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发生于20~3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居多,病因尚不明确,现普遍认为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患者往往出现眼痛、视力减退、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为扩大瞳孔、抗炎、积极处理原发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在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复发。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引发的多基因遗传病。此外,此病也可能与克雷白杆菌属、沙门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有关,患者在感染后会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疾病,某些全身性症状疾病可能并发葡萄膜炎。
人体的HLA-B27基因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LA-B27阳性者的发病率为10%~20%。部分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因素所产生的,也有学者认为该病是多因素遗传病。
患者在感染克雷白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微生物后,机体产生抗体与之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复合物随血液循环至葡萄膜等血管网密集的部位,容易产生沉积病,发生反应,机体为消除这些产物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葡萄膜炎。
该病有明显的家族聚积发病倾向,患有该病的患者其亲属发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3倍。该病在我国较为常见,患病率为0.3%,发病者多在40岁以前发病,发病的高峰期为20~30岁,其中,患病男女之比为10:1,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
有大量数据显示该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故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者更容易患该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且男性多于女性。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典型症状是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该疾病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伴发疾病,患者常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部疼痛,伴晨僵等。强直性脊柱炎多起病缓慢,病程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葡萄膜炎往往起病较急,症状较重。
患者疼痛急剧,放射至眉弓和额颞部,睫状体部有明显压痛,瞳孔散大后疼痛可消失。
炎症刺激症状较重,眼红、畏光、流泪常和疼痛同时发生。
疾病造成的角膜水肿、房水混浊及瞳孔区晶状体前囊渗出物聚集等,会影响光线进入,影响视力。此外,若疾病造成黄斑水肿及视盘水肿,也会引起视力下降。
看东西时感觉眼前有小黑点。
炎症反复发作等因素造成房水改变,影响晶状体代谢,从而引起白内障,多表现为晶状体后囊下混浊。此外,治疗该疾病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也会引起晶状体混浊。
炎症细胞、纤维素性渗出及组织碎片阻塞小梁网、虹膜周边前粘连、小梁网炎症、瞳孔闭锁等因素造成眼内压升高,从而引起青光眼。
炎症反复发作可导致睫状体脱离或萎缩、房水分泌减少,引起眼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眼球萎缩。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时,要求患者应及时到眼科就医,并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但需要与急性结膜炎等进行鉴别。
患者在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防止伴发葡萄膜炎影响视力。
在患者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当患者出现眼部不适时,可到眼科就诊。
当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时,需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眼部疼痛已经持续时间是多久?
除了眼睛疼还有什么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
是否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过治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检查患者视力情况、眼压,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患者视力通常下降,眼压可低于正常,也可高于正常。
观察角膜情况、瞳孔形状、虹膜改变,以及是否有结膜睫状充血、前房闪辉、前房渗出、晶状体改变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出现角膜混浊、瞳孔变小、虹膜发生粘连、结膜睫状充血、前房闪辉、前房内纤维蛋白渗出和前房积脓等。
观察是否有眼底病变,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眼底病变,如黄斑、视盘或视网膜水肿。
观察患者是否有眼底病变、玻璃体改变的情况,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后期,会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等。
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表示患者的葡萄膜炎可能伴有全身性病变,HLA-B27抗原阳性对诊断该疾病有重要意义。
对患者脊柱进行X线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韧带钙化、竹节样变、椎体方形改变、椎小关节和脊柱生理弯曲度改变。
主要根据患者的骶髂关节炎病史、X检查结果、家族病史、眼科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若患者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并且出现了眼部葡萄膜炎症状,即可确诊该疾病。
呈急性发病,有异物感、烧灼痛,分泌物多,检查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这些表现与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睫状充血以及前房炎症反应有明显不同。
呈急性发病,视力突然下降,可出现眼胀、头痛、恶心、呕吐、角膜上皮水肿、角膜雾状混浊、前房浅、前房闪辉等,但无前房炎症细胞。瞳孔呈椭圆形散大,眼压增高,与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角膜透明、大量角膜后沉着物、前房深度正常、房水大量炎症细胞、瞳孔缩小、眼压正常或偏低等易于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治疗为散大瞳孔、拮抗炎症、积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通过药物(睫状肌麻痹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手术治疗即可。病程进展约一个月,但强直性脊柱炎需要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
如后马托品、阿托品、托吡卡胺、肾上腺素等。目的是防止和拉开虹膜后粘连,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解除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的痉挛,以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促进炎症恢复和减轻患者痛苦。另外,需注意阿托品类药物过敏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等禁用。
如醋酸氢化可的松、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磷酸钠。需注意药物过敏者、严重精神病史者、骨折患者、溃疡患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肺结核患者、未控制感染的患者等人群禁用。
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需注意药物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溃疡患者等人群禁用。
葡萄膜炎的手术治疗主要是指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切除增殖的玻璃体,避免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另外,此方法还用于治疗化脓性葡萄膜炎(眼球内发炎、积脓),清除玻璃体内存在的致病微生物以及毒物。玻璃体切除手术是在眼球上打三个很小的孔,每个孔里分别插入导光光纤、玻切头、灌注管。光纤用来在眼球内照明,玻切头用来切除玻璃体,灌注管在玻切头切除玻璃体的同时,保持平衡盐水进入眼球内,维持眼球充盈状态。一般切除玻璃体以后会往眼球内注入平衡盐水以维持正常眼压,如果有视网膜脱离,则眼内注入气体或硅油,维持眼球的形态,促进视网膜复位。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且对患者后续生活质量无较大影响,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患者视力可恢复正常。但该病在患者出现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时容易复发,需要定期复诊。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能治愈,但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的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在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治疗完成后,遵照医嘱进行复诊,一般一周以后可进行复诊,复诊时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等。患者应多注意眼部情况,当再次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程。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患者应该注意日常饮食,要食用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防止便秘,也要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忌辛辣、刺激饮食。
宜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猕猴桃等
宜食用高热量食物,及时补充能量。
宜食用能增加免疫力的食物,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如鱼腥草等。
宜食用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菊花等
忌燥热性食物,会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重炎症反应,如羊肉等
忌温补食物,会造成机体炎症反应加重,如狗肉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在休息时尽量选择质地稍硬的寝具,若有条件者可选择硬板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尽量保持胸部及腰部直立,注意用眼卫生。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保证按时吃药。
注意休息,休息时尽量选择硬板床,尽量采取仰卧位的方式休息,避免身体弯曲。站立时要尽量保持胸部、腰部直立,防止疾病复发。患者应当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慢慢恢复身体运动机能。
患者应当注意用眼卫生,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防止感染,多眺望远方。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并坚持按疗程用药,不要私自停药。眼部症状消失只意味着疾病部分好转,体内免疫系统并不一定恢复至正常,这时如果停止治疗,常很快复发。
该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若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家族史,则无特异性预防方式。但应当注意身体健康,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程,造成严重后果。注意劳逸结合,尽量不要抽烟、喝酒。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一般无明显症状,在出现腰骶椎等处的不适时应当警惕,及时就医。
该疾病是免疫系统异常所导致的疾病,故应当积极锻炼,多吃能够加强自身免疫力的食物,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患者应当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部分患者在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后会发生强直性脊柱炎,故应当多饮水,讲究个人卫生,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4753点赞
[1]宋国祥,黄进贤,邓亚玲等.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8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4,第25卷(20):3059-3061.
[2]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0.
[3]葛坚,王宁利.眼科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