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是小儿机体对某些因素产生异常反应而出现的急性脑症状,病因尚未明确,多发生于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的发病过程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呕吐、惊厥和意识障碍,多无特效治疗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一般能够治愈。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病因尚未明确,多发生于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的发病过程中,是各种感染、中毒性疾病危重的并发症,如重金属、农药和一氧化碳,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害。0~3岁儿童多见,可因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所诱发。
感染性疾病如重症肺炎、重症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由于病原体感染产生毒素引起脑血管微循环障碍,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引起脑组织病变。
短期内接触大量能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毒物,如重金属、农药和一氧化碳等,毒物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血、缺氧,或直接作用于脑组织细胞,导致一系列如头痛、呕吐、抽搐或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儿童容易将药物误认为糖果而大量误服,药物包括胺碘酮、地西泮等,有的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过量使用可直接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有的药物对成人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小儿免疫力低下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继发本病。
小儿容易把药物误认为是糖果而误食,而很多药物对大脑有直接损害作用。
小儿抵抗力弱,如居住在化工厂附近,长期接触毒性环境或者吸入毒性气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
本病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原发疾病,其余病因如毒物、药物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不传染。
此阶段为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易对某些因素产生异常反应,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急,多在重症感染基础上出现,或接触毒物、药物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高热、抽搐、惊厥等。
多数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脑症状。大多起病急骤,患儿突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和昏迷。部分病儿可先出现两眼凝视、上吊、嗜睡或烦躁等症状。
惊厥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婴幼儿呈前囟紧张或隆起。
部分患儿可出现小脑症状,如共济运动失调、眼球或肢体震颤等。
多数患儿脑症状在1~2天内消失,若昏迷时间持续较久,可导致智能低下、失语、失明、耳聋、瘫痪等。此外,有少数患儿,可因急性期的脑症状逐渐加重、恶化,最后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有明确药物或者毒物中毒患儿,应立即就医,一旦出现惊厥、神志不清或昏迷,应当怀疑是否发生了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需要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片、毒物检测等协助明确诊断,还应与低血糖、低血钙等疾病相鉴别。
患儿突然出现高热、喷射性呕吐、剧烈头痛、昏迷、癫痫、呼吸心跳骤停等,应当立即就医。
本病优先选择急诊就诊。
小孩有没有误食药物?
小孩最近有没有过感染?
有没有出现头痛?
有没有到其他医院就诊过?
有没有进行过相关治疗?
有没有接触过毒物,例如农药、重金属等?
有助于判断体内是否有细菌、病毒等的感染;碳氧血红蛋白增加,有助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的诊断。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做脑脊液检查可以测定颅内压,也可以鉴别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颅内感染,协助鉴别自身免疫引起的脑病等。脑脊液压力常增高,外观透明,细胞数正常。蛋白质正常或略增加。糖及氯化物均正常。
可以评估脑水肿的状况,有无压迫周围脑组织。
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增加;有机磷中毒时口中有蒜臭味,双侧瞳孔缩小,分泌物增多,立即查血胆碱脂酶。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氧分压明显降低。
重症肺炎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可以通过胸部X线片评估肺炎的情况。
进行毒物检测有助于治疗上选择相应解毒剂。
诊断必须以原发疾病为前提,结合有关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有在短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毒物或药物,或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等病史。
多表现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惊厥、癫痫、谵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脑部弥漫性受损的精神神经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局限性脑损伤表现,同时常伴有原发病的表现。症状的出现时间与病因相关,如接触高浓度甲苯、汽油常迅速发病。有机金属化合物,如四乙基铅、有机锡、有机汞、碘甲烷等中毒常有一定潜伏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甚至2~3周后出现全脑症状。
体格检查,首先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此外还需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同时注意有无特殊的中毒体征,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有瞳孔缩小、腺体分泌增加、多汗等,一氧化碳中毒时口唇呈樱红色。同时还需留心衣服或皮肤上是否有毒物,衣兜里是否有药物等,查找呕吐物、胃液、便中有无毒物残渣。
有关毒物及特殊检验,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增加等均有助于中毒性脑病的病因诊断。
除外其他病因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
有进食不足或喂养不当的病史,无热性惊厥昏迷,但在小儿患急性感染时也可以合并低血糖低血钙症。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10ml后抽搐很快停止。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有感染、中毒等病史。
多见于三岁以下儿童,六岁以上少见。发生在早期体温骤升时,一般只出现一次,抽搐后神志清醒。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多有中毒等病史,而高热惊厥者无中毒等病史。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发病突然,危害较大,多无特效治疗药物,紧急救治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供氧、减轻脑水肿等。而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还需要对因治疗。
明确病因,积极纠正病因如切断毒素来源。
物理降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给氧、高压氧治疗等镇静止痉,降颅压,减轻脑水肿。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必要时行器官支持如肾脏替代治疗、人工肺等。
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对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脑病,要积极抗感染治疗,应用抗生素等,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
对于高热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退热药,如布洛芬。
对于囟门突出的颅高压患者,要反复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以防出现脑疝,如20%甘露醇。发生脑疝时,常要加大脱水剂和利尿剂的剂量。
对于毒物中毒者,要用相应解毒剂。如有机磷中毒者,要尽早给予阿托品。
有惊厥的患儿,可以应用地西泮等、苯巴比妥等。
激素有快速消炎和消除脑水肿的作用,可以保护脑细胞,如地塞米松。
应用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有ATP、辅酶A、维生素B6等。
本病无需手术治疗。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够治愈,不留下后遗症且不影响自然寿命,反之则预后较差。
如果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早期发现、治疗,可以治愈。如治疗不及时,可因高热不退、癫痫大发作不止、昏迷加深,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早发现早治疗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病情重或治疗不及时者有可能引起死亡。
一般不需要复查,但若出现复发症状,应立即就诊。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促进机体恢复。
清淡饮食,注意少油、少盐,避免辛辣食物。
治疗期间应注意少食多餐,限制蛋白和油脂的摄入,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康复后的患儿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均衡饮食。
良好的护理有助于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恢复,日常生活要高度重视小儿服药,避免误食药物和服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在治疗结束后也要注重和护理和观察小儿有无异常状况。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小儿服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如必须使用则要注意小儿服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毒物和药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脑病要多喝水,加速药物排泄。
发热的患儿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本病必须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肝肾功能和脑电图等,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相应处理。
患儿洗胃后,即使咽喉部有异物感,也要减少咳嗽次数,否则会引起咽喉部的黏膜损伤。
要注意神经系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即使是急性期过后,在恢复期还可能会有并发症和后遗症,仍然需要密切观察。
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病因多样,预防应注意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避免小儿接触药物或者毒物,可接种疫苗来进行部分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患急性感染性疾病者,有明确药物或者毒物中毒者,一旦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立即查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脑脊液检查和脑电图进行筛查。
远离疫区,不去人群密集地,以免感染细菌或病毒。
提高小儿免疫力,均衡营养,不进食不健康、不干净的食物。
应按时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可以防止部分感染发生。
及时治疗颅脑原发病,能减少原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家长要将药物置于高处,预防小儿误服。
4420点赞
[1]赵香丽,王蕾,田丽.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急性中毒性脑病疗效及对心肌酶与炎性因子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03):63-66.
[2]许惠敏.小儿肺炎并发急性中毒性脑病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72-73.
[3]张锦波,薛莹莹,刘焕.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8,016(034):4294-429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