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前后壁膨出属于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种,是指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因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从而引起阴道前后壁向阴道口外突出的疾病。膀胱及其紧连的阴道前壁上2~3段向下膨出成为膀胱膨出;支持尿道的膀胱宫颈筋膜前段损伤形成尿道膨出;直肠阴道间的筋膜和耻骨尾骨肌损伤撕裂,致使直肠前壁向阴道后壁膨出成为直肠膨出。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重度膨出患者表现为阴道内有肿物脱出,常伴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尿失禁、便秘等症状。该病的治疗与否取决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疗效好,少数可复发。
阴道前后壁膨出分为阴道前壁膨出和阴道后壁膨出。
即阴道前壁脱垂,包括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阴道内2/3膀胱区域脱出称之膀胱膨出。若支持尿道的膀胱宫颈筋膜受损严重,尿道紧连的阴道前壁下1/3以尿道口为支点向下膨出,称尿道膨出。
又称为直肠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常伴随子宫直肠陷凹疝,如内容为肠管,称之为肠疝。
阴道前后壁膨出的主要病因为妊娠、分娩、衰老、腹压增加等,好发于产后女性和中老年女性,经阴道分娩次数较多、分娩年龄过小、行子宫切除术后、骨盆区域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骨盆骨折等因素都可能会诱发本病。
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而被削弱其支撑力量。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使膀胱底部失去支持力而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出现的支持结构的萎缩,在盆底松弛的发生或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便秘、排便用力均可导致或加重直肠膨出。
慢性咳嗽、腹腔积液、腹型肥胖、持续负重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可致腹压增加导致阴道前后壁膨出。
包括没有充分纠正手术时所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的缺损。
经阴道分娩次数较多、分娩年龄过小是诱发本病的一大因素。
子宫切除术:可能会导致骨盆底支撑力下降,从而导致阴道前后壁膨出。
骨盆区域进行手术或放射治疗者,阴道前后壁膨出的发病风险增加。
骨盆骨折,也容易导致阴道前后壁膨出。
产后女性阴道壁膨出的发生率高达40%。人口统计学研究显示,30%~40%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40岁以上女性中患有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达50%,其中11%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产后女性阴道前后壁膨出发生率高达40%。
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支持结构出现萎缩,易导致阴道前后壁膨出。
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重度膨出患者表现为阴道内有肿物脱出,可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阴道前壁膨出常伴尿频、排尿困难等;阴道后壁膨出者往往有便秘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并发压力性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溃疡、出血等疾病。
轻者无症状。
阴道肿物脱出:重者自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伴腰酸、下坠感。阴道脱出肿物在休息时小,站立过久或活动过度时增大。
尿频、尿急、尿失禁:难于排空小便,膀胱内有残余尿存在,易发生膀胱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重度膀胱膨出多伴有尿道膨出,此时常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如膀胱膨出加重,可导致排尿困难,需用手将阴道前壁向上抬起方能排尿。
阴道后壁黏膜在阴道口刚能看到者,多无不适。
阴道后壁明显凸出于阴道口外者,有外阴摩擦异物感,部分患者有下坠感、腰酸痛。
膨出重者出现排便困难,需下压阴道后壁方能排便。
膀胱膨出与尿道间的角度消失,尿道因肌紧张力松弛而失去正常括约功能。表现为咳嗽、大笑或用力时,有少量尿液溢出。
如果同时伴有子宫脱垂,则膀胱位置低于尿道水平,膀胱与尿道呈锐角屈曲而发生尿瀦留,此时极易引起尿路感染,患者有尿频、尿急现象。若输尿管变成屈曲状而妨碍尿液流通时,则会发生输尿管积液及肾盂积液,或继发感染,严重者可使肾脏受到损害。
膨出的阴道前后壁长期与衣裤摩擦,可致阴道壁发生溃疡和出血。
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若出现明显症状。如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尿频、便秘等,应及时就医。自觉阴道肿物者,也应及时到妇科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尿动力学检查、肛门括约肌功能检查等结合临床表现可对阴道前后壁膨出做出诊断,要注意与阴道壁肿物、子宫黏膜下肌瘤、尿道旁腺炎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自觉阴道肿物,应及时就医。
出现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需及时就医。
若有尿频、排尿困难、便秘等症状,及时就医。
脱出物有溃疡、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于妇科就诊。
目前有什么症状,症状出现的时间?
生过几个孩子,性生活情况如何?
有没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
有没有便秘、排便困难等?
有没有在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
嘱患者在膀胱充盈时咳嗽,观察有无溢尿情况。
观察有无溃疡存在及其部位、大小、深浅、有无感染等。
嘱患者向下屏气,判断脱垂的最重程度,并予以分度:Ⅰ度是阴道前壁形成球状物,向下突出,前壁或后壁达处女膜缘,但仍在阴道内;Ⅱ度是阴道前壁展平或消失,部分阴道前壁或后壁突出于阴道口外;Ⅲ度是阴道前壁或后壁全部突出于阴道口外。
盆底肌肉组织检查:了解肛提肌的能力。
窥器检查:应用单叶窥器可辅助阴道全面检查,压住阴道前壁时嘱患者向下用力,可显示肠疝和直肠膨出。
判断患者有无泌尿系感染。
有尿失禁症状者,需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大便失禁患者,肛门指诊时应注意检查肛门括约肌功能。
可行B超检查了解尿潴留量,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价张力性尿失禁程度。
根据病史及检查所见,容易确诊。
有过生产史或盆底组织受过创伤。
腹压增加时可出现漏尿。
嘱患者向下用力屏气时,可见肿物脱出。
综上所述,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及生产史、盆底组织创伤史、腹压增加时漏尿、用力屏气时肿物脱出等表现可以对阴道前后壁膨出做出诊断。
阴道壁肿物在阴道壁内,固定、边界清楚。膀胱膨出时可见阴道前壁有半球形块状物膨出。柔软,指诊时可于肿块上方触及宫颈和宫体,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宫颈口见红色、质硬的肿块,表面找不到官颈口,但在其周围或一侧可扪及被扩张变薄的宫颈边缘,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可有尿频、尿急症状,阴道肿块在阴道壁内,固定、边界不清楚,尿道口可挤出脓液,可由此进行鉴别。
亦可表现为阴道内块状物脱出,需进行鉴别。阴道壁脱垂患者仅有阴道壁脱出而无子宫脱出。
阴道后壁脱垂(重度)需与直肠疝相鉴别,直肠疝患者脱出物内有肠组织。
阴道前后壁膨出属于短期治疗,可以应用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进行治疗,或使用子宫托,还可以选择阴道封闭术、盆底重建术等手术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剂。还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可增加盆底肌肉群的张力。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适用于Ⅰ度和Ⅱ度的阴道壁脱垂者。也可作为重度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方法。嘱咐患者行收缩肛门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3秒以上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子宫托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有支撑型和填充型。适用于患者全身状况不适宜做手术;妊娠期和产后;膨出面溃疡手术前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子宫托也可能造成阴道刺激和溃疡。子宫托应间断性地取出、清洗并重新放置,否则会出现包括瘘的形成、嵌顿、出血和感染等后果。
绝经后阴道黏膜萎缩者建议术后开始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剂,每周2次,用药至少半年以上。
阴道封闭术:分为阴道半封闭术和阴道全封闭术。该手术将阴道前后壁分别剥离长方形黏膜面,然后将阴道前后壁剥离创面相对缝合以部分或完全封闭阴道。术后失去性交功能,故仅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
盆底重建术:主要针对中盆腔的建设,通过吊带、网片和缝线把阴道穹隆组织或宫骶韧带悬吊固定于骶骨前、骶棘韧带,也可行自身宫骶韧带缩短缝合术,子宫可以切除或保留。手术可经阴道或经腹腔镜或开腹完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子宫/阴道骶前固定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和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
术后3个月内避免增加腹压及负重。禁性生活3个月,或者确认阴道黏膜修复完好为止。
补中益气汤(丸)等有促进盆底肌张力恢复、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
行为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戒烟、减少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避免或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
阴道前后壁膨出一般可以治愈,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但部分患者存在治愈后复发的可能性,还有部分患者在治疗选用阴道封闭术后,可能会失去性交功能。为了防止复发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建议患者终身随访。
阴道前后壁膨出可以治愈,但有复发可能。
阴道前后壁膨出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经过阴道封闭术治疗后,失去性交功能。
阴道前后壁膨出经手术治疗者,术后建议规律随访终生,及时发现复发、处理手术并发症。
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应进食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膳食,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便秘患者应多吃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多吃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膳食。
便秘患者多吃易消化、易吸收、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如麦麸、玉米、糙米、燕麦、芹菜等。
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便秘和延缓疾病恢复。
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在手术之后接受综合性的优质护理,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避免长期负重,如重体力劳动、提重物等。
超重或肥胖患者,应注意减轻体重。多进行户外活动与锻炼,加强全身肌肉及盆底支持组织的弹力。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注意脱出物的及时还纳,避免接触摩擦导致的感染、破溃等。
注意休息:卧床休息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抬高二块砖的高度。
合理饮食:适当多进食有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膳食,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
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有效的Kegel运动。
注意有无肿物脱出阴道口外,一旦发现。及时还纳,及时就医。注意脱出物有无溃疡、出血等。
避免长时间站立、下蹲动作,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方式。
避免抬举重物,尽量控制咳嗽。如果必须抬重物的话,采用正确的身体姿势,用双腿替代腰部,应弯曲膝盖、背部挺直。
产后妇女阴道前后壁膨出的发生率高达40%,故生产后的妇女因注意盆底功能的锻炼和恢复。生产过程中应预防产伤。绝经妇女应积极锻炼身体,以增加盆腔肌群功能。控制体重,尽量少提重物。
产后妇女或绝经后的妇女若在咳嗽、提重物时,出现漏尿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控制体重、尽量少提重物。
积极治疗慢行疾病,如便秘、支气管扩张、腹水等。
随着年龄增长,重视盆底功能的状态并进行有效锻炼。
怀孕期间,合理控制体重,适当运动,避免巨大胎儿、难产等问题。
选择合适的生产年龄,控制生产次数,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产钳助产。
产后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运动,产后42天到医院进行盆底肌的检查及必要的治疗。
哺乳期不应超过两年以免子宫及其支持组织萎缩。
4936点赞
[1]谢幸.妇产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79-284.
[2]严滨.妇产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355-357.
[3]华克勤,丰有吉.实用妇产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643-644.
[4]徐丽.妇产科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258-259.
[5]张应丽.实用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护理[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