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结石症指位于支气管腔内或侵蚀入支气管壁内的钙化团块,可引起严重支气管刺激及阻塞症状,支气管结石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但缺乏特异性,仅有少数表现为咯石患者易确诊,因此该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或误诊而对患者造成长期损伤,是一种慢性罕见病,主要治疗取石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支气管结石症主要分为腔内型、经腔(透壁)型和腔外型3种类型,但常需结合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及术后情况才能进行分型判断,而胸部影像学联合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支气管结石症位置并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支气管结石症可能是由慢性炎症或慢性肉芽肿性疾病、支气管软骨坏死、吸入异物、含钙粉尘、支气管扩张时分泌物、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等原因导致,40~60岁中老年人好发,吸入异物、感染性疾病、空气粉尘容易诱发支气管结石症。
支气管结石症的病因较复杂,部分研究认为,支气管结石症的病因主要涉及以下5个方面:
慢性炎症或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导致纵隔或气管旁钙化淋巴结侵蚀支气管壁、穿入支气管腔而嵌顿在叶或段支气管内是造成支气管结石症的最常见的原因,美国以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支气管结石症多见,而亚洲、欧洲国家则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支气管结石症多见(占24.8%),但是先有支气管结石症而后反复继发感染,还是先有反复感染而后再形成结石,目前尚存在争议。
支气管软骨坏死、钙化并脱落入支气管腔内而形成支气管结石症。
吸入异物、含钙粉尘并以此为核心而形成支气管结石症。
支气管扩张时分泌物中含量丰富的钙盐逐渐浓缩而形成支气管结石症。
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肺外原因导致支气管异源性钙化而形成支气管结石症。
支气管结石症的发生率为0.1%~0.2%,咯血患者支气管结石症发生率约为0.8%。外科手术患者支气管结石症发生率约为0.12%。由于既往支气管结石症发现率或诊断率较低,因此其曾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少见病,近年来支气管结石症发现率及诊断率不断提高,但关于支气管结石症的发病率目前暂无统计数据。其发病率无季节性及地区性差异。
支气管结石症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曾经吸入过异物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长期处于空气中粉尘较多的环境中者。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畏寒等症状,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等疾病。
为支气管结石的常见症状,咳嗽常为刺激性,反复突发的咯血为其特征之一。可少量咳血,也可大量咳血。有时可咳出结石,咳石是支气管结石的特异性表现,具有确诊价值。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常有胸膜粘连。支气管结石并发阻塞性肺炎时也可累及胸膜,故支气管结石患者可出现胸痛,但不常见。
结石阻塞大气道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少部分支气管结石症症患者可有发热、畏寒的表现,因支气管结石症反复刺激气道,可产生感染症状,毒素入血,产生胸痛、发热、畏寒表现。
支气管胸膜瘘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胸膜腔脓液经支气管瘘口进入呼吸道,引起频发性咳嗽、咳脓性痰,其程度除了与瘘口的大小和胸膜腔脓液量的多寡有关外,体位改变常影响症状的轻重。凡促使脓液经瘘口流入支气管的体位,均使咳嗽及咳脓性痰的症状加重。然而由于脓液外排,使发热等全身性感染症状会相应减轻。可能因长期结石慢性感染引发。
患者有结核、组织胞浆菌病等原发疾病出现刺激性咳嗽、反复的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到胸外科或呼吸内科就医,行CT、血常规、支气管镜、X线等检查,通过病史及临床表现对本病做出诊断。要注意本病需要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相鉴别。
如患者出现咳嗽、反复咯血、胸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如出现呼吸困难、大量咳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优先考虑去呼吸内科或胸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大量咳血可到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
患者症状时间长短,病史时间长短?
是否有过肺基础疾病?(如结核、肺放线菌病)
是否长期处在粉尘较多的环境中?
是否吸入过异物或咳出结石样的东西?
支气管结石症X线表现为肺门有钙化的淋巴结阴影,钙化的数目、位置在不同时间可有变化。结石阻塞支气管后可发生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相应肺组织内有斑片状阴影,体积缩小,结石阻塞的支气管远端发生支气管黏液栓后形成柱状、“V"形、“Y”形致密明影。
CT检查尤其是薄层螺旋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支气管腔内外的钙化灶,以及支气管的变形、狭窄、扩张及肺炎、肺不张等病变。支气管结石的钙化灶与支气管走行一致。钙化的结石影可呈单发或多发,肺门型者于肺门处,弥漫型见于双肺野内。结石大小可从数毫米到数厘米,呈钙化密度,边缘有的较完整,亦有钙化不均匀、边缘不规则者。
支气管结石在支气管镜下观察可见局部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受累支气管开口或管腔被结石阻塞,表面覆盖白苔样伪膜、脓性分泌物,周围包绕肉芽及炎性坏死组织。结石多为褐色或暗灰色,有些结石呈菜花样,但以活检钳触之可感觉到其坚硬质地。支气管镜检查见到结石是最有力的确诊依据。
胸部CT检查联合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支气管结石症的最重要的手段,联合外科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等可进一步提高支气管结石症诊断率,但支气管结石症的首选检查方法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临床医生多根据患者病情及自己的经验而选择。一般情况下,多数支气管结石症患者经临床医生结合病史、影像学特征及支气管镜下表现等可以确诊,部分不能及时确诊的支气管结石症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肺段或肺叶后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支气管结石症患者在支气管镜下可见多个不连续结石形成,高分辨CT下可见部分高密度影,部分伴有炎症云雾状影出现。
支气管结石患者可表现咳血、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极易误诊为肺癌,因而对肺内钙化影较大、与支气管走行一致、且临床上有不明原因刺激性咳嗽、反复咯血、肺不张或肺感染迁廷不愈时,应考虑支气管结石,及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血清癌胚抗原检测、脱落细胞检查也有助于鉴别。
长期结核中毒症状、痰抗酸杆菌检查、PPD试验、血沉均有助于鉴别,但胸CT及支气管镜检查确定支气管腔内是否有结石存在,是最重要的鉴别依据。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辅助抗感染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以清除结石为主,药物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
对于支气管结石引起的咳血及阻塞性肺炎,应酌情给予止血药物及抗感染药物治疗。
如结石已引起支气管壁破坏,结石远端的组织有炎症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等一系列不可逆病变或临床急需手术者,应考虑手术切除治疗。手术的适应证,合并气管、支气管食管瘘;持久或反复大咳血;继发肺化症;不能除外肺癌。常用术式为肺段或肺叶切除术,也有行支气管切开取石术的报道,原则上应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
纤维支气管镜能确定结石的部位、数量及存在形式,对较小、易钳、易松动、段以上支气管内的结石钳除率高。即使钳夹失败的病例,经分离结石后,也较易咳出而避兔手术切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肺功能。对于结石过大者,可用激光碎石,然后将结石取出。但对肺门部嵌顿于气管壁内的结石,取石时须观察有无搏动,不宜硬取,否则可引起大出血及支气管瘘。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大多可治愈,可正常进行生活,减少并发症,一般不会影响正常寿命,建议患者术后需3月复查肺CT。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可治愈。
支气管结石症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建议支气管结石症患者间隔3月复诊肺CT,如发现感染加重结石增大,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饮食无特殊注意事项,术后患者应禁食8小时,8小时后进流食,第二天可正常恢复饮食。
支气管结石症症患者术后的护理应保护伤口卫生,按时换药。此外,在生活中要避免在粉尘过多地方进行工作与生活,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副作用的发生,同时术后患者要保持敷料干燥,按时换药。
勿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避免在粉尘过多地方进行工作与生活。
若出现呼吸道感染,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抗生素时,按照医嘱服药,如出现胃肠道及皮肤反应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支气管结石症患者术后应注意伤口近期内勿沾水,保持敷料干燥,有切口的应按时换药。
如支气管结石症患者咳嗽加重,服用抗生素无效时,应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平时应避免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生,避免粉尘过多地方工作,加强体质,增强免疫力,防治感冒,同时也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对于支气管结石症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正常人每年应定期体检,检查低剂量肺CT,如发现肺部结石,应行支气管镜等检查,查看是否有支气管结石症的发生。
保持家庭空气流通,减少粉尘。
接种疫苗,避免特定性病菌感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4346点赞
[1]马梦诗,孙杨,任锦.支气管内膜结石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2):303.
[2]曹淼英,余月芳,秦娥.支气管结石致反复阻塞性肺炎一例[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5):470-471.
[3]王春霞,丁连明,蒋延龄.支气管结石一例长期误诊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9):16-18.
[4]胡建林.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184-18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