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炎又称内耳炎,为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内耳迷路产生的炎症反应,是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多将其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化脓性迷路炎3种类型。主要危害为引起耳聋或平衡功能障碍,化脓性迷路炎如诱发颅内感染,甚至可危及生命。可通过CT、MRI等方式检查诊断,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得到改善或痊愈。
局限性迷路炎多因胆脂瘤或慢性中耳炎侵蚀破坏迷路骨壁引起,浆液性迷路炎多因细菌毒素、炎症因子或感染侵入或刺激内耳引起。化脓性迷路炎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内耳引起,糖尿病患者和自身免疫力低下者易患。迷路炎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前庭神经遭受刺激等原因诱发。
慢性中耳乳突炎之胆脂瘤或骨疡破坏所引起,当骨迷路完整时,中耳黏膜覆盖半规管及前庭的黏膜发生炎症时,不会发生前庭紊乱的症状。若骨迷路被胆脂瘤皮质或中耳的炎性肉芽组织侵蚀,充血性脱钙的疏松骨组织使骨质变薄或腐烂,即形成迷路瘘管。中耳乳突手术时若损伤了骨迷路,感染后亦可形成迷路瘘管,瘘管75%~85%以上在外半规管,手术外伤造成的瘘管亦多在水平半规管。
在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基础上,细菌性炎症波及内耳,膜迷路处于充血期,血管渗透性增加,迷路内有反应性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渗出。细菌毒素可经具有明显通透性的前庭窗、圆窗或经迷路瘘管进入内耳,但此时无细菌侵人,称为浆液性迷路炎,内耳开窗或镫骨底板手术亦可为致病因素。
当细菌进入迷路形成脓性分泌物,以致神经上皮损伤而失去全部功能,即为化脓性迷路炎,严重者炎症可经内淋巴管、蜗水管向颅内扩散形成脑膜炎,可危及生命。
迷路炎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前庭神经遭受刺激等原因诱发。
局限性迷路炎的发病率为3.6%~15.2%,浆液性迷路炎发病率为0.36%~0.92%。由于抗生素的使用,目前急性化脓性迷路炎的发病率极低。
细菌进入迷路形成脓性分泌物损伤神经,使其失去功能。
中耳炎可侵蚀破坏迷路骨壁引起迷路炎。
若手术中损伤了骨迷路,感染后可形成迷路瘘管,引发迷路炎。
迷路炎的常见症状有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频繁,多数人会出现平衡失调、听力明显减弱的症状,少数人会出现自发性眼震、耳深部疼痛甚则全聋的症状。
多表现阵发性眩晕,偶伴有恶心、呕吐。眩晕多在头或体位变动、压迫耳屏或耳内操作(如挖耳、洗耳等)时发作。发作时患侧迷路处于刺激兴奋状态,眼震方向多向患侧。听力有不同程度减退,多为传导性聋,如病变位于鼓岬处可呈混合性聋。前庭功能一般正常。
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患者喜卧向患侧,起立时向健侧倾倒。早期眼震快相向患侧,晚期眼震向健侧。前庭功能有不同程度减退,听力明显减退,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
表现严重眩晕、呕吐频繁,头部及全身稍活动加剧,听力完全丧失,可有耳深部疼痛。自发性眼震初期向患侧,迷路破坏后可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患侧可无反应。一般3周后可由对侧代偿其功能,除耳聋外,眩晕症状由于对侧前庭功能代偿逐渐消失。
迷路炎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并发平衡功能障碍。
患者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于耳鼻喉科,做MRI、CT检查确诊,及时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本病需要与大疱性鼓膜炎、急性乳突炎相鉴别。
出现眩晕,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眼震、听力明显减退甚至耳聋,耳深部有疼痛感时,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需就诊于耳鼻喉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眩晕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眩晕现象?
觉得听力有下降吗?
是否有中耳炎、胆脂瘤、高血压病史?
高分辨率CT对膜迷路显像差,但却可以较好显示骨迷路迷路炎的异常改变。由于骨迷路细小,薄层CT扫描对迷路瘘管的诊断准确性也只有28%~89%。CT图像上,迷路炎主要表现为骨迷路骨质破坏及骨迷路管腔狭窄或者闭塞。
MRI在内耳检查中的优势在于可以显示迷路内液体及脑脊液等软组织成分,可以发现较早期的迷路炎。MRI不能显示骨性结构的微小改变,但对于显示迷路内腔有重要价值。MRI上,迷路炎主要表现为膜迷路信号减低、消失。
外耳道及中耳有大量恶臭性分泌物,鼓膜多呈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大穿孔,可见胆脂瘤皮质或肉芽组织位于中上鼓室,则为局部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的瘘管试验可呈阳性,亦可为阴性。已有自发性眼震者,可不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当节律性压迫耳屏,瘘管试验阳性。弱阳性者不出现眼震,但患者常在摆头时有眩晕。可疑瘘管者,可有头晕,瘘管试验阴性者不能完全排除瘘管的存在,肉芽组织或胆脂瘤阻塞瘘管亦可出现阴性反应。
患者出现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频繁等症状,CT检查中发现骨迷路骨质破坏及骨迷路管腔狭窄或者闭塞。MRI检查显示迷路内液体及脑脊液等软组织成分,瘘管试验阳性,通过以上的标准即可诊断。
大疱性鼓膜炎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鼓膜及临近外耳道皮肤充血,常于鼓膜后上方出现一个或多个红色或紫色的血疱,而从有突然地剧烈耳痛、耳闷胀感或轻度听力障碍,而迷路炎由中耳炎、胆脂瘤侵蚀或细菌感染所致,非病毒感染呼吸道,并且除耳痛、耳聋症状外,典型症状还包括眩晕、眼震,通过典型症状和体征容易鉴别。
急性乳突炎是机体抵抗力较弱,致病菌毒力强或治疗处理不当,使鼓窦入口被肿胀黏膜堵塞,乳突内脓液引流不畅,致耳痛、耳聋、耳流脓增多或突然减少,与化脓性迷路炎症状相似,但除此之外,化脓性迷路炎可有眩晕、眼震症状,通过典型症状和体征容易鉴别。
根据迷路炎的不同分类,采取合理有效的抗炎抗感染的抗生素或类固醇类药物治疗,以缓解和消除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及时手术去除病灶、开放引流。
诺氟沙星、头孢唑啉钠可用于局限性迷路炎患者,在足量抗生素控制下进行乳突手术。
地塞米松用于局限性迷路炎发作期,适量的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充当适当的镇静剂。
迷路炎可在抗生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探查痿管。如痿管较大,往往在清除附近病灶时,化脓性迷路炎疑有颅内并发症时,必须急诊做扩大的乳突开放术,并切开迷路,以通畅引流,防止感染向颅内扩展。
用于化脓性迷路炎患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血清中电解质水平对钾、钠等进行补充。
迷路炎经过有效规范的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需要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定期复诊。
大多数患者能治愈,治愈率为60%。局限性迷路炎及浆液性迷路炎经手术治疗一般预后均较好,化脓性迷路炎治疗不及时。同时伴有颅内感染,可危及生命。
患者通过及时规范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迷路炎的治疗周期大概为1个月,治疗结束后及时复诊,进行耳部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
迷路炎患者应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摄入,避免辛辣和甜腻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
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多吃水果、新鲜蔬菜以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忌辛辣食品、海鲜发物和甜腻食物,此类食物不宜消化,易使炎症加重。
戒烟戒酒。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耳部区域卫生,不要过分紧张,遵医嘱用药。
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
遵医嘱合理用药,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要正确服用,定期复查。
做针对性运动,加强体质,增强抵抗力,但尽量不要进行游泳等改变耳内负压的活动。
尽量保持静养,不要剧烈运动,保持室内和衣服等干净,少去空气质量差的地方。
迷路炎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故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化脓性中耳乳突炎通过药物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可预防迷路炎的发生。
对于患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以及其他耳部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引发迷路炎。
合理膳食,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炎症的发生。
日常清洁中要注意耳部卫生,合理保持耳部清洁,戒除挖耳习惯,洗头、洗澡时应注意防止耳部进水。
适当运动,加强体质,增强抵抗力。
4422点赞
[1]张素珍,名医世纪传媒.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第5版[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77-180
[2]庄奇新,李明华,侧颅底影像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69-171.
[3]夏寅,林昶.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50.
[4]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2-9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