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性脱发又称为梅毒虫蚀状脱发,属于早期梅毒中的二期梅毒的其中一个临床表现。临床脱发表现为不规则点状、片状脱发,边界多不清楚,部分脱发处残留长短不一、参次不齐的头发,如虫蚀状。梅毒性脱发为患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所致,治疗多使用抗梅毒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等。此病为短暂性脱发,可以治愈,头发可重新长出来。
梅毒性脱发的主要病因就是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并且可通过性接触、母婴、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
早期有学者认为梅毒性脱发不是由于梅毒螺旋体直接侵害引起,可能由抗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间接损害引起的。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梅毒性脱发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毛囊周围引起。日本学者证明毛囊漏斗下部至狭部的稍上方的外毛根鞘处,有梅毒螺旋体浸润,毛乳头处不受累,从而提出这是梅毒性脱发临床上表现为虫蚀样而不是完全性脱发斑片、是暂时性而不是永久性脱发的原因。
梅毒性脱发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这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传染性,这些病人的皮肤与黏膜损害表面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在性交过程中很容易通过皮肤和黏膜的损伤处(甚至是很轻微的)传给对方。根据报道,在人类,其半数感染量(ID0)约为50条螺旋体。与一期或二期梅毒患者一次性接触后,梅毒的受感染率是30%,并与梅毒螺旋体的量有关。随着病期的加长,传染性越来越小,至传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感染。研究证明,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但在妊娠5个月之前,胎儿可不发生感染,可能是由于胎儿还不能发生炎症反应。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通过性接触已无传染性(病期>2年),但妊娠时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未经治疗8年后传染的危险性已非常小。患早期梅毒的母亲发生流产、死产、胎儿先天性梅毒或新生儿死亡率高;患晚期梅毒的母亲发生胎儿先天性梅毒、死产或流产者较低。
少数可以通过性接触以外的途径传染,即直接接触,如接吻、哺乳等;间接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及烟嘴等。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或含有梅毒螺旋体的标本时不小心也可受染。此外,如输血(早期梅毒患者作为供血者)偶尔也可发生传染。通过输血而受染的患者不发生一期梅毒损害,而直接发生二期梅毒。
性生活混乱者好发梅毒性脱发。
二期梅毒患者好发梅毒性脱发。
梅毒性脱发临床表现为很多小而分散的斑片状脱发,呈特征性的虫蚀状,阴毛、腋毛、眉毛等也可出现脱发。此病的脱发是暂时的,可以恢复。患者还会伴发二期梅毒的其他损害,如皮肤黏膜损害、骨肌肉损害、眼损害、神经损害等。
临床上梅毒性脱发分症状性梅毒性脱发和实质性梅毒性脱发两型。
可呈弥漫性或虫蚀状,伴有头皮或全身的二期梅毒疹(通常为丘疹鳞屑)。
患者脱发是其唯一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实质性梅毒性脱发又进一步分为虫蚀状脱发,即全头皮不规则的斑片状脱发,较常见;弥漫性头发稀疏,表现为全头皮弥漫性头发脱落;两者混合型。
严重时可有眉毛、阴毛、腋毛的脱落,易误诊为普秃。
可发生骨膜炎、关节炎、骨炎、骨髓炎、滑囊炎和腱鞘炎,以前两者为常见。多发生于四肢的长骨和大关节,也可发生于骨骼肌的附着点,如长骨鹰嘴、骼骨峤及乳突等处。晚上休息时疼痛较重,白天及活动时疼痛较轻。病人通常无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表面组织无炎症现象。X线检查主要示赘生性改变,而关节炎则无明显损害可见。抗梅毒治疗有速效。初次接受抗梅毒治疗时疼痛增剧,可有全身肌肉疼痛及肌无力。
发生率为4%。可发生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等。其中虹膜炎最常见,与其他疾病所致者不易区别。应注意病人有无明显的二期梅毒损害,梅毒血清反应是否阳性,抗梅毒治疗有无良效。
无临床症状,但脑脊液有异常变化。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蛋白量增加,VDRL 试验阳性,并可从脑脊液中检出梅毒螺旋体。
脑膜炎、脑血管梅毒及脑膜血管梅毒等。头痛为其主要症状,急性脑膜炎的表现为第Ⅲ、VI、Ⅲ对脑神经受累,视盘水肿,少数病人有同侧偏盲及偏瘫。
如患者出现脱发的症状,或伴随出现皮肤、骨关节、眼部、神经系统等异常症状,请患者及时就医于相应的科室。医生会进行相应的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如体格检查、暗视野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血清试验等来诊断梅毒性脱发,本病临床上还应与瘢痕性脱发、雄激素脱发进行鉴别。
如出现很多小而分散的虫蚀状斑片状脱发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斑疹、斑丘疹、丘疹、脓疱疹、扁平湿疣、梅毒性白斑、黏膜斑、溃疡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全身肌肉疼痛、肌无力、骨关节疼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眼部不适、疼痛、发炎、视力障碍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头痛、偏盲、偏瘫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如出现脱发、皮肤损害的症状,患者可就诊于皮肤性病科。
如出现肌肉疼痛、骨关节疼痛的症状,应就诊于骨科。
如出现眼部不适、视力障碍的症状,应就诊于眼科。
如呈现头痛、偏盲、偏瘫的症状,应就诊于神经内科。
哪里不舒服?
发病到现在多久了?
母亲有类似的症状吗?
是否有过不洁的性交史?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对什么药物或其他东西过敏吗?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损位置。大小、颜色、形状、性质等。如患者的皮肤损害的特点符合此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即可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病损内的梅毒螺旋体,对早期梅毒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在口腔与肛门部位要注意与非致病性螺旋体相区别,如果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结果呈阴性,建议连续检查3日。也可以做近卫淋巴结穿刺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用荧光素标记的抗梅毒螺旋体免疫球蛋白染色,以检测含梅毒螺旋体的标本,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其敏感性大于90%。对于此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用心磷脂做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亦称反应素)。这些抗体是针对从受损伤的宿主细胞释放出来的类心磷脂物质,及梅毒螺旋体类心磷脂样抗原的IgG及IgM抗体,检查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用梅毒螺旋体的成分、抗原决定簇或重组抗原及合成肽来检测抗螺旋体抗体,检查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毛发镜作为一种经济、方便的非侵入方式可帮助临床医师诊断梅毒性脱发。梅毒性脱发具有一些特点,如终毛数目减少、黄点征、黑点征、红斑背景、毛细血管扩张及毳毛。
根据体格检查发现的皮损特征在配合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正确的诊断。
患者的皮损呈古铜色的皮下结节、多形性斑块、溃疡、树胶肿等症状。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镜下发现梅毒螺旋体。
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螺旋体呈阳性。
梅毒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实验及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实验均呈阳性。
从前额两侧开始头发密度下降,头发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前额变高,前额发际线呈M形,或从头顶部头发开始脱落,也有头顶部和前额同时脱落。脱发渐进性发展,根据临床表现即可与此病进行鉴别。
突然发生于身体毛发部位的局限性脱发,毛囊上皮被结缔组织代替,从而产生永久性秃发,可发现瘢痕组织,根据临床症状即可进行鉴别。
梅毒性脱发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首选青霉素累药物,如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用药的前期需缓慢加量,并配合使用泼尼松,以防止发生吉海反应,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红霉素及四环素累药物。本病治疗周期大概为一年时间。
此药物为中效能糖皮质激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调节免疫、抗过敏的作用。用于此病的治疗前及治疗前期,用于预防吉海反应(大量梅毒被杀死,会释放多种物质而引起人体免疫反应,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因此危机生命)。糖尿病患者慎用、妊娠期慎用,对本品及甾体激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不可长期大量大范围使用。
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适用于梅毒感染。有青霉素类药物或普鲁卡因过敏史者,以及青霉素或普鲁卡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肌肉注射使用,前期用量需缓慢增加。
苄星青霉素吸收极缓慢,血药浓度低,适用于需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对于此病的疗效较好。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本品。应用本品须新鲜配制。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肌肉注射使用,前期用量需缓慢增加。
本品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用于对青霉素药物过敏者,对梅毒的疗效较为满意,肝病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尽量避免使用,对本片过敏者禁用。
暂无针对性手术方法治疗本病。
积极治疗的梅毒性脱发患者大部分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可以治愈。但是,此二期梅毒需随访2年,建议患者半年左右进行复诊一次,需进行体格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血清试验等。
梅毒性脱发可以治愈。
本病积极治疗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不积极治疗的患者,此病可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此病为二期梅毒,二期梅毒需随访2年,建议患者半年左右进行复诊一次,需进行体格检查、组织学检查视野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血清试验等。
梅毒性脱发的患者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充足、营养丰富、营养均衡即可。
梅毒性脱发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用药,梳头洗头保持动作轻柔,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性接触时候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患者可通过观察脱发的变化情况监测病情。
了解泼尼松、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盐酸四环素、红霉素、米诺环素等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等,遵医嘱正确服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
尽量避免与他人进行密切接触。
性接触需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必须佩戴治疗合格的避孕套。
梳头洗头时候应保证动作轻柔。
要想预防梅毒性脱发,就尽量避免感染梅毒,避免不洁性交、尽量避免密切接触患有梅毒的人群、性交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实验室人员注意保护自己,穿戴好相应的防护工具,以上措施都可以对此病的预防起到良好的效果。有不洁性交史的人群应积极到医院进行排查。
如患者有过不洁性交史,可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如体格检查、暗视野检查、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血清试验等及检查。
对已治愈的病人要定期复查,并在必要时复治,以求根治,必要时应进行预防性治疗。
性爱要专一,不嫖娼、不卖淫、不搞婚外或婚前性乱活动,固定一个性伴侣。若性伴侣患梅毒,应在治愈后方可过性生活,并采取屏障避孕措施。
梅毒患者污染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处理。
4744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785-1803.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74-194.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441-45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