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软骨瘤是软骨瘤的常见类型,发生于骨表面、骨膜下、肌腱和韧带附着处的软骨瘤,骨膜软骨瘤为透明软骨病损,波及皮质骨,造成贝壳状病损,骨皮质内有X线透亮区,并伴有钙化,在外围常有皮质骨隆起,病损为软骨性、小叶状边缘清晰,局限于皮质骨上,从儿童到成年人均可发病,位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区域,好发于肱骨近端。主要表现为进展较缓慢的肿胀性肿块,可伴或不伴疼痛,会造成活动障碍等症状,以手术为主,预后较好。
单发性骨膜软骨瘤多位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常见于膝周和肩周骨的干骺端,临床特点为逐渐长大的硬性肿块,无自觉疼痛症状。
多发性骨膜软骨瘤系遗传疾病,它是一种骨胳发育异常,在骨胳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无痛性骨隆起。
骨膜软骨瘤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骨结构异常、外伤或炎症刺激、遗传因素,这些因素皆可导致骨膜软骨瘤,好发于儿童、有家族史者。
骨结构生长异常指的是骨骼与软组织正常的组织结构上面出现了一些异常的、区别于正常组织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是侵犯性很小的、破坏性很小或者具有一定自我限制特性的,可出现骨膜软骨瘤。
长期的外伤和炎症刺激因素,会导致骨组织病变,最后出现骨膜软骨瘤。
某些患者有骨软骨瘤遗传的家族病史,可出现骨膜软骨瘤。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骨膜软骨瘤。
骨膜软骨瘤发病率占软骨瘤1%~2%,多发性的较少见,一般骨膜软骨瘤患者年龄不超过30岁,50%的骨膜软骨瘤可见于20岁以下的病人,最小年龄为4岁,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比率为2:1。
免疫力功能低下者,对一些可导致骨膜软骨瘤的发病因素缺乏抵抗力,故易发病。
在临床病例中发现,儿童患此骨膜软骨瘤的患者居多。
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 但主要以30岁以下男性居多。
有此类疾病的家族史者,容易患骨膜软骨瘤。
长期的接受辐射的人容易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癌变,然后使人患上肿瘤。
骨膜软骨瘤的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 可表现为可触及的肿块、肿胀和疼痛, 部分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发现发病部位肿胀,当肿瘤压迫血管神经时,可出现疼痛,部分患者亦可出现关节功能障碍。
骨膜软骨瘤患者因发病部位肿胀,引起一些免疫反应会导致发热。
骨膜软骨瘤会出现发病部位的骨组织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血管等组织造成的疼痛有关。
骨膜软骨瘤患者发病部位出现与骨组织类型不同的其他团块,不属于正常骨组织。
患者患病以后会有肢体较长时间的肿胀,并且伴有中度的间歇性疼痛。
部分患者有发病部位肿胀的临床症状,是骨膜软骨瘤本身瘤体体积过大所致,压迫神经、血管。
骨膜软骨瘤的患者由于瘤体破坏骨组织造成的四肢骨组织出现短缩。
某些小腿或大腿部出现骨膜软骨瘤的患者由于患者不想负重,向一侧偏斜,出现跛行。
骨膜软骨瘤的患者应及早发现、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对症状的改善和疾病的治疗很有帮助,对于高危人群,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男性出现骨膜软骨瘤的症状时,例如疼痛、发烧、骨外团块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男性进行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骨膜软骨瘤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疼痛、发烧、骨外团块等症状,高度怀疑骨膜软骨瘤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骨膜软骨瘤的患者,若出现肢体缩短、跛行,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剧烈疼痛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疼痛科等。
最近精神状况有变化吗?
骨外团块持续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骨疼痛、发烧等)
是否并发以下疾病?(如肢体缩短、跛行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通过发病部位拍摄X片检查骨皮质外是否有肿块等,并根据临床症状进一步确诊骨膜软骨瘤。
患者可通过拍摄发病部位的CT明确骨组织旁的肿物形状、大小等,还可观察到是否压迫神经、血管,并根据临床体征,发热、发病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确诊为骨膜软骨瘤。
于发病部位骨组织处细针穿刺肿块内的组织,送去病理科做镜下检查,根据病理科的活检报告,可基本确定骨膜软骨瘤。
取患者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骨膜软骨瘤是由透明软骨小叶组成。某些骨膜软骨瘤,镜下表现为典型的内生软骨瘤所见﹐即细胞小而分散,核致密,也有一些细胞大而成丛,细胞核不典型或为双核细胞。
未成熟的软骨T1像为低信号,可以和周围软组织清晰区别,包膜表面的反应组织为无或低信号,包膜表现为与皮质相连的细黑线。T2像为高信号,说明幼稚的、未钙化的软骨含有大量水分。
成软骨细胞瘤与周围骨松质分界清楚,病灶呈蓝灰色到灰白色,有砂砾状的黄色钙化灶及坏死区,肿瘤质地橡皮样。病变中可有囊性变区,多数有出血性改变。成软骨细胞瘤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可向关节内侵犯。
可以通过活动患者的肢体和关节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活动障碍或者活动度是否受到影响。
骨膜软骨瘤的家族病史。
典型的骨膜软骨瘤的症状,发热、发病部位肿胀、疼痛等。
于发病部位骨组织处细针穿刺肿块内的组织,送去病理科做镜下检查,根据病理科的活检报告,可基本确定骨膜软骨瘤。
骨皮质旁软骨肉瘤此病为恶性肿瘤,相对症状重程短,在影像学上皮质旁软骨肉瘤常较大,多半有组织包块,穿透皮质、侵入髓腔。
骨膜软骨瘤在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轻重选择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化疗药物,根据病人的临床分类,决定疗程长短,并进行对症治疗。
患者出现发烧、骨疼痛等症状时,应进行物理降温、缓解疼痛等治疗。
如有压迫神经、血管,也应立即手术切除肿块,解除压迫,以免后期出现功能障碍。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适用于发烧的骨膜软骨瘤患者,主要起退烧,防止感染等作用,疗效较好。
此类药物主要包括乙酰水杨酸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病部位疼痛的症状,主要是止痛的作用,对骨膜软骨瘤患者疼痛这一症状的治疗效果较好。
对于某些经手术治疗后的骨膜软骨瘤患者,为预防复发需进行化疗药物治疗,以防复发。
将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后的患者患病处直接切开,通过医生直视下进行手术。
微创关节镜手术是将具有照明装置的透镜金属管通过很小的切口插入关节腔内,在监视器上可观察到结构放大的关节腔,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关节腔内的病变情况及部位,同时可以清理病损部位。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同时具有诊断和治疗两种功能。
骨膜软骨瘤患者的预后与病程长短、病情程度及治疗有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骨膜软骨瘤认识的加深,治疗药物及治疗方式不断的出现,骨膜软骨瘤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经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骨膜软骨瘤患者都能实现病情缓解或治愈。
骨膜软骨瘤患者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的现象。
骨膜软骨瘤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骨膜软骨瘤患者的饮食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为主。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如小麦、鸡肉、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宜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忌烟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
忌食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等,尽量不食用加工的肉类,限制食用高盐的食物,尽量不要饮酒,可食用部分鱼类制品。
忌油炸、熏烤及腌制的食物,这些食物对肠道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肠穿孔、肠溃疡等症状。
对于骨膜软骨瘤患者的护理,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休息,适量运动,自己主动学习骨膜软骨瘤的护理知识等,当出现患病处不适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且严密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
了解各类治疗骨膜软骨瘤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患者应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积极预防和应对高钙血症,非甾体类药物对消化道的影响较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骨膜软骨瘤患者应定期去医院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此病,及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去医院就诊。此病主要应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预防骨膜软骨瘤的发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腌制品、高盐食物学会拒绝,保证生活规律,不熬夜,情绪稳定,不发脾气。
如果患有慢性疾病的要积极治疗,消除病根,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有身体不适情况及时就诊治疗,及早发现。
避免接触各类致癌物质,避免接触辐射等,还要注意多进行体育锻炼,经常运动,增强免疫力,都利于预防骨膜软骨瘤的发生。
4990点赞
[1]吴在德.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70.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王澍寰主编,临床骨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1288.
[4]徐万鹏,冯传汉主编,骨科肿瘤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04,19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