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胞皮炎是由于刺胞动物如水母、海葵等水生生物接触人体时,将刺胞刺入皮肤并将毒液注入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损伤的急性炎症。局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瘀点和瘀斑,有的丘疹很快变成水疱或大疱,对毒液过敏严重者,可在被刺后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的症状,甚至死亡。当被水母等刺胞动物刺伤时,需及时就医。
刺胞皮炎的主要病因是刺胞动物,分为水母纲、水蛭纲和珊瑚纲,这些动物触及人体时,从刺胞中伸出刺丝,即刻刺入皮肤并注入毒液引起皮肤及全身反应。毒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类蛋白、多肽及多种有毒酶类,此外还有5-羟色胺、组胺、致痛剂及强麻醉剂等,可引起中毒和变态反应。本病好发于从事水产行业的人和海中游泳者,其中过敏性体质可诱发虫该病。
刺胞动物接触人体注入毒液,由于刺胞动物当触及人体时,从刺胞中伸出刺丝,即刻刺入皮肤并注入毒汁引起皮肤及全身反应。
刺胞皮炎每年夏秋季是高发季节,目前缺乏权威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从事水产养殖、捕捞、加工的工人,宜接触刺胞动物,引发该病。
海中游泳者接触水母和海葵的概率大,容易引发该病。
刺胞皮炎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麻木刺痒、出现皮肤损伤,损伤包括红斑、丘疹、风团、瘀斑及水疱,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肌肉疼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或中毒反应,可致死。
皮肤一旦被刺,数分钟内即感刺痒、麻木或灼热。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或风团,重者出现瘀点和瘀斑,甚至水疱,多呈点线状、条索状和地图状分布。
患者如果多处被蜇,或被毒性较强的刺胞动物严重蜇伤,则可引起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等全身性症状。
因过敏体质加上皮肤炎症,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表现为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等。
因刺胞动物接触皮肤,注入毒液,毒汁中的主要成分是类蛋白、多肽及多种有毒酶类,此外还有5-羟色胺、组胺、致痛剂及强麻醉剂等,可引起中毒反应。
当患者出现皮肤麻木刺痒、皮肤红斑、丘疹、风团、瘀斑及水疱时应及时就医,提供给医生详细的病情和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过敏原检测可以明确诊断,刺胞皮炎需与疱疹型皮炎相鉴别诊断。
患者接触过水母或其他刺胞动物,出现皮肤麻木刺痒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皮肤红斑、丘疹、风团、瘀斑及水疱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大汗、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就诊。
患者出现皮肤红斑、丘疹、风团、瘀斑及水疱时应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皮肤出现红斑伴有刺痒多长时间了?
近期有没有到海边游过泳?
之前有没有对什么东西过敏过?
之前对此做过什么治疗吗?用过什么药吗?
医生通过问诊患者的过敏病史,从事职业以及有无到海边,接触过刺胞动物,视诊观察皮肤特点及分布,触诊了解皮炎的活动度、质地,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血沉等,排除感染性疾病。
过敏原检测可用于明确患者对何种物质过敏,从而帮助患者主动采取措施,避免接触该类过敏原,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利于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般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
患者有过敏史,并出现皮肤麻木刺痒、皮肤红斑、丘疹、风团、瘀斑及水疱时,可以初步诊断。
通过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血沉来排除传染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可用于明确患者对何种物质过敏。两者结合即可明确诊断。
疱疹性皮炎较为少见的慢性良性复发性、对称性、多形性皮肤病,有严重的灼痛瘙痒和疱疹样水疱,伴有皮肤瘙痒,常伴有敏感性肠病;而刺胞皮炎表现为接触刺胞动物后严重者出现水疱等,两者需根据临床表现、接触史及实验室检查来鉴别诊断。
刺胞皮炎的治疗方法首先是毛巾、衣服、泥沙等刮去刺胞,并用大量海水或盐水反复冲洗净黏在皮肤上面的刺胞,同时使用抗过敏药防过敏,药物治疗主要有糠酸莫米松乳膏、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等。
一旦被刺胞动物蛰伤,首先应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等刮去刺胞,并用大量海水或盐水反复冲洗净黏在皮肤上面的刺胞。特别提醒一定不要用淡水冲洗,否则会因渗透压骤变促使刺胞释放更多的毒液。
局部选用饱和明矾、1%氨水、10%碳酸氢钠等溶液冷湿敷,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内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可以迅速缓解过敏症状,常见不良反应有乏力、头痛、嗜睡、口干、胃肠道不适以及皮疹等,对本品中的成份过敏或特异体质的病人禁用。
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等可减轻症状。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者,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刺胞皮炎一般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及时治疗不影响生存期,应每半年复查一下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
刺胞皮炎经过及时治疗,患者一般都可治愈。
刺胞皮炎若及时治疗不影响生存期,若延误病情或加之有过敏反应则会导致生存期不定。
患者应每半年复查一下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观察有无合并感染,医生及时调整用药。
刺胞皮炎患者宜多吃清淡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忌吃含有高异种蛋白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多吃清淡的食物,保证机体供给充足,比如牛奶、酸奶、奶油、鸡蛋等。
宜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适量的维生素,比如苹果、香蕉、芹菜等。
忌吃含有高异种蛋白的食物,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如羊肉、蟹、鱼、虾等。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症状加重,比如辣椒、芥末等。
刺胞皮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滥用刺激性药物涂抹患处,防止加重病情。适时多加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避免滥用刺激性药物涂抹患处,防止加重病情。
应适时多加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患者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皮疹或风团消退状态,若加重病情,应及时就医,也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再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家属应尽量舒缓患者烦躁情绪,保持心情顺畅,多听音乐或看电视剧,转移注意力。
患者应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澡。
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筛查过敏源,少吃过敏的食物。
从事渔业、捕捞业的人员多注意防止刺胞动物接触刺伤。
应多强身健体,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疾病。
不去未规划的海域中游玩,避免被刺胞动物刺伤。
4055点赞
[1]郭丽英.临床皮肤病护理与实践宝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0-43.
[2]朱学骏,顾有守,王京.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第4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178-183.
[3]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65-170.
[4]黄长征.英汉皮肤性病学第2版[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43.
[5]高征,张慧珍.皮肤性病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1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