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细胞汗腺腺瘤与其他汗腺肿瘤不同,在组织学上以透明细胞为主。皮损为单叶或多叶状实性或囊性结节,质地坚实,表面光滑,中央有破溃倾向,肉色、红色,通常单发,生长缓慢,常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自觉症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好发于老年女性,具有恶变的可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复发率低,治疗效果良好。
此病根据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以下两型:
核较长,胞质嗜碱性,一般位于边缘,含有较多张力纤维。
多面形,小圆形核,胞质极为透明,含有大量糖原,一些肿瘤内尚可出现成群的角化细胞和角珠。
病因不明,一些病例在外伤后发病,在放射、电烧灼、外伤或其他刺激后可迅速增大,本病为起源于汗腺的肿瘤。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病因有关:
根据数据统计,该疾病常常发生于具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所以本病和遗传具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长期接触具有辐射性的物质或者东西,其中的射线可能会对汗腺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汗腺腺瘤的发生。
长期的处于过冷环境中,冷空气容易对汗腺造成刺激,形成汗腺腺瘤。
如电灼伤或者其他外伤,导致汗腺发生炎症,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形成肿瘤。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发病较为少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比例为5:9,平均年龄为43.1岁。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好发于有家族使者。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常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自觉症状,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恶变等并发症。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于头皮。
皮损为单叶或多叶状实性或囊性结节,质地坚实,表面光滑,中央有破溃倾向,肉色、红色,通常单发,生长缓慢。
常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自觉症状。
有的肿瘤可排出浆液性物质,或易发生溃疡。
此病具有恶变的可能,恶变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逐渐变大,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病人也会出现消瘦、发热等全身症状。
该肿瘤一般可以通过淋巴结进行转移,会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的现象,症状严重者可能会表现为死亡。
如患者出现单叶或多叶状肉色、红色实性或囊性结节、中央破溃、瘤体增大迅速,或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请患者及时就医于皮肤科或肿瘤科。医生会进行相应的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血常规等可确诊透明细胞汗腺腺瘤,注意与皮脂腺腺瘤进行鉴别。
如患者出现单叶或多叶状肉色、红色实性或囊性结节、中央破溃、瘤体增大迅速,或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请患者及时就医。
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也可就诊于肿瘤科。
请问您哪里不舒服?
请问您这个症状持续多久了?(如红色实性或囊性结节、中央破溃、瘤体增大迅速,或伴有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等)
请问肿瘤最近生长快速吗?
请问您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请问您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请问您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请问您以前做过手术吗?
请问你对什么药物和其他过敏吗?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
取患者皮损边缘,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等待病理科结果即可,若结果符合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则可进行确诊。
检查的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可查明身体是否出现感染症状,可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方向。
该检查目的是明确病变的性质、可以具体的看到内部组织的情况,同时可以观察是否牵连到其他组织,病变是否转移等情况。
皮损呈单叶或多叶状肉色、红色实性或囊性结节、中央破溃。
符合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即可进行确诊,如下:
肿瘤组织位于真皮内,境界清楚,有或无包膜,可与表皮相连,肿瘤大部分为上皮细胞的实体团块。
瘤细胞主要有两型,其比例在不同肿瘤中相当不一致。一型为大的空泡化透明细胞,圆形,胞核小,深染,位于边缘,胞膜清楚。另一型为嗜碱性汗孔瘤样细胞,还能见两种细胞的移行区。表现出这两型瘤细胞的其一,即可进行确诊。
有时在瘤体周边见导管样腔隙,类似末端汗管,管腔衬以过碘酸希夫反应阳性的护膜,及呈放射状排列的瘤细胞。
有时可见岛屿状鳞状细胞团,少数呈旋涡状排列,可有角珠。
瘤团内可有大的囊腔,腔面衬以立方形导管细胞或柱状分泌细胞,也可由无一定排列方向的瘤细胞包绕,提示此囊腔为瘤细胞变性所致。若囊腔很多,可称为实性囊性汗腺瘤。
部分管腔内层细胞可见顶浆分泌。
间质胶原增粗,透明化,血管多少不一。
肿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MNF1169(AE1/AE3),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癌胚抗原(CEA)。
偶尔局部出现非典型性特征,包括核多形性和染色质浓染、巨核、巨细胞形成、明显的有丝分裂(每10倍镜视野中2个或更多的有丝分裂象)等现象。
好发于头面部,常为单发的直径小于1cm的光滑坚实的圆形肿块,偶有底部呈蒂状,需提供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在病理上该疾病的瘤组织内无管腔结构和囊状空腔,瘤块边缘的细胞呈栅栏状排列;而透明细胞汗腺腺瘤的病理表现为小叶内有大小不等的管腔,分支或形成束状,腔内衬有立方形导管细胞或柱状分泌细胞;有时,小管腔由鳞状细胞围绕,并衬以嗜酸性护膜,偶见较大的囊状空腔,可以以此来将两种疾病鉴别。
透明细汗腺腺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手术切除,多选用普通外科切除术,恶变时候可进行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多数为短期治疗。
以下药物不是常有药物,用于此病少数的恶性情况:
为抗肿瘤药物,注射使用,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减量使用,其他禁忌尚不明确。
为抗癌药物,必须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凡有骨髓抑制、感染、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或慎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此药物为中效能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调节免疫、抗过敏的作用,对于此病有学者配合化疗药物一起使用。糖尿病患者慎用、妊娠期慎用。对本品及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不可长期大量大范围使用。
局部麻醉下对肿瘤进行切除,可做边缘稍扩大切除,一避免有残留,治疗效果良好,很少复发,是此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局部麻醉下进行的,以倾斜角度切除肿瘤,并将倾斜的样本定位以进行定向,切片并加工成冷冻的水平切片,用于整个外周和深边缘的显微镜评估。在组织学检查中鉴定的残余肿瘤在图示图上标记,以指导后续手术过程,直到实现边缘肿瘤阴性。
放射治疗并非此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当此病恶变时候,可使用放射疗法,利用放射性杀死恶性细胞或抑制恶性细胞的增殖,以达到治疗目的。此瘤未恶变时候,放射治疗并不敏感,恶变时候可试用。
大多数积极治疗的透明细胞汗腺腺瘤患者可以治愈,不会对患者的生存时间造成影响,手术后不复发的患者无需进行复诊。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可以治愈。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一般不会影响患的生存时间。
如患者不进行积极治疗,恶变后肿瘤可转移并且将会对患者的生存造成影响。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的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充足、营养丰富、营养均衡即可。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的护理应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禁止患者搔抓患处等,患者自己也应积极关注自己的病情,诊断此病后应尽早进行手术彻底切除。
注意保持患处干净卫生。
禁止患者搔抓患处,抓破可能会导致继发感染。
术后的患者尽量避免刀口沾水,按时换敷料,禁止进行重体力劳动。
注意监测皮损、出汗、出血、触痛、瘙痒和烧灼感的变化,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透明细胞汗腺腺瘤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无法做到有效的预防。
4229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565.
[2]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0.
[3]魏云,冯雨苗,陈朝潮,刘标,孙澜.皮脂腺痣、毛母细胞瘤、透明细胞汗腺瘤及乳头状汗腺腺瘤同时并发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7,46(07):514-5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