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是指腹腔内感染、外伤或在手术后愈合过程中,网膜组织与下腹部腹膜,切口或盆腔粘连,牵拉横结肠,导致横结肠功能紊乱,产生轻重不等的类似肠梗阻的症状。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手术后横结肠功能紊乱。大网膜粘连往往发生在切口下,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发病的原因为大网膜和下腹部脏器、腹膜相粘连后网膜纤维化和短缩,从而压迫横结肠,牵拉横结肠向下移位,以及牵拉腹膜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大网膜由四层腹膜折叠而成,系胃的前后两层向下延伸和横结肠的前后两层合并而成,通常覆盖在小肠前面,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脂肪。
大网膜在腹腔内作用很大,由于网膜的疏松结缔组织有很多巨噬细胞,当有细菌或者异物进入腹腔时很快就被包围或吞噬。此外,网膜的粘连能力很强,当腹腔有炎症或者脏器穿孔时大网膜就趋向该处,使炎症局限,但往往网膜本身也因而发炎,引起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即下腹部或者盆腔手术时为了保护创面,避免感染扩散,避免与肠管发生粘连,将大网膜覆盖在创面,造成大网膜粘连,现已少见。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包括暴饮暴食、过度饱餐、剧烈体育运动、重体力劳动等。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各个季节均可发病。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好发于腹腔炎症或者腹部手术后患者,如上消化道穿孔、阑尾切除术,以及输卵管、卵巢、子宫手术等。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胃肠道功能紊乱、横结肠梗阻、腹膜牵拉。
可出现恶心,食后呕吐、腹胀等症状。
便秘症状比较突出,常有阵发性腹部绞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左右,以中上腹部为主,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轻者改变体位,蜷曲侧卧,腹痛可以缓解,甚至消失。
由于用力牵引发生粘连挛缩的大网膜,增加了横结肠的下移程度诱发腹膜牵拉症状产生,因为有腹内牵拉感,以致不敢伸直躯干,走路常呈弯腰状。
具有腹腔炎症或者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如果出现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病程长,明显影响健康和日常生活,应及时就诊。对于疑似患者行消化道钡餐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既往明确诊断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严重影响进食,腹痛、便秘严重,患者需要弯腰行走,应立即就医。
患者可至普通外科就诊。
既往是否有腹腔炎症或者腹部手术史?尤其下腹部手术史?
大便是否正常,有没有便秘?
腹痛的部位、性质、诱因?
是否有腹内牵拉感?活动是否受限?
术后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
若粘连处的下腹部有压痛,躯干过度伸直时可引起切口瘢痕区及上腹部深部疼痛和不适,检查者以手压瘢痕上缘,向下牵拉时可以引起相似疼痛和不适,作用是观察切口是否与大网膜粘连。
通过X线钡剂灌肠造影观察横结肠是否与大网膜粘连,并出现牵拉移位,可发现右半结肠扩张、固定,蠕动功能紊乱以及钡剂排空延迟、横结肠下垂等。
腹部B超是一个快速、安全、无创性检查。通过此项检查观察腹腔横结肠的位置,但诊断价值不如X线钡剂灌肠造影检查。
利用带镜头的光纤导管全面检查患者的肠管,可在肉眼直视下观察结肠的病变情况。主要用于诊断是否存在肠梗阻,对于判断大网膜粘连范围的评估价值有限。
有创性检查,创口面积较小,主要用于观察大网膜与手术切口或周围组织的粘连、挛缩范围,并可评估结肠受牵拉的程度。
既往具有腹腔炎症或者腹部手术史,尤其下腹部手术史。
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横结肠梗阻、腹膜牵拉的症状。
体格检查发现粘连处的下腹部有压痛,躯干过度伸直时可引起切口瘢痕区及上腹部深部疼痛和不适,以手压瘢痕上缘,向下牵拉时可以引起相似疼痛和不适。
消化道钡餐检查:可发现右半结肠扩张、固定,蠕动功能紊乱以及钡剂排空延迟等。
腹部X线检查:可见扩张的升结肠肠襻及扩张、充气的小肠,有时可见液平面。
是腹腔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由于粘连带压迫、牵拉成角、肠管间粘连导致。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如果是高位梗阻,恶心、呕吐出现早且重,腹胀较轻或无,低位梗阻时恶心、呕吐较轻或者不明显,腹胀较重。查体腹部压痛,听诊肠鸣音高调,可闻及气过水声或者金属音,立位腹平片发现气液平面即可鉴别。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症状轻微,仅有便秘、腹部隐痛等症状,偶尔发作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等非手术治疗。症状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或者非手术治疗失败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适用于病程短、症状轻、偶尔发作的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患者,可应用间苯三酚、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物,缓解腹痛。
诊断明确,恶心、呕吐、腹胀严重,影响进食,腹部绞痛不能忍受,伸直躯干受限,不能直立行走,全身状况评估可以耐受麻醉、手术的患者。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麻醉、手术患者。
腹腔镜下大网膜切断、开腹切断粘连或者纤维化的大网膜两种方式。
经腹腔镜将纤维化、粘连的大网膜切断,解除横结肠梗阻、腹膜牵拉症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容易愈合。缺点是如果腹内粘连严重,可能导致进腹困难,使腹腔脏器损伤。
切断粘连或者纤维化的大网膜,解除横结肠梗阻、腹膜牵拉,消除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优点是腹内脏器损伤几率小、直视下手术、操作简单、止血彻底。缺点是损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粘连性肠梗阻几率增加。
卧床休息,避免咳嗽,如果痰液黏稠,可以雾化吸入或者应用化痰药物,促进排痰。腹部理疗,辨证口服中药,促进胃肠蠕动。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症状轻微者经保守治疗,大多恢复良好。症状严重者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早期规范治疗能够治愈。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如果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出院后一周左右复查,如果达到治疗目标,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消失,躯干伸直不受限,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观察是否再次出现粘连。
对于大网膜粘连综合征患者,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粗纤维饮食,提供足够的热量供给,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保守治疗患者以及术后早期患者,予鱼汤、鸡汤、排骨汤等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增进食欲。
多吃绿色蔬菜、水果,提供足够维生素。胃肠功能恢复后多吃粗纤维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饮食,避免生、冷、硬饮食,戒烟、戒酒。
大网膜粘连综合征非手术治疗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均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避免粘连。
术后1周伤口避免沾水,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挠抓,避免吃激素类药物。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避免术后粘连,定期复查。
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减药,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就诊。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规律作息。
指导患者及家属,切口出现红肿、化脓迹象,不能自行处理,及时就医。
在行阑尾切除术以及输卵管、卵巢、子宫手术时,包埋残端,减少粘连。如果术中发现大网膜有缺血、坏死迹象,应予以切除,以免粘连。关腹前将大网膜恢复原位、展平,避免将大网膜缝合于切口部位。患者术后要早期活动,避免形成大网膜粘连综合征。
针对腹腔炎症、下腹部手术史患者,出现横结肠梗阻症状以及腹膜牵拉症状,需要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
下腹部手术操作,手术切口的长度能够充分显露,避免造成脏器和腹膜的损伤。
行阑尾切除时忌用大网膜固定于阑尾残端处,切忌用大网膜覆盖下腹粗糙的创面,以免增加发生粘连的机会。
术中如发现血供不全的大网膜应予以切除,以免术后因炎症而与下腹壁发生粘连。
关腹前平展大网膜并恢复原来位置,缝合腹部切口时,切忌将大网膜缝于切口处。
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排气后早期进食,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粘连发生。
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出现腹腔感染。
4581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普通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04):265-26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