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气压伤是鼻窦内气压不能随外界气压发生急剧变化而改变时,鼻窦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差悬殊而引起的鼻窦损伤。本病多发于飞行员和高气压作业人员,如潜水员和隧道作业工人。本病多发生于额窦,其次为上颌窦。临床表现为额部或面颊部胀痛、上列牙痛或麻木感,鼻内分泌物呈黏液性且常带有血丝等,及时治疗短期即可治愈。
正常人的鼻腔、鼻窦经常保持通畅,外界气压发生急剧升降变化时鼻窦内空气可通过窦口与外界气压迅速保持平衡。若窦口受某些鼻病(如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急慢性鼻炎及鼻腔新生物等)的影响,通气受到障碍,形成单向活瓣。即当外界气压迅猛增高时,窦内气压相对较低,窦口附近的病变组织受到外界气压的压迫,活瓣被推压堵住窦口,外界空气不能迅速进入窦口,结果窦内的负压使黏膜发生充血肿胀、渗出或出血,严重者可发生黏膜剥离形成血肿。
窦口病变且外界气压急剧升降变化。
通气功能受到障碍,鼻窦内空气不能通过窦口与极具升降变化的外界气压保持平衡。
本病好发于飞行员、高气压作业人员,如潜水员、隧道作业工人等,以及患有鼻腔疾病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阻塞症状的飞机乘客。
飞行员、高气压作业人员,如潜水员、隧道作业工人等。
长期处于高气压的环境中工作。
患有鼻腔疾病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阻塞症状的飞机乘客。
鼻腔阻塞与外界气压平衡产生障碍,且处于高气压环境易发生鼻窦气压伤。
鼻窦气压伤主要症状为额部或面颊部不同程度的胀痛,上列牙痛或麻木感,鼻内分泌物呈黏液性且常带有血丝,部分患者会出现鼻出血、眼痛、流泪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常见,轻者感觉发胀,严重者会伴有刺痛感。
轻者感觉牙痛,严重者咬牙、磨牙皆麻木。
鼻内有黏性分泌物或出血、眼痛、流泪及视物模糊,窦腔内黏膜剥落或黏膜下血肿,病情较为严重。
化脓性鼻窦炎,患者会出现鼻塞、流脓性涕、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配合医生的治疗。
主要尽快排除窦口堵塞的原因,恢复其通气功能。若严重或者堵塞原因难以清除需置于低压舱内调整气压,尽快送往医院就医。
当出现鼻部不适或者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上列牙痛或麻木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鼻出血、眼痛、流泪及视物模糊时,应立刻就医。
鼻窦气压伤的患者应优先考虑至耳鼻喉科就诊。
职业是什么?近期是否乘坐过飞机?是否有潜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鼻塞、额部及面颊部胀痛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鼻出血、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这种症状出现多久了?
既往有无鼻部不适的病史?
可深入鼻腔清晰观察内部症状,鼻窦气压伤患者鼻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肿胀,伴有浆液血性分泌物。
可显示鼻内部病变,鼻窦气压伤患者检查可见窦腔黏膜增厚或有液平面,有血肿者可见半圆形阴影。
有机体暴露于气压急剧变化环境中的病史。
出现鼻窦部疼痛、鼻出血等症状,鼻窦部位有按压痛,鼻道内可见血性分泌物。
CT影像可见窦腔均匀模糊,密度增加,有血肿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阴影。
主要症状为鼻塞,流黏性或脓性涕,眶上额部、患侧颌面部疼痛以及上列磨牙痛。鼻窦CT扫描显示上颌窦软组织影或有液平面,治疗以局部用药、雾化清洗等疗法为主,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鼻窦气压伤的治疗原则为尽快排除窦口堵塞的原因,恢复其通气功能,预防感染。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症状选用不同的药物局部热敷、理疗来进行缓解,严重者需经手术治疗。
1%~2%麻黄碱,可收缩鼻腔黏膜,防止鼻窦开口被阻塞。使用时需滴入鼻腔,仅用于病因为黏膜充血肿胀而至窦口堵塞的患者。
当有严重的窦内黏膜下血肿,经观察短期不消者,需进行鼻窦手术清除。必要时还需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
鼻窦负压置换疗法,间歇吸引法抽出鼻窦内空气,在窦腔内形成负压,停止吸引时在大气压作用下,滴入鼻腔的药液经窦口流入窦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保持窦内、外气压的再平衡。
轻度鼻窦气压伤经治疗需数小时至数星期可恢复正常,严重者经过数月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若后续感染,则会引发化脓性鼻窦炎。
本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感染的现象,需再次进行治疗。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鼻窦气压伤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需忌酒,合理分配三餐,营养均衡,以清淡食物为主。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易生燥热,刺激患处,易复发及感染。
忌酒,酒能助长湿热,且会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易发生感染。
忌海鲜发物,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易发生感染。
宜多食用具有消炎镇痛的食物,如可泡服野菊花茶、金银花茶等。
鼻窦气压伤的患者应注意鼻腔的清洁,不随便挖鼻,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粉尘刺激。保持心情舒畅,按时休息,以免加重病情或感染。
为了预防感染,应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注意鼻腔异物,定期清理,保持鼻腔清洁,不要用力擤鼻以及随意挖鼻。
应尽量避免去高气压的环境,如尽可能不坐飞机或避免潜水等运动,当鼻部有不适时应及早去医院检查。如特殊职业如飞行员,潜水员等需定期体检,预先矫治。
鼻窦气压伤易发生于窦口堵塞及高气压环境中,故应尽可能避免高压环境活动,定期做鼻部检查。
在进行高压环境活动之前需进行鼻部检查,确定无碍后方可进行活动。
尽量少挖鼻及用力擤鼻,保持鼻内清洁。
保持室内通风,尽可能避免粉尘刺激。
严格选拔高气压作业人员,如飞行员、潜水员等。
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乘坐飞机。
自知鼻窦通气欠佳者,当飞机下降前,宜先以血管收缩剂滴鼻,如盐酸麻黄素,以保持窦口通畅。
症状发生于飞行中时,如有可能,可迅速回升至较高的空间,再缓缓下降,可减轻疼痛。
改良机舱,加强机舱的密闭性。
4333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1-42.[2]陈广杰,陈瑜,陈忠万.现代临床耳鼻咽喉疾病诊疗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474.[3]吴阶平,刘德培.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急诊医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8:228.[4]房民琴,王志英.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五官科护理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