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皮炎是指患者有意用机械物理或化学方法伤害自身皮肤而引起的皮肤损伤,属于人工疾病的一种,又称伪装疹或自我损伤或人为性皮炎。此病被认为是精神性疾病的行为性皮肤病,患者一般有癔病性格,极易接受暗示,不能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和挫折,常采取消极办法损伤自己的皮肤以获得别人的同情,逃避责任。诊断有时困难,治疗时最好不要向患者透露对其病因的任何怀疑,确定诊断时也不让知晓,治疗措施最好包括精神疗法。
本病可根据致病原因以及精神动力学,分为无意识或癔症引起的自我损伤、部分有意识并承认的自我损伤、装病以及其他特殊形式四种类型。
人工皮炎主要是人为损伤导致,其包括自身有意的人为损伤和无意的人为损伤。
主要由精神因素导致,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异常,多见于癔症、边缘性人格障碍、青少年发育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为引起被人关注,自己损害皮肤。
如患者无意中受到指甲、刀、剪等利器造成物理性损伤,腐蚀性药物、有毒物质以及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化学性损伤等。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因素,如动物、植物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男女发病率为1:3~1:8。国外文献显示人工皮炎占皮肤科门诊总量的0.05%~0.5%。
人工皮炎好发于精神疾病患者(癔症、人格障碍)、儿童时期受到伤害的人群、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女性。
人工皮炎患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常见的有抓痕、水疱、溃疡、紫癜性和挫伤性皮损等,可伴有烧灼感或疼痛,也可出现对皮损表现出不在意、无动于衷,在讲述病史时叙述模糊不清等症状,其并发症主要为皮肤损伤部位感染。
抓痕是最常见的皮损类型,多由指甲搔抓所致,基本上都呈长条形,而且在女性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更高。
溃疡是另一种常见的皮损类型。可以表现为浅表性溃疡,也可以是较深在性损害。溃疡形态非常独特,甚至呈现几何图形外观。有时与其他人工皮损并发,甚至继发感染。
水疱产生原因包括热源烧伤、化学性灼伤或反复摩擦等物理性损伤。皮损呈长条形、多角形等独特几何图形外观,且多与红斑、抓痕等其他皮损同时并发。有时数个水疱在不大的范围内群集出现,甚至可以出现较大水疱。
紫癜性和挫伤性皮损在伴有精神和心理问题的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尤其容易出现于月经期前后,皮损通常成片分布,在较大瘀斑周围散发一些小面积皮损,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
除有皮损外,还容易引起结痂、感染、湿疹样改变。
主要是皮肤损伤部位感染,引起一系列感染症状。如经久不愈的溃疡,严重者因感染重导致败血症等。部分创口愈合后形成瘢痕,影响容貌。
若有精神疾病史者,皮肤出现红斑、水疱或者溃疡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进行体格检查、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为人工皮炎,注意与节肢动物咬伤、人为脂膜炎相鉴别。
若患者有精神疾病史,且皮肤开始出现红斑、水疱或者溃疡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大多数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心理科。
以前是否出现类似自我伤害的情况?
受到过什么刺激?
家中有无相关遗传病史?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是否有轻生的念头?
医生通过视诊,可发现面部、颈、身体前面、上下肢等手可及的部位出现皮疹,观察皮疹形态后,可初步做出诊断。
人工皮炎常缺乏特异性症状,该项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其他疾病,判断是否合并感染。
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检查的目的是使用标准化的测量手段,对患者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以判断其病因。
患者常有精神异常病史,自身使用利器或化学物品等损伤皮肤,出现红斑、水疱、大疱、表皮剥脱、坏死性溃疡等皮损,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等可患者自身可触及的地方,损伤皮肤有烧灼感或疼痛等症状。由于患者常隐瞒自伤皮肤的病史,造成诊断的困难,应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询问病史,如能取得详实的病史,对诊断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人工皮炎。
节肢动物咬伤也可出现类似人工皮炎的皮损表现,且有明确的动物咬伤病史,无精神异常病史,可通过病史进行鉴别。
人为脂膜炎病理检查显示以小叶炎症、炎细胞浸润为主,其表现为红褐色疼痛性肿胀、皮肤硬结。人工皮炎的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物形成团块,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因此可通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人工皮炎患者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皮损的治疗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纠正患者的精神异常是治疗的关键,皮损应对症处理,患者皮损的治疗周期一般在2周左右,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周期较长。
边缘型患者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者可用抗焦虑药物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匹莫齐特、氟西汀,直至能接受心理咨询为止。
主要为对症治疗,一般采用包扎疗法,可给与止痒剂等治疗皮损,如发生感染时,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如红霉素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应注意过敏反应等。
如果皮损处出现严重感染情况,则需进行手术清创治疗。如出现大范围的皮肤缺损,则还需要进行植皮修复创面。
本病的发生往往具有心理因素,因此通过心理治疗,希望了解患者内心的冲突、矛盾,并对其冲突与矛盾进行疏导、暗示治疗,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其恢复正常认知,并建立健康的人格与性格。
一般对皮损处进行包扎治疗,能防止感染,用纱布包扎还能避免再次损伤,如有感染时,应全身和局部抗感染。
人工皮炎患者的皮损症状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对于精神方面的治疗预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患者皮损处可能留下疤痕或者色素沉着,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进行相应的复诊。
人工皮炎患者的皮损可以治愈,而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看情况,经过精心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人工皮炎患者的皮炎性损伤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如果出现自杀行为的情况下,则影响正常寿命的长短。
人工皮炎患者皮损处可能出现疤痕或者色素沉着。
人工皮炎患者再出现皮损情况随时就诊,若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1~2个月复诊一次,以便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
人工皮炎患者饮食方面无相关饮食宜忌,营养丰富即可。
人工皮炎患者对于皮损处的护理,以预防感染为主,也要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安静,同时家属也要注意患者皮损和心理的变化,患者若在服药后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安静,让患者的心情放松,避免刺激患者。
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发生皮肤感染。
家属要注意人工皮炎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及时开导并观察皮损处每天的恢复情况。
人工皮炎患者应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焦虑、抑郁等,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向好友或家属诉说。
人工皮炎患者若在服药后,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对于存在心理精神的患者,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沟通与宽容,日常中患者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可进行心理自残性评估,避免人工皮炎的发生。
对于反复出现情绪波动以及既往受过较大的刺激的患者,进行心理自残性评估,避免人工皮炎的发生。
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沟通与宽容,通过引导鼓励,逐步改善其性格结构及生活适应能力,多参与社会交际活动。
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治疗,患者也要远离尖锐器具和刺激性化学物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649点赞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3.
[2]唐旭华,周晖,章星琪.人工皮炎2例[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5):389-39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