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性肾病是指在农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吸收或误服、自服农药所引起的肾损害。常用的农药包括有机磷杀虫剂、熏蒸杀虫剂及除草剂等,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损伤,有些具有肾毒性,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急性肾衰竭。治疗原则为立即清除毒物,同时进行对症处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肾病,引起肾小球形态和功能改变。
有机氯农药中毒性肾病,可导致大量的细胞凋亡。
熏蒸类农药中毒性肾病,会引起体内红细胞溶血。
除草剂中毒性肾病,包括百草枯或敌草快,体内大量的抗氧化自由基含量减少,氧化自由基含量升高。
农药中毒性肾病主要的病因为长时间持续性的接触农药。接触的农药包括有机磷农药,即敌百虫、敌敌畏等;有机氯农药,即六六六、杀螨砜等;熏蒸类农药,常见的有溴甲烷、四氯化碳等;除草剂类农药如百草枯或敌草快等。
接触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害肾脏,会引起肾小球形态和功能改变。
当人体发生有机氯农药中毒时,其有毒物质可以使人体内三羧酸循环受到干扰,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导致细胞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最终促使细胞凋亡。肾脏损害以肾小管病变为主。
接触熏蒸类农药中毒后,一般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导致肝肾功能的急性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
当人体发生此类农药中毒后,会影响肾小管细胞线粒体的作用,而引起氧化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反应,逐渐的减少抗氧化自由基的数目,最后会引起相应的细胞损伤或凋亡。肾脏损害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主。
本病尚无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农药中毒性肾病好发于患有肾脏基础性疾病、肾功能不全以及经常接触农药的人群。
不同农药引起的肾损害临床表现各有不同。轻者仅表现为单纯尿检异常,如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脲酶升高等。重者可出现溶血、急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农药相关性损害常合井多器官受损,如发热、皮疹、关节肌肉疼等全身症林。
发病前无肾病史,接触农药后出现肾损害。肾病变主要表现为微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和管型尿,可出现肾功能轻度受损。多数患者的肾病变可随中毒好转而消失,少数患者出现少尿、无尿,甚至发展为急性肾衰竭。其他全身症状为头晕、乏力、大汗、腹痛、震颤,可见双侧瞳孔缩小,口腔、鼻孔可见大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及嗅到大蒜样气味等。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肺水肿及严重溶血。
肾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毒性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肾衰竭。全身各系统损伤最常见的为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此外尚可对心肌、肝、肺等重要器官造成急(慢)性损伤。
毒性较强的有百草枯、敌草快等,急性过量摄入可引起肾小管变性、坏死;慢性毒性作用尚不明确。出现其他多系统损伤,如引起快速进展性肺间质纤维化、胃肠道刺激、头痛、瞳孔缩小、肌束震颤或四肢抽搐、意识障碍等。
农药中的有害成分可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被各种细菌感染。
口服农药会导致化学性胃肠炎,损伤胃肠黏膜而出血。
农药中的小分子有害物质进入血循环之后,会破坏红细胞,从而导致溶血现象。
肾衰竭是农药中毒性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及慢性肾损伤,严重者危急生命。
当患者长期接触农药后,出现血尿、蛋白尿、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束震颤、意识障碍时应及时就诊。一般应到肾内科就诊,做尿液检查,以明确是否是农药中毒性肾病。
当出现血尿、蛋白尿、尿液呈浑浊样时应该及时就医。
当出现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流涎、抽搐、四肢乏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一般建议到肾内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近期有无农药接触史?
血尿或尿液是否呈浑浊样?
是否有其他全身症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震颤、四肢乏力等)
有无用药或治疗?
有无肾损伤或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病?
通过问诊询问患者是否有短期大量接触或长期低剂量接触毒物的历史,详细询问职业及工作环境、生活习惯。
可见微量蛋白尿及镜下血尿,偶有管型尿。
可出现尿糖阳性、氨基酸尿、尿β2-微球蛋白及尿酶异常升高。
患者血尿素氮>8.9 mmol/I,血肌酐>178umol/L时,考虑肾功能受损。
可发现胆碱酯海的活性降低,并可根据胆碱酯酶活性的高低来判断中毒程度及预后。
可对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及尿中的农药分解物进行测定,以鉴别毒物品种。
以肾小管损伤为主,可见肾小管细胞变性、肿胀和坏死。
患者有长期的杀虫剂接触史,出现肾脏表现(血尿、蛋白尿)及肾脏外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乏力、肌束震颤、腹痛腹泻)可初步考虑为农药中毒性肾病。
通过胆碱酯酶活力测定降低、农药鉴定出农药的类型,肾病理检查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见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等可确诊本病。
本病根据明确的长期农药接触史,出现典型的肾脏表现,诊断较明确,无需鉴别其他疾病。
农药中毒的一般处理,即对于因皮肤接触农药而引起中毒的患者,首先要使患者脱离农药污染环境。对于误服或自服农药中毒患者,应及时进行洗胃、催吐、导泻。农药中毒后需要积极进行补液,以稀释毒物;应适量补充血容量,应用碱性药物,积极补钾,维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
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性肾病,可在迅速解除接触后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迅速达到和维持阿托品化,并使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如氯解磷定、碘解磷定。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主要治疗药物。农药中毒性肾病表现为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及毒素蓄积效应。而糖皮质激素具有稳定细胞溶酶体膜,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毒素、调节免疫等作用。
目前无针对性手术方法进行本病治疗。
将医用液体,一般是生理盐水,灌入患者胃腔内,将之与胃内容物混合之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进行,把残余农药排出体外。
应用各种方法,引导促进呕吐,可快速排除患者胃里的毒物。
在药物不能解除中毒症状时,可以进行血浆置换、血液灌注,以清除体内毒物。
重症患者可给予输血或换血以补充体内所缺乏的酶及保证肾血流。此外,大量水化、利尿、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可防止肾衰竭的发生。
对于农药中毒性肾病,其肾损伤发病早,持续时间较长,但其尚具有可逆性。百草枯中毒后均会发生肾损伤,并且多数在3周内恢复正常。因此,对于农药中毒性肾病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才能有良好的预后情况。
农药中毒性肾病患者一般可以治愈。
农药中毒性肾病患者,如果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在症状消失后可以恢复为正常人,对生存时间无影响。
在治疗后的第1个月,患者应到医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尿酸、尿素氮、尿常规等,以检查肾功能恢复情况。
对于农药中毒性肾病患者目前无针对性饮食宜忌,但需要在日常要注意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对于因口服农药中毒的患者,因其口咽部以及食管会有损伤,一般治疗早期以流质食物为主,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对于农药中毒性肾病的急性中毒期患者,应避免运动,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在急性期过后,可以视情况恢复运动。注意定期复查,且掌握催吐方法。
急性中毒期避免运动,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目的是为了减少心脏的负荷。急性期过后,可以视情况恢复运动,可以先在床上伸展四肢,再逐步进行地下行走。
当发生呕吐时,患者要将头部放低。若为昏迷患者,家属要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可防止因呕吐物反流,而致窒息。
使用阿托品等解毒剂,应注意观察有无心率加快、皮肤潮红等。治疗期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利尿药等。
日常护理需观察神经系统的改变,如意识、瞳孔大小,呼吸系统如呼吸率及节律的变化,循环系统如心电图的改变。
观察尿颜色、尿量的变化及肾功能,观察患者尿的性状。
用药必须遵从医嘱,要按时、按量服药。该病所服用的药物一般都在医院内,要在医师监督下服用。
对于有农药接触史者,如果突然出现呕吐、头晕、血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对于有肾脏基础病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农药,如从事农药行业,必须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对于有肾脏基础病的患者,应该避免暴露于农药使用的地方。
正常人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进行使用,必要时穿好防护服。
在使用农药期间,如果身体发生任何不适,应立即远离现场,避免过多接触,并及时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
4637点赞
[1]于玲家,菅向东,李秀芹等.农药中毒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037(001):39-43.
[2]杭宏东.肾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肾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19-324.
[3]于为民.肾内科疾病诊疗路径[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4.217-21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