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滥用性头痛是由于长期滥用止痛药物引起的药物依赖性头痛,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头痛程度及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原发性头痛重,且伴焦虑、烦躁、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律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头痛症状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由于头痛带来的不合理使用止痛药物诱发的药物滥用性头痛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于连用和滥用镇痛剂所引发的头痛。
使用麦角胺诱发的头痛。
药物滥用性头痛可能是由于长期应用止痛药引起的,好发于长期使用止痛药者、原发性偏头痛患者、中年女性等,饮酒、睡眠不规律、心理压力等因素容易诱发。
止痛药的滥用是药物滥用性头痛最主要的病因,导致滥用性头痛的因素有,1个月内使用阿斯匹林50g以上,或其他弱镇痛剂,相当于阿司匹林50g以上;巴比士酸盐类或是不含麻醉药的合成镇痛剂,1个月内服用100片以上;服用麻醉性镇痛剂1次以上;麦角胺每日经口服用2mg以上,或者肛栓1mg以上。
长期服用镇痛药治疗头痛,每日服用镇痛药患者发生慢性天天头痛是偶然服用镇痛药患者的6倍。
偏头痛患者更易于发生,滥用镇痛药是慢性偏头痛的主要原因。
镇痛药合用,特别是含有成瘾类型的药物,如仲丁比妥或可待因更易导致成瘾及“反跳性头痛”。
含有咖啡因的镇痛药,可导致咖啡因撤药性头痛。
患有精神病,如抑郁症患者更易发生镇痛药滥用性头痛。
药物引起头痛的发病率尚未明了。
长期使用止痛药者一旦停药或过度使用药物,也会容易发生药物滥用性头痛。
在发生药物滥用性头痛的原发头痛中,偏头痛患者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原发偏头痛患者也是药物滥用性头痛的好发人群。
中年女性的情绪稳定性较差,焦虑抑郁的情绪可能会加重药物滥用性头痛。
药物滥用性头痛以长期慢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头痛多数容易晨起出现,多数会每天都出现,而且多为枕部疼痛及跳痛,并可能会伴有头晕、呕吐、恶心、焦虑、坐立不安和畏光、畏声等症状。药物滥用性头痛可以出现焦虑、抑郁、失眠、轻度认知障碍等并发症。
头痛以慢性头痛为主,一个月内至少15天出现头痛,连续3个月或以上。头痛多数容易晨起出现,多数会每天都出现。头痛多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搏动性疼痛,可能会发展为一侧或双侧眶上、眶后或额颞部搏动性钝痛。
患者在发生头痛症状时多数会感觉到头晕。
头痛使得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发生恶心。
头痛程度较重也可能会伴随呕吐,呕吐的发生也与头痛导致颅内压升高有关。
多数患者会出现畏光畏声的症状,这是因为声光的刺激可能会加重疼痛,机体为了保护会出现畏光畏声的症状。
除主要症状外,病人会由于疼痛的刺激常常会出现出汗、面色苍白、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长期的头痛发作会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使病人产生焦虑的情绪。
本病会长期持续的发作,使得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不是很大,可能诱发抑郁的不良心理反应。
疼痛会影响睡眠,此外患者过于焦虑、心理压力过大,心情抑郁都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
止痛药滥用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药物滥用性头痛患者的注意力下降和认知功能受损。
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畏光等症状时,建议到疼痛科、神经内科就诊,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头颅CT、头颅MRI检查,注意与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相鉴别。
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畏光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疼痛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头晕、畏光、认知障碍等,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头痛发生了多久?
具体头痛的部位在哪里?
有没有原发性头痛及使用止痛药?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畏光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具体做法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可用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头颅CT、MRI主要是用于排除脑血管疾病,如为脑肿瘤引起的头痛,CT可见脑内有占位性病变,引起这两项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
有长期使用止痛药的病史,头痛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每个月有15天及以上发作,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所继发的头痛,可以确诊为药物滥用性头痛。
脑血管疾病可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血压异常等血流动力学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等,这类的疾病多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头痛症状并不会随着药物减量或停止服药缓解,而本病患者经停药治疗后,头痛可明显缓解。
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会导致颅内压的增高或压迫周围脑组织,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可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脑动脉瘤引起的头痛一般CT可见颅内占位性病变,本病患者CT无明显异常。
药物滥用性头痛主要是由于止痛药物滥用引起的头痛,最有效的治疗是病因治疗,即对止痛药物进行科学的停用,除此之外,预防用药及对症治疗也是本病的治疗重点。
光线应柔和,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患者应避免诱发因素,即不合用镇痛药,特别是不合用含有成瘾成分的药物。
患者应做好头痛发生频率、程度、部位及性质的记录,以便医生更好的进行停药戒断的方案调整。
要注意补充营养,同时运动也可增强体质,转移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头痛,可选择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快速停药或缓慢停药。一般而言,大多数患者都适宜逐渐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频率,待机体适应2周左右,大部分头痛会得到减轻,再考虑彻底停药,停药期间可选择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与止痛药的服用原则和目的不同,药物并不是在头痛发作时服用,而是每天定时规律服用,患者需要按时、足量、足疗程服用,治疗周期在半年以上,用于对抗药物滥用性头痛。
患者可使用B族维生素、褪黑素和辅酶Q10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病人可以尝试选择冷热敷、指压止痛、针灸、推拿、理疗等物理疗法来缓解头痛。一般临床上多选用清冷渊、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关穴,或者头部的风池、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或按摩都对缓解头痛有一定的疗效。
头痛对症治疗,一般选择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缓慢深呼吸、引导式想象等。
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当病人出现恶心、呕吐时,做好水分的补给及营养的支持,避免发生营养不良,也可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失眠对症治疗,可辅助使用褪黑素,B族维生素等促进睡眠。
药物滥用性头痛虽然需要长期治疗,但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不会影响寿命,建议患者定期复查。
药物滥用性头痛经规范的治疗后一般能治愈。
若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药物滥用性治疗刚开始至少每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头痛控制稳定后,可半年复查一次。
患者适宜吃营养均衡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患者适宜食用优质蛋白类食物,如瘦肉、大豆制品等。
患者适宜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菠菜、莴笋、西红柿等。
患者应多饮水,保持每天1500ml以上的饮水量。
忌食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碳酸饮料、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容易使头痛症状加重。
患者少食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泡菜、咸蛋、腊肉等。
药物滥用性头痛的护理,以做好头痛记录及日常生活护理为主,还需注意患者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睡眠,避免饮食过量或饥饿,家属和朋友多倾听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当头痛发作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因头痛、眩晕导致跌倒,在疾病稳定期应该保持适宜的运动,每周2次左右的低强度运动对疾病的恢复起促进作用。
若病人因疼痛而出现汗多,需要做好皮肤护理,若因声光刺激导致眼部干燥也要做好保湿。
家属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与交流,关心体贴病人,可鼓励病人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如听音乐、运动等。此外若焦虑、抑郁的程度较重,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可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及压力管理、行为认知疗法等进行压力的管理。
注意观察头疼的病情发展,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畏光加重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
在停药期间出现较为严重的头痛或者眩晕,要卧床休息,并保持冷静,待稳定后就诊。
由于药物滥用性头痛主要是因为不合理使用止痛药引起的,因此最有效的预防是尽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患者在使用止痛药治疗原发头痛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用药,不可擅自增加药物剂量或者频率,用药时尽量使用单一成分止痛药,每周频次尽量控制在2次以内。
可在治疗原发性头痛时预防性给药。
5222点赞
[1]马国奋,马国重,张为西,何锦照,江震钦.药物滥用相关慢性头痛患者伤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6,37(22):3431-3433.
[2]匡培根.药物引起的神经精神不良反应[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2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