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严重常染色体遗传疾病,最初的临床特征是血浆胆固醇水平>13mmol/L(>500mg/dl),全身出现广泛的黄色瘤以及明显提早和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钙化、二尖瓣反流等。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由编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以至于结合和内化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功能严重缺陷,导致血浆胆固醇异常升高。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致病基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B(ApoB)、前蛋白转换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LDL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其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西方国家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1/30万~1/16万。中国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100万~3/100万,根据人群患病率和中国总人口13.9亿估算,中国大约有1390~4170名患者。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好发于有遗传基因的0~18岁儿童。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极度增高(为正常人的6~8倍)、角膜弓、皮肤及肌腱黄色瘤、早发冠心病、主动脉瓣疾病。
患者胆固醇水平通常比正常人高6~8倍。
多见于跟腱、手部、肘部、膝下、眼睑等部位。
角膜上邻近角膜缘的灰色或黄色混浊区,多于10岁前出现。
如心肌梗死、卒中等,多在10岁左右出现冠心病症状,如胸痛、气短、头晕等,常在30岁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伴随反复性关节炎和腱鞘炎,药物不能控制。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自出生起就暴露在极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中,儿童或青春期出现皮肤或肌腱多发黄色瘤,当患者出现皮肤、肌腱黄色瘤、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应及时去儿科就诊,进行CT冠脉造影、心脏核磁共振、负荷试验和有创性冠脉造影检查,需与β-谷固醇血症、脑腱黄瘤病等鉴别。
患者出现皮肤或肌腱黄色瘤、脂性角膜弓、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卒中等,应及时去医院儿科就诊。
多数患者可至儿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近期有无恶心、呕吐、关节痛等?
皮肤上有没有发黄的斑点?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胸痛、心前区胸闷不适等)
父母的胆固醇高吗?
可出现血清胆固醇浓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值。
可发现主动脉根部硬化。
15%患者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性疾病。
可能显示冠状动脉缺血的表现,如ST段压低≥0.1V、ST段水平延长>0.16秒、T波低平或倒置、QT间期延长等。
可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解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致病突变,明确患者的分子诊断。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载脂蛋白B、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的基因位点,遗传学检查明确两个等位基因突变。
不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mmol/L,或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8mmol/L,同时合并10岁前出现皮肤、肌腱黄色瘤,或父母均出现与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
童年出现血浆胆固醇显著升高、相关的肌腱和(或)结节性黄瘤、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明显升高的血浆植物甾醇浓度(>30倍)以及升高的胆固醇,对节食、胆汁酸螯合剂或依折麦布治疗反应良好,20岁后并不持续升高。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胆汁酸合成异常性疾病,致病基因为CYP27A1,临床表型具异质性,如慢性腹泻、白内障、腱黄瘤、早发的骨质疏松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目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至2.5mmol/L以下或者较治疗前降幅≥50%,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肝移植。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也是心脑血管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最重要药物之一。其中阿托伐他汀在他汀类药物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长期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有效、安全和可耐受的,但其疗效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洛美他派是一种微粒体三酰甘油转移蛋白抑制剂,可以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洛美他派可与其他降脂药物,配合低脂饮食,一起用于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肯定,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和肝毒性,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耐受性好。
是第二代反义寡核苷酸降低载脂蛋白BmRNA的反义药物,可以降低核糖体内载脂蛋白B的合成,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泌及释放减少。
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作用于小肠细胞的刷状缘,通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上调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从而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
适宜于严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
可矫正低密度脂蛋白,清除最活跃器官的分子缺陷,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的改善。
可以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外去除,虽然昂贵并耗时,但是很有效。单项治疗就可将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对降低55%~70%,每周一次的治疗可获得正常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严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儿童期便可发生难以逆转的心血管病变,因此需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能治愈。
如果不治疗,多数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于20岁之前进展为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存活不超过30岁。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每月复查血脂、肝功能、颈动脉超声。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推荐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有利于心脏健康的饮食,食物品种多样化,控制总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戒烟和限盐。
忌食高盐、腌制食品,避免引发高钠血症,忌烟酒。
注意限制脂肪摄入,患者每日饮食中脂肪尽量少于30%,以降低血中胆固醇。
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牛羊肉、黄油、全脂牛奶、蛋黄等,适当摄入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豆类、瘦肉、低脂乳制品等。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降脂治疗的基石,包括适当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减轻体重等。
应该鼓励患者积极进行体力活动,若患者出现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加重劳累性心绞痛和晕厥,此类患者进行体育运动前需要进行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的仔细评价。
患者需注意戒烟,同时避免吸二手烟。
如果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使相关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查、治疗时间长,需加强心理卫生指导,缓解疾病所造成的压力,减轻患者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严重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从一出生就伴随着极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儿童期便可发生难以逆转的心血管病变。因此,有家族史的儿童需定期进行心血管功能评估。
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准父母患者行系统性级联或伺机性筛查可能提供产前明智的决定。
每年进行心脏和主动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估。
每5年进行CT冠脉造影筛查。
4016点赞
[1]陈盼盼,陆叶,王绿娅.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诊疗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6):357-360.
[2]孙荻,李莎,朱成刚等.心肌梗死患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
[3]汤艳.CYP3A5*POR*28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关系[D].2014.
[4]张旭阳,刘冰妮,刘登科,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新药甲磺酸洛美他派[J].中国新药杂志,2014,023(018):2093-209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