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闭塞是指肾动脉主干或者较大分支腔内发生的完全闭塞,可由各种原因导致。可以根据发病急缓将肾动脉闭塞分为急性肾功能闭塞和慢性肾功能闭塞,发病部位为肾脏。
根据肾动脉闭塞发病程度分为:
肾动脉急性血栓或者腔壁血栓引起的栓塞。
在肾动脉狭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完全堵塞。
肾动脉闭塞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肾动脉狭窄和血管损伤导致的血管壁破坏,血液高凝导致的腔内完全闭塞,好发于有心律失常的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等,其诱发因素包括钝器损伤、刺伤等。
即血液比平时更容易凝固,血液高凝状态易形成腔壁血栓。
肾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或肾动脉纤维性结构不良等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肾动脉完全闭塞。
如受到钝器伤、刺伤或者一些手术操作等可能会导致肾动脉血栓形成。
脂质沉积,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导致肾动脉栓塞。
损伤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栓塞肾动脉。
肾动脉结构发育异常,导致逐步狭窄,容易引起肾动脉闭塞。
目前尚无关于肾动脉闭塞的流行病学资料。
血管损伤或者病变易导致腔内闭塞。
血液高凝状态的人血管腔易发生闭塞。
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附壁血栓可能会发生脱落,随血液进入肾动脉,引起肾动脉闭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容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发生脱落容易发生肾动脉闭塞。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人,容易发生赘生物,容易形成附壁血栓。
心肌梗死容易形成血栓,栓子随血液进入肾动脉,从而形成肾动脉闭塞。
吸烟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液进入肾动脉,导致肾动脉闭塞。
肾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疾病分类有关,多数人因不明原因或者难治性的高血压前来就诊,也可表现为持续性胁痛和局部触痛等,容易引起高血压危象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肾区压痛。
合理应用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后血压仍未控制在140/90mmHg以内。
有些肾动脉闭塞患者会突然出现血尿、面色暗淡无光、少尿等症状。
如果肾动脉主干发生闭塞则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
单侧或两侧肾动脉完全闭塞则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普通人群出现持续性腰痛或局部触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肾动脉造影、CT及MRI血管造影检查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为肾动脉闭塞,注意与急性阑尾炎、输尿管结石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发现高血压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普通人群出现持续性腰痛或局部触痛应及时就医。
普通人群出现突然出现血尿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普通外科、泌尿外科。
若患者出现持续性腰痛或局部触痛症状去肾内科。
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去心血管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腰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等)
近期有感冒或外伤史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医生检查患者皮肤是否出现青紫、水肿,检测心率、血压等情况。
通过造影方法观察肾动脉明确肾动脉狭窄情况,并可根据造影结果,行肾动脉球囊扩张或行支架植入术,肾动脉造影是作为肾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CT或MRI观察肾动脉情况,用来明确诊断。
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肾血流情况,用于明确诊断。
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有助于病因的排查。
如血清尿素、血肌酐等,明确患者肾脏的功能状态,判断损伤的程度。
CT及MRI血管造影患侧肾脏不显影则表明血管完全闭塞,则可明确诊断为肾动脉闭塞。
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肾血流减少或者血流缺如,则可明确诊断为肾动脉闭塞。
该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局限性压痛及腹部肌肉紧张,可通过血常规、超声相鉴别。
输尿管结石的血尿症状表现为疼痛时或剧烈活动后会血尿加重,可通过CT相鉴别。
腰腹部有包块,肾梗死继发肾被膜下血肿时可出现囊性肿块,可通过临床症状进行相鉴别。
不同类型的肾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法不同,整体治疗原则以尽快恢复肾脏血流为主,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持续性的治疗。
急性肾动脉闭塞应尽早恢复肾脏血流,因此给予长时间的抗凝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抗凝治疗可采用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发生急性肾血栓栓塞的患者,应及时应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急性肾动脉闭塞的抗凝治疗可以采用口服华法林,适用于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
急性肾动脉闭塞的溶栓治疗是指溶解血栓或加速血栓溶解、预防再生,通过肾动脉腔内注射溶栓药物如链激酶。适用于血栓性疾病,需要溶栓的患者。
通过介入手术直接在肾动脉腔内注入溶栓药物,溶解血栓。
经动脉穿刺后利用球囊加压扩张解除肾动脉狭窄,若还有残余狭窄,则考虑行支架置入。
动脉溶栓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身给药,一种是局部给药,局部给药就是把溶栓药物通过穿刺由导管到局部。全身给药是通过静脉给药,不需要开刀。
对于患者患有房颤、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和急性肾衰等并发症时,及时对症治疗。
肾动脉闭塞患者很难治愈,但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患者需要每年复查一次,以观察病情发展情况,避免出现恶变的情况。
肾动脉闭塞患者一般很难治愈。
肾动脉闭塞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能够改善病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建议肾动脉闭塞患者每年复查多普勒超声检查、肾动脉造影、CT及MRI血管造影等项目,避免病情恶化。
肾动脉闭塞患者需要注重饮食方面的控制,少进食高蛋白、高胆固醇的食物,多以低盐饮食为主,要做到营养均衡,同时需要戒除烟酒。
忌吃高脂、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等,长期食用这类食物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形成血栓。
戒烟酒,长期吸烟、喝酒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肾动脉闭塞。
宜低盐饮食,减少烹饪时的用盐量,减少外出就餐,保持清淡少盐膳食。
肾动脉闭塞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同时要做到每日测量血压变化,及24小时尿量变化的监测,按医嘱进行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多注意休息,可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这对于锻炼循环系统功能以及调节血脂有一定的益处,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
对于服用华法林和高血压的患者,要遵医嘱按剂量按时服药,避免少服、漏服。
每年定期体检或者遵医嘱定期复查多普勒超声检查、肾动脉造影、CT及MRI血管造影等项目,尽早发现,避免病情恶化。每日要注意血压变化,监测24小时尿量。
应严格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使用前用5%葡萄糖溶液溶解,溶解液应在4~6小时内使用。
给药期间应避免肌内注射其他药物。
肾动脉闭塞的预防主要为避免导致肾动脉闭塞的原发疾病,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情绪激动、定期体检等,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及时诊治。
普通人群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便于及时发现肾动脉闭塞的早期症状。
有心脏基础病变的患者,应每半年体检一次,首选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性和器质性病变。
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应每年体检一次,需要做血常规及动脉超声等基础检查,必要时可做动脉造影检查。
积极主动治疗与肾动脉闭塞有关的原发疾病,如心脏病。
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4055点赞
[1]李选,李子祥,田昭俭等.肾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
[2]李开龙,何娅妮,彭晓新等.左侧肾动脉闭塞合并双侧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15):1476-1476.
[3]齐一侠,崔世军,谷涌泉等.医源性夹层导致移植肾动脉闭塞介入治疗1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04):435-436.
[4]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高血压分会专家共识起草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