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约10%的卵巢囊肿会发生蒂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好、重心偏于一侧的肿物。此外当患者的体位突然改变或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子宫大小、位置改变时,卵巢囊肿也易发生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发生后囊肿可发生出血、坏死、破裂和继发感染等。一旦确诊,患者应尽快行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检查,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
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见原因为卵巢囊肿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扭转,主要见于卵巢囊性病变或妊娠期囊肿改变,好发于年轻妇女或者妊娠期、产褥期妇女,其诱发因素主要为体位的改变。
如患卵巢上皮性囊肿、畸胎瘤等,由于肿瘤生长增大,随之重量增加,在重力的因素下会引起卵巢发生蒂扭转。
如妊娠期或产褥期时,由于雌激素刺激导致卵巢囊肿迅速增大、卵巢受子宫大小变化受到牵拉。
当突然发现体位改变,如快起、快坐或者快速转身后,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导致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发生。
约10%的卵巢囊肿会发生蒂扭转,多为单侧,右侧明显多于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好发于年轻妇女或者妊娠期、产褥期妇女。
由于雌激素刺激导致卵巢囊肿迅速增大,卵巢受子宫大小变化而受到牵拉或在重力作用下导致蒂扭转的发生。
长期剧烈运动的女性可能会由于重力作用,引起卵巢囊肿蒂扭转。
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的下腹部剧烈疼痛,由于卵巢出现缺血坏死,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出现恶心、呕吐,也会引起全身的症状,如发热、寒颤,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卵巢坏死的表现。
患者常常表现为突然改变体位,如快起、快坐或者快速转身后突然出现的一侧下腹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当蒂扭转自然复位或肿瘤完全坏死时,腹痛可减轻。
由于疼痛的刺激,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等表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出冷汗、头晕、口唇发绀、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
卵巢囊肿蒂扭转直接影响卵巢的血液微循环,阻碍卵巢组织的营养供应,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严重时可以引起卵巢坏死。
当患者自觉卵巢囊肿逐渐增大或伴有压迫症状,或妊娠期间突然出现的一侧下腹部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伴或不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妊娠期或突然改变体位时,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已经确诊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若见全身发冷、口唇发绀、头晕、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时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烦躁不安、全身发冷、口唇发绀等休克表现时应就诊于急诊科。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种症状?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发热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全身发冷、头晕、胸闷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长期口服避孕药史?
血常规检查可见是否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加,但白细胞分类多正常。
通过按压疼痛部位以明确是否有下腹部肿物。
可以判断盆腔包块的来源、大小、形状及性质。B超检查可见扭转部位是否出现“绳索状”或“囊实性”双包块,盆腔液性暗区。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妊娠期或突然改变体位时出现的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发热等表现。
妇科检查可扪及肿物张力较大,有压痛,以蒂部最明显,并有肌紧张(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或正常。
超声检查可见盆腔内异常肿块,患侧卵巢消失;肿块中等大小,以囊实性或囊性多见,早期瘤壁光滑,晚期可模糊欠清;肿块位置较高,多见于宫底前方;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血流减少或消失;肿块有压痛,可伴有盆腔积液。
宫外孕者一般有停经史,子宫可轻度增大,子宫周围可见局限性圆形低回声区,轮廓常不清晰,少数于低回声区内见胚芽及心芽搏动。卵巢囊肿蒂扭转B超检查可见扭转部位“绳索状”或“囊实性”双包块,以此可以相互鉴别。
超声于右下腹可见边界不清楚,外形不规则的强弱不等回声,常伴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与子宫及附件无关。卵巢囊肿蒂扭转超声检查可见盆腔内异常肿块,患侧卵巢消失,根据影像学检查通常不难鉴别。
首先可见盆腔内游离液体,少量出血时位于子宫直肠窝及子宫周围。量多时可位于膀胱上方至肠管漂浮于中,部分患者可见一侧卵巢的黄体囊肿或卵泡。超声可根据其图形特点、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较易进行鉴别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一旦确诊,患者应尽快行剖腹手术或腹腔镜检查,传统手术治疗为患侧卵巢切除,由于患者多为年轻女性,因此目前多采取保守性手术。一般经过短期治疗后,腹痛等症状可迅速解除。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栓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用于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因病情发展迅速,诊断明确后需要在短时间内决定患者的手术方式,常采用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腹腔镜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手术操作时间短等优点,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合并症较少。术中若发现肿瘤完全坏死,应在根蒂扭转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蒂血管栓塞栓子脱落。若为不全扭转朋中瘤未坏死,可酌情剥除包块,保留卵巢,可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
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患者需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多数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能治愈。
卵巢囊肿蒂扭转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建议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术后2月随诊,检查内容包括可肿瘤标志物及妇科超声。
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应注意饮食宜清淡,宜食碱性、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手术后的患者应食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
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如牛奶、猪肉、蛋类等。
宜吃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宜吃一些碱性食物,如西葫芦、竹笋、海带、番茄等。
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术后的患者宜食用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面条、豆腐脑等。
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护理对于防止疾病恶化有重要意义,主要从患者日常管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伤口的监测等方面进行护理,同时注意用药安全。
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相应的副作用,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穿宽松棉丝软裤。
术后积极鼓励患者尽快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定时翻身,并对长时间压迫部位进行轻按摩处理,可有效避免压疮发生。
术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应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如出现切口周围发红、肿胀、发热、疼痛时应及时就医。
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包括纳差、厌食、腹痛等),其次为肝肾功能异常等。治疗前后应定期检查血和尿常规、肝和肾功能,如出现明显胃肠道不适或大便颜色变黑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卵巢囊肿蒂扭转病情较重,早期预防尤为重要,女性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卵巢病变,及时妥善治疗卵巢囊肿是预防卵巢囊肿蒂扭转发生的重要前提。
女性应至少每年性一次妇科检查、妇科超声,及时发现卵巢病变。
卵巢囊肿的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肿瘤标记物及超声检查,密切监测囊肿,若有增大、恶变及蒂扭转,必要时手术治疗。
应定期作妇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发现卵巢有异常而不能确诊者,必须定期随访。
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
保持心态良好,女性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35岁以上的女性,要定期B超检查,发现5cm以上的卵巢囊肿及时治疗。
经常剧烈运动的女性,可改变运动方式和运动习惯,如慢走、慢跑等。
4079点赞
[1]徐鸿燕,滕秀香.卵巢囊肿蒂扭转合并肠梗阻反复发作五年一例报告[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20,39(3):263-264.
[2]孙雪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017(017):41.
[3]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