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司病是由雅司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其皮损酷似梅毒,但不累及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内脏器官和组织。该病主要表现为丘疹、食欲缺乏、体癣、头痛、畏寒,主要通过苄星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进行治疗,治疗后预后较佳。
雅司病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母雅司期、雅司疹期、溃疡结节性坏死期。
雅司病主要是雅司螺旋体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感染引起的,可通过接触传播。该病好发于居住卫生条件差的儿童、青少年。
在机体免疫力降低的人群中,尤其是一些基础疾病人群,不良的生活卫生环境可以诱发该疾病。
雅司病流行于中非、南美、东南亚热带地区,偶也见于温带。我国原无此病,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曾流行于江苏北部淮安市一带及其邻近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经大力防治,本病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即已基本消灭。
雅司螺旋体可经皮肤屏障破坏处侵入人体,属于接触传染。
雅司病的易感染人群主要为居住卫生条件差的儿童、青少年。
雅司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直径约2~5厘米的圆形硬肿,结节破溃,形成溃疡,关节及骨头会开始疼痛,可能会畸形改变。手掌及脚掌的皮肤会变厚及破裂,大规模的皮肤坏死及随之出现的疤痕。该病可能并发皮肤损害、骨骼损伤等疾病。
感染后潜伏期为2~3周,在潜伏期患者感头痛、倦怠及发热,在螺旋体入侵处出现丘疹,渐增大为结节,上覆有厚薄不一的深褐色痂,常单个,如杨梅大,质硬如橡皮,间有扩大或增殖成圆形或环形肉芽肿,或溃破形成边缘微高的浅溃疡,上覆厚痂,直径可达3~4cm,有痒或痛感,称母雅司,在其周围可出现一些同样但较小的损害,本期损害脓液中有大量螺旋体。母雅司多见于面部和四肢暴露部位。病程慢性,数月后愈合,遗留萎缩性瘢痕。
发生于母雅司出现1~3个月后,皮疹主要有两型:一种为玉米至黄豆大小结节型,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表皮覆以干燥灰色薄痂,较密但疏散而对称分布全身,以躯干和四肢多见;另一种为杨梅大结节型,上覆黄色或深褐色厚痂,除痂后表现似杨梅状,有少许渗液或出血,质硬如橡皮,有压痛。数目仅10余个至数10个,主要分布于头部和四肢外侧。两型损害去痂后的浆液脓性分泌物内含有大量螺旋体。第二期雅司经数周或数月后损害可消退不留痕迹,或发生色素沉着。二期雅司局部淋巴结肿大,但不化脓。二期复发雅司疹,发生于第二期雅司疹愈合后,也有两型:一种似上述的大结节型,但常反复出现新疹,使有些病例病期达二三十年不愈;另一种为不同时期的大小不一的片状损害,每片约10余个黄豆大或更大的脓疱样损害,有的密集成群,有的排列成环。
发生在感染后5~6年,损害为结节,数个或10余个,排列成片,环形、多环形状或匍行性,溃破后形成溃疡,具凿缘,不甚规则,见于臂、腿部屈侧,覆有少许浆液和厚痂,愈后留下萎缩性或肥厚性瘢痕,其下长骨常同时受累,产生骨膜炎,骨质疏松,甚至腔隙形成。病程慢性,可数年不愈。
结节破溃后畸形愈合,可导致萎缩性瘢痕或肥厚性瘢痕。
溃疡结节的长骨常并发骨膜炎、骨质疏松。
如出现头痛、倦怠、发热、丘疹、痒或痛感时需要及时到感染科以及相应科室就诊,做病原体检查、血清学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需要注意雅司病与梅毒进行鉴别。
患者出现头痛、倦怠及发热、丘疹、痒或痛感,要及时就诊。
患者首先到感染科就诊,如出现并发症需要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皮肤科、骨科,儿童患者可至儿科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多久了?
曾与具有相似症状的人密切接触过吗?
最近的旅居史情况?
家里其他人有出现相似的症状吗?
使用过药物治疗吗?有效果吗?
早期病损去痂后取渗出液涂片,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螺旋紧密,形态酷似梅毒等其他螺旋体。
可采用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如VDRL、USR、RPR试验或FTA-ABS,FPHA密螺旋体试验,发病1~2个月后梅毒血清学反应及螺旋体制动试验均为阳性。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X线胸片、X线骨片、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
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或感染者接触史。
有丘疹或结节、溃疡、瘙痒或痛感等典型皮疹表现,可伴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关节痛、局部淋巴结增大等表现。
皮损渗出液可查见雅司病原体。
梅毒为性接触传染疾病,而雅司病一般为皮肤接触传染。梅毒患者可出现外生殖器的硬下疳,雅司结节多在暴露部位,二期梅毒疹主要为斑疹、斑丘疹,而二期雅司疹为杨梅状结节,可有渗出液或结痂。两者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可鉴别,无法鉴别者可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
雅司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如苄星青霉素G、红霉素或四环素,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治疗周期。
雅司病主要可采用苄星青霉素G治疗,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四环素。
对三期雅司的溃疡需要局部应用防腐敷料,如已成畸形,需要进行外科整形手术。
雅司病早期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晚期可数年不愈,遗留畸形,整体预后不佳。
轻症以及大多普通病例治愈率高,重症病例预后不佳。
如果及时治疗,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是重症病例可出现相当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部分重症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并发骨膜炎或者畸形愈合,可导致身体残疾等后遗症。
雅司病治疗刚开始,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疾病稳定后,可每年复查一次,重症病例,需要根据病情,遵医嘱及时复查。
雅司病患者饮食上应当注意宜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皮损症状加重。
注意个人卫生,患者的内裤和毛巾等衣物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不去公共浴池、游泳池。
避免抓挠、挤压皮疮,避免机械性摩擦引起不适。
注意劳逸结合,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
由于雅司病为接触性传染病,所以预防的基本原则就是避免接触雅司病患者,避免去疫区旅行。
平时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的洁净,多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4792点赞
[1]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354.
[2]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