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白喉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较快。本病以咽部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白喉外毒素所致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咽部检查见扁桃体肿大,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范围超出扁桃体之外,假膜多较厚,不易剥离。
起病较缓,轻度或中度发热、头痛、疲倦、食欲缺乏。咽部、软腭、扁桃体充血,散在点状或块状白膜,不易擦去,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无明显呼吸困难。
起病较急,中度热或高热、头痛、神倦、面色苍白、四肢较凉,常有呕吐、呼吸急促、咳声较频、声音轻度嘶哑、咽部满布白膜,常有明显中毒症状,可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合并症。
发病急,进展快,局部损害广泛,咽部满布白膜,并侵害组织引起坏死。颈部、颌下等处淋巴结明显肿大,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致颈部变粗状如“牛颈”。伴高热,口中秽臭,极度烦躁,甚至昏迷。可出现心脏扩大、心音低钝、心律失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预后不良。
咽白喉是由于人感染了白喉杆菌而引发的疾病。白喉杆菌经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黏膜后,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细菌即大力繁殖,同时产生大量的外毒素。白喉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经淋巴和血液扩散到全身各组织,与细胞结合引起病变。
通过吸入空气中携带有白喉杆菌的飞沫及尘埃,或者使用了咽白喉患者染菌的各种生活物品,从而感染白喉杆菌,患上咽白喉。
在局部吸收了白喉外毒素后,白喉外毒素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脏器,与组织细胞结合,从而引起退行性或中毒性病变。
白喉杆菌常侵犯10岁以下的小儿,秋、冬两季多见,世界各地都有流行,多见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还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用具等间接接触感染。
白喉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长期处于人口密度大、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生活的人群。
未被白喉杆菌感染过或未进行过白喉免疫接种的人群。
白喉杆菌侵入局部可形成假膜性损害,患者会出现咽喉痛、低烧、颈部腺体肿大、扁桃体伪膜。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等。
患者可出现咽喉部疼痛,同时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还可出现犬吠样咳嗽。
口腔温度在37.3℃左右,且可能伴随有出汗、手颤、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正常人的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且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压痛。如果超过这个值较多,即可视为肿大。
包括局限型、散布型以及中毒型这三种类型。局限型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附有点状或小片状伪膜,呈灰白色,外有光泽,边缘清晰。散布型表现为超出扁桃体范围,散布于多处的较薄片状伪膜。中毒型则表现为质地较为厚重,呈灰黑色,迅速扩展的伪膜。
多见于中毒型咽白喉中,患者由于呼吸道不畅通而呼吸困难。
常见于重型咽白喉病程的第2~3周。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第一心音低钝、奔马律、心电图示T波或ST段改变,或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严重者心力衰竭。
以软腭肌瘫痪多见,鼻音声重、进食呛咳及腭垂反射消失。其次为颜面肌、眼肌及四肢肌麻痹。
较为少见,其主要表现为尿液中有白细胞和管型、尿量减少,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血尿。
常见症状有咳嗽、发热、烦躁、喘憋等,出现呼吸梗阻症状时,吸气时可能有蝉鸣音,还可能呼吸困难。
医生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询问,以及观察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来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患者需接受Elek平板法行毒力试验、实验室检查、电子喉镜检查,当患者出现疑似咽白喉的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颈部淋巴结轻微肿大且无呼吸困难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有明显中毒现象,如高热、呼吸急促、四肢厥冷等,应及时就医。
出现咽痛、咽部伪膜,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咽部是否疼痛?
是否曾出现低烧症状?
颈部肿大腺体是否疼痛?
是否出现过敏现象?
疼痛的持续时间有多久?
咽部分泌物培养,若在接种线两侧距滤纸条1cm处有与接种线呈45度角的白色沉淀线出现,则意味着白喉杆菌毒力试验阳性,该菌株产生白喉外毒素。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有中毒颗粒,重者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可减少,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
通过近距离观察喉腔,可见喉部是否出现肿物等其他病变。
检测患者的总红胆素、间接红胆素、直接红胆素、谷丙转氨酶以及血尿酸、肌酐、尿素氨等项目指标。从而得知患者的肝肾功能具体情况,进而判断患者是否为中毒型咽白喉。
如患者咽部分泌物培养,确诊白喉杆菌,且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有中毒颗粒则该患者患有咽白喉。
该病患者也会出现发热、咽痛等与咽白喉类似的症状,可通过患者扁桃体上的分泌物将该病与咽白喉进行区分。咽白喉所形成的扁桃体伪膜拭之不易剥落,如若强行拭去,创面会出血。而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上的分泌物较薄,拭之容易剥落。
鹅口疮的乳糜状物常见于口腔黏膜前半部,假如出现于咽腔,则呈网状分布,半离半散,易脱但不易完全尽脱。通过实验室检查即可与咽白喉进行鉴别。
多表现为单侧咽痛,查体可见一侧扁桃体覆盖灰色或黄色假膜,擦去后可见其下有溃疡,牙龈常见类似改变,患侧颈淋巴结有时肿大,全身症状较轻,涂片可见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略有升高,通过临床检查即可与咽白喉进行鉴别。
咽痛较轻,查体可见扁桃体红肿,有时覆盖有白色假膜,易擦去,全身淋巴结肿大,有“腺性热”,患者高热、头痛、急性病容,有时出现皮疹,肝脾肿大等,咽拭涂片阴性或可查到呼吸道正常定植细菌,外周血检查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增多可占50%以上,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有条件可送检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通过临床检查即可与咽白喉进行鉴别。
咽痛程度不一,查体可见坏死性溃疡,其上覆有深褐色假膜,周围组织苍白、缺血,软腭、牙龈有同样病变,颈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情况迅速衰竭,有脓毒性弛张热,咽拭涂片阴性或查到呼吸道正常定植细菌,外周血检查白细胞计数显著减少,粒细胞锐减或消失,通过临床检查即可与咽白喉进行鉴别。
咽白喉主要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采取精确的对症治疗。如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喉阻塞症状者,则行手术治疗。
严格卧床休息2~6周,高热量流质饮食,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注意口腔护理。
青霉素可抑制白喉杆菌生长和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和带菌时间,且对各型白喉均有效,故应首选。
如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或使用青霉素治疗无明显效果,则对患者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喉阻塞症状,则应对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对于持续使用抗生素治疗而无效者,酌情对其施行扁桃体切除术。
软腭瘫痪或吞咽困难患者需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持续肠内营养治疗较于传统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和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肠内营养并发症,因此优先选取持续肠内营养治疗。
并发心肌炎或中毒症状重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喉梗阻或假膜脱落堵塞气道者,应行气管切开或经喉镜取出。咽肌麻痹者经鼻饲给予营养,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
咽白喉能够治愈,且不影响患者寿命,通常无后遗症,一般无需再次复诊。
咽白喉经过治疗后能够治愈。
咽白喉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
如未出现咽白喉的咽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以及并发症的症状,如心律失常、气促喘憋等,可无需复诊。
由于咽部是食物摄入的必经之道,因此应格外注意咽白喉患者的饮食。不可吃刺激性高的食物,且为了使身体尽快恢复,应补充蛋白质。
咽部疼痛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面汤、粥、藕粉、蛋羹等。
宜摄入高蛋白食物,如牛奶;宜摄入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腐。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咽白喉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空气清新、注意卫生,监测患者体温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情况。密切注意心脏情况,进行适当的气道护理。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轻型咽白喉可以卧床2周,重型咽白喉应卧床4周,如有并发心肌炎,则不得少于8周,有晚期神经麻痹者,应延长至10~12周。
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但是不能直接吹风。
对患者的住处、用具、衣物,必须严格消毒。
定时定量服用抗生素,如若出现过敏症状或药物不良反应,如身上起皮疹,应及时告知医生。
监测患者的体温,以及颈部腺体肿大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向医生说明。
咽白喉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疼、疲倦、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患病幼儿可能因不适而哭闹不停,此时家属需要耐心呵护,耐心开导。
由于患者经常伴有咳嗽、咽痛,因此应该给患者进行适当的气道护理。
咽白喉具有传染性,患者要进行隔离,待病症全部消失,检查结果为阴性方可外出。
白喉杆菌在人群中易感率较高,因此对于咽白喉的预防主要是避免接触白喉患者,同时还可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高危人群应积极自觉地去医院做实验室检查、电子喉镜检查,并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酌情进行Elek平板法行毒力测验。
如若密切接触了白喉患者,应该接受红霉素治疗,以避免患上咽白喉。
减少在适宜白喉杆菌繁殖的季节的外出频率,如若外出需佩戴口罩。
新生儿于出生3个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7岁以上儿童可接种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或吸附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必要时大人也可接种。
4448点赞
[1]周勇,陈杨伟,谢芳钦,贾海梅,张海荣,李曲文,翁顺太.2019年福建省1例白喉杆菌携带者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03):18-20.
[2]姚雷,秦鲁南,洪禹,祝传顺,朱卫华,杜琳.白喉杆菌发酵产毒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32(04):458-461.
[3]向媛媛,张伟娜,王心怡,余东升.口腔医院一例疑似白喉病例的调查分析[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口腔医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疗服务分会:中华口腔医学会,2019:345-350.
[4]郑新杰,江宁,宁红霞.咽白喉1例[J].传染病信息,2011,24(03):183-184.
[5]朱晶.浅谈白喉的诊疗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5):121-12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