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结缔组织组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大多数在备孕前查体就已经发现子宫肌瘤,小的肌瘤、无症状并不影响受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预后,与肌瘤多少、大小、位置有关,发生变性的肌瘤可能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安全。
肌壁间肌瘤占60%~70%,肌瘤周围被肌层包围。
浆膜下子宫肌瘤占20%,肌瘤突向子宫表面,表层仅有子宫浆膜覆盖。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有蒂与子宫相连,营养主要由此供应。如果出现供血不足的肌瘤,可能会出现坏死。如果蒂扭转、断裂,肌瘤脱落可形成游离性肌瘤。
黏膜下子宫肌瘤占10%~15%,向宫腔方向生长,表面仅有黏膜层覆盖。黏膜下子宫肌瘤易形成蒂,在宫腔内生长如异物,经常引起子宫收缩,也可脱出阴道口。
有关子宫肌瘤病因不是很明确,可能与女性性激素有关。此外,研究还证实25%~50%子宫肌瘤存在细胞遗传学的异常,分子生物学研究提示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子宫肌瘤密切相关。
雌孕激素是促进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妊娠后女性激素持续增高,肌瘤生长较快。
染色体结构异常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包括14号和12号染色体长臂片段相互换位,7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等。
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子宫肌瘤是由单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而成,多发性子宫肌瘤是由不同克隆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
怀孕后雌孕激素分泌量增加,肌瘤有增大倾向。
近期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可引起肌瘤增大。
子宫肌瘤有遗传倾向。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0.3%~0.5%。肌瘤小又无症状者常常被忽略,实际发病率高于报道数据。子宫肌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属于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期女性、有子宫肌瘤家族史的女性。
怀孕时年龄偏大的女性、怀孕之前已有子宫肌瘤的女性和之前曾有子宫肌瘤切除史的女性。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大部分患者无明显异常,无不适症状,在做产检时发现子宫肌瘤。少部分患者怀孕后子宫肌瘤生长迅速,出现腹痛、阴道流血以及流产的症状。妊娠期如果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患者还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恶心、发热等。此外,子宫增大可引发浆膜下肌瘤蒂扭转,位于子宫峡部或宫颈后唇的肌瘤可阻塞产道,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难产。
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早期流产;而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阻塞产道,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难产。
黏膜下肌瘤伴有坏死、感染时,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有时会有臭味。
当肌瘤发生感染或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患者会突然出现腹痛。
如果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患者还会出现呕吐、恶心、发热等。
患者由于产后失血过多,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较大的子宫肌瘤压迫膀胱、直肠,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潴留以及便秘。
增大的子宫肌瘤可占据宫腔,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或者影响胎儿娩出。
直径较大的子宫肌瘤及数目较多者,由于影响子宫收缩,可引起子宫复旧不良或晚期产后出血。
由于产后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贫血。
较大的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可妨碍胎儿在宫内活动造成胎位异常。
浆膜下子宫肌瘤易发生蒂扭转,孕中期易发生,病人突感持续性剧烈疼痛,甚至伴有恶心、呕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无症状时,按医生叮嘱的产检日期定期检查,多数患者能自然分娩,少数患者可能在孕早期和中期发生流产。出现异常情况,需要随时到医院就诊。
患者出现下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下腹坠痛或便秘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突然出现发烧、剧烈腹痛、恶心、呕吐,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产科就诊。
部分患者情况紧急,可去急诊科就诊。
末次月经时间?上次产检的时间?什么时候发现有子宫肌瘤?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晕、乏力、腹痛、阴道流血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腰酸痛、下腹坠痛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怀孕之前有没有得过子宫肌瘤?是否有子宫肌瘤切除史?
医生通过触诊可在腹部摸到较大的肿瘤。
超声检查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胚胎发育的情况。
排除有无感染、贫血的情况存在。
怀孕后一般不做此项检查,除非是特殊情况下,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出血。
超声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子宫内发现胎儿以及肌瘤,可确定胎儿以及肌瘤的数目、部位、大小等。患者大部分在孕检前已经知道患有子宫肌瘤,少部分患者可能在怀孕后做超声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较硬,怀孕前有经量增多、进行性痛经的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两者有时同时存在。可根据怀孕前月经增多的症状及子宫均匀增大,对二者进行鉴别。
子宫肉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是一种恶性肿瘤,患者有腹部肿块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史,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根据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可对二者进行鉴别。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无症状,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按时做产科检查,定期监测肌瘤与母儿状况。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时随时治疗。肌瘤生长迅速,发生红色变性、继发感染,多半对症治疗有效。怀疑恶变时,保守治疗无效,出现严重症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拮抗钙离子,对子宫收缩有抑制作用,出现先兆早产可给予保胎。注意浓度和滴速不能过量,否则会引起呼吸暂停、膝反射消失。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腹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静药物。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出现急性感染和变性,可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
若肌瘤已阻塞产道,则应行择期剖宫产并摘除肌瘤。若肌瘤为多发性,或肌瘤大且有变性、年龄大,可行剖宫产后行子宫切除手术。产褥期未切除的肌瘤易发生红色变性,也应对症处理,预防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由于产褥期盆腔充血、产妇抵抗力低下、随子宫复旧肌瘤可以缩小等因素,一般不宜在产褥期做肌瘤剜出手术或子宫切除术。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预后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早期流产。肌壁间子宫肌瘤过大可以使宫腔变形、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流产。浆膜下子宫肌瘤一般对妊娠影响很小,小的子宫肌瘤通常预后良好,较大的子宫肌瘤在妊娠后容易发生变性,需对症治疗。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数能治愈,发生恶变的患者需要切除子宫。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恶变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生存时间。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纳入高危妊娠管理,一般2~4周复查一次,出现异常情况应随时到医院就诊。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铁剂,可预防贫血的出现。
适当吃鸡蛋、鱼、瘦肉等,营养要均衡,有助于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子宫收缩。
患者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定期复查,学习孕期相关知识,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有助于病情的稳定以及胎儿的发育。
怀孕后避免重体力活动和提重物,以免过度负重导致流产或早产。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必要时孕早期注意保胎。
孕早期、孕晚期禁止性生活,以防引起感染和诱发子宫收缩,出现流产或早产的征兆。
孕期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判断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
手术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
定期复查产科超声。
密切观察胎心胎动。
注意观察有无分泌物异常、腹痛等情况。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女性激素异常有密切关系,因此平时要注意三餐规律,不盲目进补,不要吃太多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避免长期使用雌孕激素类药物或保健品,以防营养过剩,出现子宫肌瘤。
高危人群需定期做超声检查。
避免长期接触雌孕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
合理饮食,少吃高胆固醇、脂肪类食物。
4567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306.
[2]]蓝夏,吴丹燕,陈海霞.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3):142-144.
[3]刘娜,王硕.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0,8(01):42-4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