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主要分布但不局限在颈部、肩部、肩背部,多由长时间低头劳作等固定限制颈椎活动引起的劳伤导致。症状时轻时重,发作规律不稳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由于该病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重在预防。此病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通常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颈肩综合征可多由长时间低头劳作等固定限制颈椎活动引起的劳损导致,长期处于寒冷潮湿或心情压抑等因素的情况下会加重该疾病。该疾病一般不会传染,好发于长期低头工作者、精神压力大者或携带遗传基因者。
本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因长时间案头工作,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或肩部持续性负重,形成慢性劳损、肌肉紧张,引起颈肩综合征。
曾经发生的急性颈项部软组织创伤,未经及时正确治疗,转化为慢性创伤性炎症,或者外伤可直接损伤颈肩部,压迫神经或肌肉,导致颈肩综合征。
寒冷和潮湿因素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和代谢,因此本病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
如抑郁、强迫症、慢性焦虑状态亦对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颈椎可出现退行性病变,若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可导致颈肩综合征出现,患者年龄越高,症状越严重。
若经常出现咽喉部的急慢性感染,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进行扩散,最终导致诱发颈肩综合征。
颈肩综合征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目前暂无此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长时间低头劳作等固定限制颈椎活动者,需要长期低头学习或工作的人容易引起颈肩部肌肉紧张。
长期姿势不当者,长期坐姿或睡姿不正确会引起颈肩部的长期不正常姿势。
家族颈椎病者,此类人群可能携带于颈椎病有关的相关基因,易患该病。
颈肩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就是颈部、肩部、肩背部疼痛、酸胀以及活动受限。根据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伴随症状均不相同。疾病后期还可出现功能障碍、颈椎间盘突出症等并发症。
早期长时间颈部劳累后会出现颈肩部疼痛、酸胀发硬,休息后可缓解甚至消失。
也就是中期,颈肩部僵硬、肌肉痉挛,酸麻胀疼扩散至上肢,开始出现颈椎退行性变。
后期,颈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神经,之前的症状均加重,活动严重受限,可能出现较严重头晕、耳鸣等情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颈肩综合征的同时,还可伴有皮肤潮红或苍白、手部肿胀等。
颈肩背部的疼痛、僵硬导致部位活动受限,一些行为受限或无法完成,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
该病中期通常会出现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临床上常可遇到突发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中后期的颈椎退行性变会出现椎间盘突出,继而压迫周围神经。
出现颈肩综合征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MRI等,以明确诊断。此外,颈肩综合征需要与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相鉴别。
发生颈肩部疼痛、酸胀发硬,呈间歇性的体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伴有局部压痛,或者疼痛呈放射状扩散至肩背部,甚至上肢,以及伴有上肢麻木等其他症状,高度怀疑颈肩综合征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颈肩综合征的患者,若见头晕、耳鸣、功能障碍应立即就医。
出现症状后,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或普外科就诊。
若患者只有疼痛的症状也可以考虑去疼痛科。
出现疼痛多长时间了?
疼痛的具体性质?持续性还是间歇性?
除此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疼痛之前是否受过外伤?
是否有其他病史,颈椎病或肩周炎等?
从事什么工作?
可发现颈肩背部的脊柱弯曲度、活动度的改变及有无急性、压痛和叩痛等症状,可进行Jackson压头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前屈旋颈试验。
可观察颈椎具体改变,辅助评估颈肩损伤程度。一般会显示椎间盘变性、椎间盘向后突出、黄韧带增厚、椎间隙狭窄、椎管变形狭窄等,但椎管的狭窄程度与颈肩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
检查颈椎弯曲度改变、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增生等。
可观察并记录肌肉在静止、主动收缩以及刺激周围神经时的电活动,对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作用。
患者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出现颈肩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如肩关节酸痛、胀痛;功能障碍,影响外展、后伸、内收、上举等功能。
椎间孔压痛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X线检查,拍片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或有肩关节骨质疏松、钙化。
有肩部疼痛,不影响颈部,但不伴有神经根性放射性症状,其他检查包括X线、臂丛牵拉试验均无阳性体征,此为鉴别点。
胸廓出口综合征和颈肩综合征均伴有锁骨下动脉受压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假性心绞痛。颈肩综合征患者疼痛不累及胸部,不会出现假性心绞痛的症状,可明显鉴别。
颈肩综合征的治疗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针对病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由于多发于长时间颈部劳累的人,病程长,应对患者心理状况予以关注。
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以迅速缓解疼痛,且用于镇痛时剂量较小,不会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布洛芬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B1和甲钴胺具有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若颈神经压迫严重,可采取手术方式减轻,主要为神经松解术。该手术是将神经从周围的瘢痕组织中松解出来,使得神经免受周围组织的压迫。但身体状况不好,或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进行手术。
颈肩综合征是一个发展十分漫长的症状,可以采取针灸、推拿等手法进行辅助治疗,以减轻症状,通常一周2~3次为最佳。此外,患者平时自己也可以简单按摩缓解症状。
电刺激可以促进受损神经修复与再生,改善神经营养状况,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颈肩综合征的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颈肩痛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一般无后遗症。
大部分患者能治愈,久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较顽固。
颈肩综合征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颈肩综合征患者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习惯及工作中避免过度颈肩部活动,尤其术后患者更甚。注意观察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变化,神经手术者肌电图复查神经。
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
改善工作姿势,不可长时间工作,可工作1小时休息5分钟。
注意保暖,否则颈肩部疼痛虽然经过治疗可以缓解,但也可反复发作。
术后患者手术部位不可沾水,防止感染。早期可适当活动关节,也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进行按摩,缓解疼痛、疲劳,但出院后不可进行剧烈或大幅度运动。
注意观察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观察是否有新症状出现。
服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时注意要在饭后30min内服用,以免对胃过于刺激。此外,患者需注意,症状缓解也要避免久坐。
颈肩综合征的病因较为明确,可针对可避免的病因,进行有效预防,如生活中注意颈肩保暖,避免长时间低头等措施,均可积极预防此病,
保持正确的站姿、坐姿。
避免长期从事颈肩部劳动,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隔一段时间应进行放松,也可适当按摩缓解疲劳。
注意颈肩部防寒保暖,夏天在空调房可加件衣服或使用披肩保暖。
适当进行锻炼,如去公园晨练、打太极等可以增加颈部活动度,缓解疲劳、疼痛。
4432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9-710.
[2]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0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