5000IU肌注,如果72h内血浆睾酮的分泌反应峰比基线高出1倍以上,可用hCG治疗;如果睾酮的分泌反应达不到这一标准,应该用睾酮制剂。
常用的有十一酸睾酮口服剂、环戊丙酸睾酮注射液、庚酸睾酮注射液和十一酸睾酮注射液。睾酮替代治疗可以改善体能和精力,瘦体量增加,骨质矿化增加,腹部脂肪沉积减少,性功能改善,血浆睾酮上升至正常水平,E2和DHT水平升高2倍,促性腺激素水平下降。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目前尚未有治疗方法可以让患者达到治愈,但可通过进行睾酮替代治疗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治疗中并应严密随诊,定期复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是老龄化带来的睾酮下降疾病,无法达到治愈。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需长期在内分泌专科门诊进行随访,定期复查体格检查和血激素检查,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应采取低脂肪、低糖量的食物,同时需注意合理营养,多食高蛋白、钙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食物。
少吃肥肉、猪油和甜食。多食如大枣、龙岩、桑葚等水果。
禁食具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酸梨、芥末等,忌烟、酒。
多吃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山药等。
宜多食瘦肉、牛奶、豆类制品,补充蛋白质。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的患者要注意休息,进行心理调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性生活习惯,并进行规律的运动,增强自身体质。同时还需对疾病进行检测和注意特殊注意事项,以防出现不良影响。
保证患者的睡眠时间,能达到充足是休息,同时需要调整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自己。
患者在日常生活需注意生活需要规律,同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性生活,积极适当地进行规律的锻炼,可以增加自身体质。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患者需进行病情监测,定期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进行体格检查、血激素检查等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患者要了解睾酮的相关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按照医嘱正确定期定量服用,如有不适需尽快就诊治疗。
在长期睾酮替代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最重要不良反应是肝功能损害、脂质代谢紊乱和前列腺增生等问题,需长期观察。睾酮替代治疗开始为试验性质,疗程3个月,如果症状改善,可以长期应用;如果无效,即停止治疗。
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主要是因为睾酮下降导致出现,无需早期筛查,可通过调整状态、合理膳食、注意性生活和适度锻炼可以预防中老年男子部分雄性激素缺乏综合征,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日常生活中,应调整自身状态,不应斤斤计较和过高要求,保持愉悦的心情,可缓解睾酮下降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生活还需规律,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需劳逸结合。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糖量和脂肪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食物,避免烟酒,可以减少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保持适宜性生活,接受老龄化带来的机能衰退和性欲减弱,性生活不能过度或完全没有。
坚持每日的适度锻炼,循序渐进,有助于身体健康。
4789点赞
[1]姜辉,刘德风.约4成男性要经历更年期[J].大众健康,2015,(2):120.
[2]张山岩.用右归胶囊治疗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部分缺乏综合征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5):48-49.
[3]王敏.老年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03):47-48+57.
[4]李小江,贾英杰.中医药干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C]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摘要集.2019: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