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髋关节、膝关节,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经多种途径进入关节。该病的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全身表现有寒战高热等,浅表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深部关节红肿热痛不明显,可有形态异常,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可通过使用抗生素、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关节镜治疗等方法治疗疾病。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关节内化脓性感染,致病菌最常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可经过多重途径进入关节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占85%左右,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肺炎球菌、肠道杆菌等。
细菌进入的途径主要是身体内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内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关节内;邻近关节附近化脓性病灶直接蔓延至关节腔内,如股骨头或髂骨骨髓炎蔓延至髋关节;开放性关节损伤发生感染;以及关节手术后感染和关节内注射药物后发生感染。
患儿患病年龄约半数在2~3岁,2岁以下占30%。化脓性关节炎可以累及膝、髋、肩、肘和腕关节,好发于髋关节和膝关节,以单侧多见,也可以双侧。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免疫低下儿童。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因受累关节位置、深浅不一而有所不同,可有全身寒战、高热、关节红肿热痛等表现,还可出现谵妄、昏迷,严重时会出现股骨头坏死、化脓性骨髓炎、病理性脱位等并发症。
本病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等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甚至出现谵妄与昏迷。病变关节迅速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浅表的关节、如膝关节、肘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关节常处于半屈曲位,使关节腔内的容量最大,关节囊较松弛以减少疼痛;深部的关节因有厚实的肌肉,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关节往往处于屈曲、外旋、外展位。患儿因剧痛往往不停哭闹、拒绝做任何检查,关节腔内积液在膝部最为明显,可见膝部有突出,为髌上囊隆起。浮髌试验可为阳性,张力高时髌上囊非常结实,因疼痛和张力过高有时难以作浮髌试验。
病变关节关节腔内渗出液体增多,导致关节腔内液体压力增高,影响周围血运,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关节腔形成脓肿后,若向邻近组织扩散,脓液蔓延至邻近骨质时,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
病变关节长期的屈曲挛缩畸形、关节囊的破坏松弛及肌肉痉挛,可引起病理性脱位,导致关节畸形。
关节受累后病变逐渐侵入关节软骨及骨质,导致关节粘连及,关节活动受限,随着疾病进展关节可形成骨性强直。
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当儿童出现全身症状以及局部关节的红肿热痛等表现,且伴有外伤史时,建议尽快前往小儿骨科门诊就诊,通过血常规、X线、血培养、浮髌试验等检查可对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做出诊断,但要注意需要与化脓性关节炎、关节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患儿出现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寒战、高热、谵妄、昏迷等严重的全身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到小儿骨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关节红、肿、热、痛)
发病在什么部位?
有无外伤史?抵抗力是否低下?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外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增高,多量中性多核白细胞。血沉增快。
早期只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的阴影,膝部侧位片可见明显的髌上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出现骨骼改变的第一个征象为骨质疏松;接着因关节软骨破坏而出现关节间隙进行性变窄;软骨下骨质破坏使骨面毛糙,并有虫蚀状骨质改变。一旦出现骨质破坏,进展迅速,并有骨质增生,使病灶周围骨质变为浓白,至后期可出现关节挛缩畸形,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有骨小梁通过,成为骨性强直。
寒战期抽血培养可检出病原菌,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占85%左右,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肺炎球菌、肠道杆菌等。
浮髌试验阳性,但是因患儿疼痛依从性不高有时难以做浮髌试验。
关节穿刺出关节液培养,关节液外观可为浆液性,纤维蛋白性,脓性,镜检可见多量红细胞,或者涂片作革兰染色,可见成堆阳性球菌。
对软组织和积液敏感,可早期发现关节腔渗液。
根据全身和局部症状和体征,如全身寒战高热,浅表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深部关节形态异常,浮髌试验可为阳性,严重者谵妄、昏迷,一般不难诊断。关节穿刺和关节液检查进行细菌培养发现致病菌,一般可明确诊断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结核起病缓慢,一般为低热,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急性炎症不明显,X线检查早期无明显变化,周围血象正常,血沉高,穿刺液检查可找到抗酸杆菌。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多为高热,急性炎症明显,周围血象高,穿刺液检查可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风湿性关节炎起病急,多为高热,全身大关节都可发病,有急性炎症表现,伴心脏病,穿刺液检查为清亮液体。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不伴心脏病,穿刺液检查可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创伤性关节炎起病缓慢,无发热,好发于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无炎症表现,周围血象不高,血沉正常,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窄、骨硬化。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多为高热,急性炎症明显,周围血象高,穿刺液检查可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痛风发病急,常在夜间发作,关节红肿明显,周围血象高,血尿酸增高,血沉高,X线早期无变化。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急性炎症明显,周围血象高,穿刺液检查可找到革兰阳性球菌。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应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还可对于高热进行降温、补液、补充热量,贫血患者需及时输血,部分患者还可以做关节穿刺、关节镜治疗,同时还可以采取关节腔持续性灌洗、关节切开引流、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高热时降温、补液、补充热量;贫血患者可隔1~2天输少量血液。
怀疑本病立即开始足量抗生素治疗,可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如氯唑西林、双氯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发病5天之内使用往往可以控制炎症,而在5天后使用或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时,都会影响疗效。因为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要联合用抗生素,一种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另一种为广谱抗生素。药敏试验之后根据结果用药。
适用于表浅的大关节,如在膝关节的两侧穿刺,经穿刺套管插入两根塑料管或硅胶管留在关节腔内。退出套管,用缝线固定两根管子在穿刺孔皮缘以防脱落,或在关节镜灌洗后在关节内置放两根管子,一根为灌注管,另一根为引流管,每日经灌注管滴入抗生素溶液2000~3000毫升,带引流液转清,经培养无菌生长后可停止灌洗。
适用于较深的大关节,穿刺插管难以成功的部位,如髋关节。应该及时做切开引流术,切开关节囊,放出关节内液体,用盐水冲洗后,在关节腔内留置两根管子后闭合切口,后行关节腔持续灌洗。
化脓性关节炎晚期髋关节强直者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每天做一次关节穿刺,抽出关节液后注入抗生素。如果抽出液逐渐变清,而局部症状和体征缓解,说明治疗有效,可以继续使用,直至关节积液消失,体温正常,如果抽出液性质变得更为混浊,甚至成为脓性,说明治疗无效,应改为灌洗或切开引流。
对膝关节化脓性炎症或股骨下端慢性骨髓炎,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可引流脓性关节液,彻底切除病变滑膜,直视下摘除死骨,清除窦道,并置管,持续灌洗,完成后在关节腔内放置敏感的抗生素,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关节黏连少,可多次手术的优势。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且不影响自然寿命,预后较好,如治疗不及时,则可引起关节广泛破坏,形成畸形,甚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通过及时治疗可治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如治疗不及时,不恰当,则可引起关节广泛破坏,形成畸形,甚至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复诊,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疾病恢复情况。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要注意遵医嘱用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注意防止关节粘连,做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保持乐观的情绪。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
保证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为防止关节内粘连,尽可能保留关节功能,可做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在对病变关节进行局部治疗后,即可将肢体置于上肢或下肢功能锻炼器上,做24小时持续性被动运动,开始时有疼痛感,很快便会适应。至急性炎症消退时,一般3周后即可鼓励病人作主动锻炼,没有下肢或上肢功能锻炼器时,应适当固定局部,石膏托固定及皮肤牵引以防止或纠正关节挛缩,3周后开始锻炼,但关节功能恢复往往不是很满意。
家属注意监测患儿局部炎症情况,活动不宜过早或过于频繁,以免炎症扩散及复发。
对于关节畸形,肢体行动受限者,可以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少关节负重,可以减轻关节疼痛。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主要是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关节腔内引起感染,因此该病的预防主要是要预防感染,与孩子一起活动时应注意防护,对于日常中出现的关节损害需及时处理。
平时和孩子一起活动或运动时注意防护,防止尖锐物品对关节的直接穿刺损伤。
发现关节周围有皮肤破损等外伤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严格护理,防止感染加重扩散至关节腔。
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疾病,防止细菌传播至关节腔。
4528点赞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49-1252.
[2]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46-75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