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肠杆菌感染是由聚团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聚团肠杆菌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如早产儿和新生儿等人群。患者常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乏力、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临床通常会进行血常规、细菌培养、X线检查等,明确病情。治疗首选抗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集聚肠杆菌感染是一种细菌机会性感染疾病,患者常因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感染,在免疫力低下者、新生儿、早产儿等人群中好发。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导致易感人群的体质改变,也会诱发感染。
集聚肠杆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感染,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移位至肠外某一部位,若有合适的条件,如接受某种呼吸辅助装置或宿主自身的免疫受损,或其胃腔pH值升高,肠腔内细菌有机会移位到下呼吸道或其他部位,就可引发感染。
集聚肠杆菌感染亦有外源性感染因素,如从静脉输入聚团肠杆菌污染的液体后发生原发性菌血症,医用水被污染后,如用它清洗医疗器械或配制口服液后亦可发生感染,多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儿科病房等处。
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长期应用,是发生集聚肠杆菌感染的重要诱因。
集聚肠杆菌感染在我国的患病率尚不清晰,常发生在新生儿、早产儿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无性别差别,无季节和地区差别。
集聚肠杆菌感染易感者以中性粒细胞缺乏者、癌症患者居多。
特别是接受泌尿生殖系统手术者,易罹患本病。
长期住院患者暴露在肠杆菌环境的机会多,加之患者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感染本病者亦不少见。
集聚肠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如早产儿和新生儿等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较低,身体各器官功能不够成熟,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患本病。
集聚肠杆菌感染的症状较为多样,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厌食、全身无力、头昏、头痛等症状,当治疗不及时或患者基础性疾病影响较大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引起其他系统感染,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
患者会出现不自觉发抖、感到寒冷的症状,害怕风吹。
患者会出现39℃以上的高热,是典型症状之一。
多数患者会感觉到头部昏沉,伴随全身的乏力,疲惫感。
患者可出现水样大便的症状,一日内多次排便。
多在进食后发生,感到胃部不适,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
对于正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初始不会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集聚肠杆菌感染严重患者,可能累及主要脏器,包括心脏、肝脏等,从而导致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不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集聚肠杆菌感染患者出现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症状时,需要前往医院就诊,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凝集试验等检查确诊,同时还需要与克雷伯菌感染、产气肠杆菌感染、阴沟肠杆菌感染进行就鉴别。
当患者出现畏寒、厌食、头痛、呕吐、乏力等症状时需要注意,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当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休克、意识不清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或者消化内科就诊。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时,需要到急诊科就诊。
是否出现头痛、畏寒、乏力、呕吐、厌食等情况?
出现的最早症状是什么?持续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近期有过手术、烧伤、输血等情况吗?
院外是否对症服用过药物?
了解患者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情况,约1/4患者并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通过细菌培养可鉴定出是否存在集聚肠杆菌,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对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异常改变。
由于集聚肠杆菌与伤寒杆菌“O”有交叉抗原性,部分患者血清伤寒凝集试验可为阳性。
患者出现寒战、高热、头昏、头痛、畏寒伴有全身乏力、厌食、腹泻、呕吐等症状,细菌培养出现集聚肠杆菌,可确诊集聚肠杆菌感染。
该疾病需要与克雷伯菌感染、产气肠杆菌感染、阴沟肠杆菌感染进行鉴别,它们之间的症状相似,主要通过细菌培养,观察是否有成团泛菌进行鉴别。
集聚肠杆菌感染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用抗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随时注意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当发现患者出现耐药性时,需要及时根据相关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改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
对于集聚肠杆菌感染,主要是抗菌治疗,集聚肠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较为敏感。可单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首选),亦可选第三代头孢菌素与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磷霉素联用。对应用过广谱头孢菌素的患者,如发生集聚肠杆菌感染,大多为耐多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菌株所致,在选用抗菌药物时需要特别注意。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集聚肠杆菌感染后,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一般都能够得到治愈,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但是,当患者基础疾病出现加重,感染又引起并发症时,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生理功能受限的情况。
集聚肠杆菌感染经过积极治疗,一般能够治愈。
集聚肠杆菌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抗菌药物作用有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是如果延误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正规、有效的治疗,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出现死亡。
患者根据医嘱定期复诊,通过血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体内是否有细菌残留。
集聚肠杆菌感染的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进食蔬菜、水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充足维生素。
清淡饮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肠道吸收。
适当进食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肉等,促进机体的快速恢复。
忌食辛辣、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肥肉、年糕、粽子等。
戒烟、戒酒。
集聚肠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以用药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为主,患者应在保证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劳逸结合,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出现不适反应时及时与医生沟通。
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症状的恢复情况,出现加重的情况及时就医。
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一定避免饮酒,包括白酒、啤酒、药酒甚至藿香正气水,以免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集聚肠杆菌感染的预防,主要是避免院内感染,增强好发人群的免疫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益处。
日常注意保证充足的营养,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集聚肠杆菌的感染几率。
4928点赞
[1]王宇明,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58.
[2]孙中举,孙自镛,徐英春.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2,12(3):167-17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