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乳房血肿是因为乳房受到外伤,主要是钝性外力作用于乳房导致的局部血管断裂出血,进而形成局部的血性囊肿,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穿刺液为血性液体。本病发生率较低,与我国女性乳房较小,并且生活习惯较为传统有关系。本病是一种良性女性疾病,治愈率较高。
乳房是由较多的脂肪、结缔组织和腺体所组成,在钝性挫伤或暴力碰撞伤的作用下乳房内的血管断裂,导致乳房内血性囊肿的形成,进而形成乳房血肿。除此之外,如果患有血小板减少或伴有其他出血性疾病,则更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如术后感染、乳房手术时止血不当等造成乳房血肿。
乳房受到钝性挫伤或暴力碰撞伤,可以引起乳房内小血管的断裂,导致腺体内或乳房皮下的局部出血,从而引起局部血性囊肿的形成重物直接撞击乳腺,导致乳房血肿的形成。
由于病人有血小板减少,或者患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再受创伤而引发乳内出血而形成乳房血囊肿。
肥胖及哺乳期的女性乳房较为丰满,发生乳房外伤的几率较大。
因本病发生率较低,并且我国女性生活习惯较为传统,所以目前尚无明确的统计学数据。
既往被重物撞击过乳房的患者。
乳房既往做过手术的患者。
肥胖或者哺乳期的妇女。
有出血性疾病史的患者。
创伤可发生于乳房的任何部位,主要症状是乳房肿胀、疼痛,出血的患者可见到皮肤局部的青紫、瘀斑等征象,随后乳房内形成血肿,部分血肿可未经治疗而自行吸收,若未经积极诊治或治疗不当,可造成乳房内感染,形成乳腺炎。
疾病早期由于乳房内出血可出现肿胀、疼痛,皮肤出现淤血、瘀斑等,感染者可出现乳房的红、热等反应。
是乳房内出血的征象,乳房内出血后瘀滞在皮下,导致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流失,此时的淤血比起按呈现青紫色。
乳房内触及明显的肿块,大小不一,质地偏硬,有明显的囊性感,活动度尚可或欠佳,常有轻压痛或无明显压痛,患侧腋窝可扣及质中、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如血肿没有出现感染症状,肿大淋巴结随时间推移可变小。
部分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因为有出血疾病史的患者常常不是一个部位出血,多伴有关节的出血。
本病是乳房的良性病变,一般不会有并发症,但是当乳房血肿出现感染时可能有乳腺炎的发生。
血肿形成后未能妥善处理,细菌可沿乳管或血液进入血肿,引起急性乳房炎或乳房脓肿,此时病人可有全身发热,乳房局部红、肿、热、压痛,可按急性乳房感染处理。
外伤性乳房血肿发生率低,且容易被误诊,该病与外伤性乳房脂肪坏死的症状相似,无典型症状,而且临床医生缺乏相关的认识及经验,所以一旦发现乳腺肿块时应立即就医。
乳腺有外伤史,应及时就医。
自己查体发现乳腺肿块大小不一、活动性差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全身发热以及乳房疼痛、红肿,高度考虑血肿感染时,应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乳房创伤,可以到乳腺外科或急诊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疼痛、肿胀感等)
是否有过外伤史?
出现这种症状多长时间了?
乳房能摸到肿块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血常规一般在正常范围,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可高于正常值,常提示感染,,可以对病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视诊查看乳房是否对称、局部皮肤是否有淤血斑,触诊乳房是否有囊实性肿块,以及其数量、大小、质地、活动度的情况。
早期可见乳房呈弥漫性密度增高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透明度改变,可以清晰的看到乳房内的血管造影以及乳房内的血液囊肿。后期因为囊内的血性液体内富有含铁血黄素的存在,可见到边缘境界清楚的肿块阴影,大小不一。
大多可抽出不凝的血性液体,在光镜下观察是否含有癌细胞,与乳腺癌进行鉴别,是外伤性乳房血肿的定性试验,对疾病的确诊以及鉴别具有重要作用。
典型外伤性血肿症状,既往存在外伤史等,出现乳房肿胀、疼痛,出血的患者可见到皮肤局部的青紫瘀斑等症状。
细针穿刺检查抽出不凝血可以确诊。
一般多发现于乳晕下方或乳晕周围,常为单发,界限不清,有轻微压痛,可伴皮肤潮红、淤血斑,乳头回缩或朝向改变,炎症刺激导致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有时可触及波动感。而外伤性乳房血肿的肿块可多发,大小不一,呈囊实性,后期肿块质硬,不会触及波动感,行细针穿刺出不凝血基本可以鉴别诊断。
当乳房出现外伤或者发现出血性疾病史时,即使没有疼痛、肿块也应该到医院就诊做检查,排除乳腺其他疾病。需要特殊注意的是小血肿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大血肿或者是未能自行吸收者可采取手术治疗,比如血肿穿刺治疗。如果血肿出现机化,可采用囊肿切除术,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头孢曲松,可以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应用抗生素治疗,达到有效预防感染的目的,注意哺乳期禁用。
对于大血肿不能完全吸收者,可在严密的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出陈旧性出血。穿刺方法同一般无菌的试验穿刺一样。抽完后向内注入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以防感染,如果血肿形成后处理不当,细菌可沿乳管或血液进人血肿,引起急性乳房炎或乳房脓肿,处理同急性乳房感染。
川芎、桂枝、红花、白芷、生地榆加水煮沸后,将小块新毛巾或脱脂棉泡在约40℃药液中温,取出毛巾挤去部分水份,敷于患处,每天可敷3~5次,每次15分钟,水冷后可再加温,具有良好的止痛,消肿助吸收的作用。
可以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桃红四物汤进行内服治疗。
可以采用红外线灯照射治疗,促进血肿的吸收。而对于肿块较小者,对于无需特殊处理的患者,可以穿比较紧的内衣,将乳房托起,缓解疼痛。
大多乳房血肿的轻症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收。伴有乳房炎的患者应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减少病痛的折磨,并且一般治愈后不复发。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患者能治愈,如果伴有严重感染并且治疗不及时,病情会反复。
一般血肿可自行吸收,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反复炎症感染形成脓肿导致感染中毒性休克者,可影响患者的寿命。
术后无不适症状的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乳腺B超检查,有症状者随时复诊。
本病无需特殊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均衡营养即可。
外伤性乳房血肿手术后的护理主要是避免乳房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注意手术侧肢体的活动方式及注意事项,促进术后顺利康复。
了解各类抗菌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
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注意保护乳房,避免硬物或暴力撞伤乳房。
术后应该严密监测体温,定期换药,查看伤口,以免感染发生。
站立或坐于镜前,面对镜子观察自己两侧乳腺,包括乳腺大小、形态、轮廓、皮肤及颜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抬高、回缩、溢液等。触诊时用手指指腹侧触摸乳腺,左手查右侧,右手查左侧,可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触摸,触诊乳房有无包块以及其质地、活动度,同时注意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及腋窝部位。
外伤性乳房血肿的发生与乳房外伤有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减少乳房的碰撞,尽量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增加乳房外伤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避免乳房受外伤,避免碰撞,穿合适的内衣进行保护。
乳房受到外力撞击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注意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如果有诊断明确的出血性疾病史,应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病。
4092点赞
[1]杨颖,李欢.乳房外伤后巨大张力性血肿1例[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1):65-66.
[2]陈彦伟.注射隆胸术后外伤性乳房血肿1例[J].中国美容医学,2009.(11):1593.
[3]王钟富主编.现代实用乳房疾病诊疗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241.
[4]李超,李卫真,方玲.乳房病自我防治指南[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9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