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由细菌感染膀胱引起,根据起病特点分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一般由大肠杆菌引起,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主要是由非特异性感染引起。女性多为上行感染,男性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结石、上尿路感染等。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可有肉眼血尿、下腹部疼痛、会阴部不适、排尿困难、腰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尿路狭窄、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下降、生殖器感染等。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起病较急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呈持续性或反复性膀胱刺激症状,常为继发感染,多并发与其他疾病引起,也可因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未涉地治疗或多次发生再感染儿转变为慢性膀胱炎。
细菌性膀胱炎多由大肠埃希菌引起,但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的病因不尽相同,细菌性膀胱炎可通过性交传染。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已婚女性、男性前列腺增生者、尿路梗阻者、不注意个人卫生者、饮水少者、压力大者。细菌性膀胱炎易发生于性交后、激素变化、阴道内使用杀精子药以及尿道、妇科器械检查后。
膀胱内在因素,如膀胱内有结石、异物、肿瘤和留置导尿管等,破坏了膀胱黏膜防御能力,有利于细菌的侵犯。
膀胱颈部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碍,失去了尿液冲洗作用,残余尿则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如神经系统疾病或盆腔广泛手术(子宫或直肠切除术)后,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造成排尿困难而引起感染。
男性前列腺精囊炎、女性尿道旁腺炎等生殖器感染也可引起膀胱炎。
尿道狭窄、膀胱颈梗阻、尿道膀胱结石、异物、肿瘤,以上因素会引起尿路梗阻、排尿不畅,导致膀胱残余尿增多,从而引起炎症反正。
前庭大腺脓肿、处女膜伞、尿道口处女膜融合等,见于女性,由生殖器炎症引起膀胱炎。
包皮炎、前列腺精囊炎,见于男性,由生殖器炎症引起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未彻底治疗或多次发生再感染而转变为慢性膀胱炎。
性交时摩擦损伤尿道,尿道远端1/3处的细菌易被挤入膀胱。
性激素变化引起阴道和尿道黏膜防御机制障碍而导致膀胱炎。
阴道内使用杀精子药会改变阴道内环境,致使细菌易与生长繁殖,成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
应用器械检查或治疗时,细菌可随之进入膀胱。
细菌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占尿路感染的60%以上。女性尿路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未婚女性发病率约1%~3%,已婚妇女发病率约5%,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高达10%~20%。
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传播,因此在细菌性膀胱炎未治愈之前最好减少性交频率或不进行性交。
中老年女性的细菌性膀胱炎起病较隐匿,常无症状。
已婚女性的细菌性膀胱炎多与性生活、月经、妊娠、应用杀精子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
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尿路梗阻,膀胱残余尿增多,从而引起细菌性膀胱炎。
尿路梗阻者膀胱残余尿增多,从而引起细菌性膀胱炎。
会阴部不洁为细菌提供了生存环境,不仅可以引起细菌性膀胱炎,也可以引起生殖器炎症,从而导致细菌性膀胱炎。
饮水少者排尿少、久坐等因素,为细菌的定植和繁殖提供了机会。
精神压力大者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该疾病。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可有肉眼血尿、下腹部疼痛、会阴部不适、排尿困难、腰痛、发热等症状。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与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相似,但程度较轻,通常无明显体征但呈持续性、反复性的膀胱刺激征,病程长。细菌性膀胱炎可并发尿路狭窄、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下降、生殖器感染等。
排尿频繁,有排尿不净感,尿频严重时类似尿失禁。
患者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难以控制。
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疼痛多出现在排尿终末,痛感在会阴部或耻骨上区。
极度尿频和尿痛的患者,伴有膀胱尿道的痉挛,引起不适。
下腹部疼痛可由膀胱尿道痉挛引起,也可由尿痛引起。
约有30%的患者可出现血尿。
排尿困难症状不仅可由细菌性膀胱炎引起,也可由引起细菌性膀胱炎的其他疾病引起。
部分患者尿痛症状也可向股部、腰骶部放射。
少数患者出现发热,但体温常不超过38℃。
若炎症持续存在,造成尿道组织瘢痕形成,会引起尿道狭窄,引起排尿时不通畅。
细菌逆行到达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寒战、腰背部疼痛等,体温多在38℃以上。
严重者会损害肾脏的肾小球,引起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病情反复,会使膀胱肌肉失去伸缩能力,膀胱内容量降低,进而使肾功能下降。
膀胱炎会威胁到生殖器,导致生殖器感染,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热感、分泌物异常等。
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发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男性出现性功能减退,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异常时也需要引起重视,需要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中段尿液常规检查、尿液涂片、尿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腹部超声、X线腹平片等检查帮助确诊。另外,细菌性膀胱炎需要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膀胱炎、嗜酸性膀胱炎等鉴别。
当普通人群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血尿、排尿困难、腰痛、发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当男性出现性功能减退时需要去医院就诊。
当女性出现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异常时,需至医院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也可至肾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需要至肾内科就诊。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
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血尿、发热、畏寒、寒战、腰痛等)
是否曾就医过?治疗过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有无肾区叩击痛,除此之外也需要注意男科或妇科检查。
主要用于明确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和脓细胞,可以用于鉴别诊断。
尿液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初步明确细菌性质,也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做尿液细菌培养明确细菌性质。
药敏试验可以选择细菌敏感药物,有助于治疗。
直肠指检可协助判断患者是否有前列腺肥大等疾病。
协助诊断是否有妇科疾病。
可协助诊断有无尿路梗阻。
可协助诊断有无尿路结石。
典型的尿路感染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部疼痛等。
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及X线腹平片检查,可发现有尿路梗阻、肿瘤、畸形等。
中段尿常规检查显示尿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
尿液涂片革兰染色显示为革兰氏阴性菌居多,细菌培养阳性。
急性肾盂肾炎除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有畏寒、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和肾区叩击痛。少数女性患者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时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因感染上行致急性肾盂肾炎,但成年人比较少见。
间质性膀胱炎尿液清晰,极少部分患者有少量脓细胞,无细菌。膀胱充盈时有剧痛,胆碱能抑制药、解痉药、肌松药治疗后症状缓解,尿培养阴性。
临床表现与一般膀胱炎相似,但嗜酸性膀胱炎患者尿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并大量浸润膀胱黏膜。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明确病因和诱因的可以消除致病因素,避免诱发因素,治疗周期一般为3~14天,反复发作者可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寻找病因,对于可以去除的病因需要及时去除。同时避免诱发因素。
发热者给予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碳酸氢钠片可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
如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为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有效。
如阿莫西林,半合成青霉素可杀死革兰氏阴性菌,但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
氧氟沙星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泌尿道感染。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可进行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减轻症状。
大多数情况下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易复发,病情反复,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下降,出现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均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后3~5天复诊一次,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10~14天复诊一次。
大多数情况下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可以治愈,但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易复发,病情反复。
细菌性膀胱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可能会引起肾功能下降。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后3~5天复诊一次;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10~14天复诊一次,若尿常规阴性,可调整药物治疗,继续服用1~2周后再次复查,若仍为阴性可停药。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要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戒烟、戒酒,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多饮水,多排尿,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戒烟、戒酒,减少烟草及酒精的伤害。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葱、大蒜等,避免症状加重。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不穿过紧衣物。治疗后要注意观察症状是否缓解,性交前后注意清洗生殖器以及排尿,减少细菌感染机会。
如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
注意个人卫生,不穿过紧衣物,穿棉质内裤。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治疗后注意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症状未缓解或者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必要时复查药敏试验,给予敏感药物治疗。
性交前后注意清洗生殖器,性交后及次日可用力排尿,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必要时可于性交前服用抗菌药物预防。
细菌性膀胱炎患者患病期间应减少性交次数,或做好防护,以免交叉感染。
细菌性膀胱炎是可防、可治的疾病,对于病因明确、有原发疾病的患者,可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病因,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个人体质,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对初次发生外细菌性膀胱炎患者应彻底治疗,检査有无其他疾病引起细菌性膀胱炎,及时发现并治疗。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葱、大蒜等。
多饮水,多排尿,不憋尿,不久坐,减少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的机会。
戒烟、戒酒。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换内裤,不穿过紧衣物,穿棉质内裤。
性交前后注意清洗生殖器,性交后及次日可用力排尿,减少细菌感染机会。
女性排尿后要注意从前往后擦拭,避免肛门等处细菌进入阴道和尿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方面。一旦感染,在发热、尿化验异常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就要参加适度的体力活动,避免体质虚弱,迁延不愈。活动的方式可因人而异,但不能过于疲劳。
4015点赞
[1]乔良伟主编.泌尿外科诊断与治疗精要[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515.
[2]张海洋,金讯波.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7:3-5.
[3]MirzaeiM,DaneshpajoohA,FarsinezhadA,etal.TheTherapeuticEffectofIntravesicalInstillationofPlateletRichPlasmaonRecurrentBacterialCystitisinWomen:ARandomizedClinicalTrial[J].UroJ.2019,16(6):609-6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