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阴症是属于性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以反复窥视异性下身、裸体或他人性活动来满足引起个体性兴奋的强烈欲望。但没有暴露自己或同受窥视者发生性关系的愿望的性偏离现象,一般于青年早期首次出现症状。他们经常潜人私宅、女宿舍、女浴室或女厕所附近,从门窗缝隙、墙上孔穴、屋顶、屋旁树梢去偷看,也有蹲在隔墙而建男女公厕的男厕一方用小镜反射来窥看者,有的人边看边手淫。被窥看对象多半是陌生女性。
窥阴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主要与儿童时期的不良性刺激、色情文化、性压抑、人格不健全等因素有关。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人群。部分智力低下的患者亦可诱发出现窥阴症。
儿童、少年早期受到家庭中的性刺激、性兴奋经验的作用、影响,如儿童早期不良性刺激经验,如双亲与异性子女同睡、同浴,双亲的某种不检点行为影响。此种不良性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儿童的性诱惑。又如儿童少年遭受成年人的性虐待、性玩弄,或性攻击行为伤害等,可导致性偏离行为。
淫秽、色情物品的影响暴露于此类物品之下的人们可产生强烈性兴奋,还可产生对性问题认识、态度上产生消极反应。或由于偶然的窥阴行为与手淫相结合的不良影响,导致以后通过手淫的反复加强而固定下来。
正常异性交往遭受某种挫折或伤害,多见的如单恋、失恋,在交异性朋友时屡受挫折或失败。与妻子或妇女相互关系上的困难挫折,不满意,或缺乏交往能力。特别是与性伙伴缺乏满意融洽关系。
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都说窥阴症患者多数内向,不喜欢交往,安静怕羞性格特点明显突出的人。
相关研究显示默写智力缺陷的人群易诱发窥阴症,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窥阴症目前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报道,在临床中,窥阴症常见于青壮年男性,在女性中非常罕见,而单次窥阴行为的性唤起男女比例可能为3∶1。
相关研究窥阴症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尤其时性格孤僻、内向、害羞的人群,可能与其人格发育不健全或不良性经历有关。
窥阴症患者的典型表现是想方设法的偷看妇女入厕、洗澡与性生活,从而满足自己的性幻想或性冲动,部分患者可伴随露阴症状。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冲动行为等并发症。
窥视者通过厕所、浴室或卧室的门窗缝隙进行窥视等方式,想方设法的反复窥视异性下身、裸体或他人性活动,以满足引起性兴奋的强烈欲望。当场手淫,或事后通过回忆手淫。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以外,一般不会有进一步的非礼或攻击行为。而且,很多患者胆怯、害羞,不敢与异性正常交往。
部分窥阴症的患者可由于这种性偏离行为产生心理障碍,使其对正常性生活冷淡、排斥。
部分窥阴症的患者可伴随露阴行为,主要表现是反复、强烈的,涉及在异性陌生人面前暴露本人性器官的性渴求、性想象。
窥阴症患者可由于这种性偏离行为导致出现烦躁、悲伤、愤怒、羞愧、内疚、心理冲突和紊乱、自杀和杀人的观念、冲动和行为等多种情感体验,诱发持抑郁症、焦虑症。
是一种发生较急、历时短暂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同时有情绪激动和口头或躯体攻击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可起源于内部感受或外部影响,此时自控力降低。严重者可有情感爆发(愤怒、激越),甚至导致自伤或伤人的暴力行为。部分窥阴症患者在强烈的性刺激下可能出现冲动行为。
窥阴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早期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及其重要,因此对于有反复的窥视异性下身、裸体或他人性活动行为的患者应及就诊精神科,完善精神检查、头颅CT/MRI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进一步与品行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疾病鉴别。
当患者出现反复的窥视异性下身、裸体或他人性活动的症状时,或出现焦虑、抑郁症状时,尤其是对生活、工作产生影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患者出现伤人毁物、情绪激动、自杀、自残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复查。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若出现伤人毁物、情绪激动、自杀、自残等情况时,可就诊急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患者是否经常手淫?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症状持续多久了?
发病前性格如何?有无相关儿童时期的不良性刺激、接触色情文化、性压抑、人格不健全等因素事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有无伤人毁物、情绪激动、自杀、自残等情况)
直系亲属有无相关精神病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主要包括面谈和量表测试,综合判断患者目前的感知觉、逻辑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智能等认知功能方面的情况,了解患者有无无相关精神障碍症状、有无幻想、妄想等感知觉和思维障碍、有无焦虑、抑郁等心境障碍。且可以评估严重程度。
主要用于排除脑部病变所致的器质性精神病。
可了解患者有无感染、免疫失调、肝肾疾病、内分泌及激素代谢紊乱、中毒等疾病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
可以观察患者外生殖器的情况,观察外生殖器是否存在皮肤破溃或者是否存在表面突起物等情况。
通过抽取患者血液,来进行性激素的检测,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或者内分泌失调的情况。
窥阴症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标准:
至少6个月,通过窥视一个毫不知情的裸体者、脱衣过程或性活动,从而激起个体反复的强烈的性唤起,表现为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
个体将其性冲动实施在未征得同意的人身上,或其性冲动或性幻想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个体体验性唤起和(或)实施性冲动至少已18岁。
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有额外的打破常规和反社会行为的特征,并且缺少对秘密观看毫不知情者的裸体和性活动的特定性兴趣。
在反复的酒精或其他物质或药物中毒的情况下,可能中涉及单次窥阴发作,但不应涉及“秘密窥探毫不知情者的裸体和性活动”这一典型的性兴趣。因此,当个体没有中毒时,如果反复出现窥阴的性幻想、性冲动或性行为,则表明个体可能有窥阴障碍。
窥阴症的治疗是采用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稳定情绪,减轻情感障碍,消除患者的性偏离行为,改善或完全消除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复发,一般为长期治疗。
窥阴症的患者可合并焦虑、抑郁等症状。可使用对应的药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治疗量,尽可能单一用药,疗程要长。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改善情绪,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等。
奋乃静,可抑制患者性冲动。
抗雄性素制剂,人工合成的环丙孕酮乙酸盐、醋酸环丙孕酮片、醋酸甲羟孕酮,能明显减低生理的睾丸素效应,但有副作用,主要是可产生抑郁症状。
对脑下垂体一性腺系统有抑制效应的抗精神病药物,此类药物也可试用,如硫利达嗪,据报道有一定疗效。
即通过让患者想象某种窥阴行为的具体场景,并体验此类行为的性兴奋的高潮,在体验达到高潮时刻结合利用去条件化措施方法(例如应用电刺激作为厌恶性刺激物),也就是说想象性的内隐致敏法结合以厌恶性条件化方法,以达到消除性变态行为的最终目的。应用这种经过1~2个疗程所取得近期疗效是很好的。
医生通过谈话或其他方法,将患者潜意识心理内容及过程转化为意识,引导患者接受指示,正确对待并治疗疾病,发现解决来患者内心的心理冲突引导患者接受指示,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结合法制教育,通过实例,使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使患者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以达到治疗目的。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适当的劳动锻炼,把对异性性器官的兴趣转移到运动、绘画、摄影等兴趣上去。
具体做法是先用橡皮圈弹痛等厌恶刺激,破坏患者窥阴活动的动力定型,抑制其窥阴的欲念。即在患者回忆自己以往窥阴情景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窥阴机会而出现窥阴欲念时,立即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致痛,直至窥阴欲念消失。
窥阴症的患者有的可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行寻解或经治疗后治愈,有的经治疗后仅可部分缓解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不可治愈,再三复发。一般不会对自然寿命产生影响。治疗期间需根据病情复诊。
部分能治愈,有的患者随着年龄龄的增长,窥阴现象可逐渐减少或消失,有的经早期积极治疗后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窥阴现象可基本消失,但亦有经治疗后再三复发者。
窥阴症的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治疗期间需根据病情1~3月复诊1次,通过精神检查,评估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窥阴症主要是由心理发育障碍所致,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饮食治疗措施。
针对窥阴症患者,目前研究尚无确切的饮食禁忌资料,但应避免吸烟、饮酒,避免神经系统损害,以防加重病情。
窥阴症患者的护理主要立足于药物管理、心理护理、睡眠护理、安全护理等几方面,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看管,防止自杀及意外伤害。
药物应有家庭成员保管,严格按医嘱合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定期复诊,切不可自行更改药物或药量。
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易慢跑、爬山、游泳等不感到劳累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宜,有助于恢复身心健康。
鼓励患者多与他人交流、沟通;鼓励患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助于恢复正常心态及转移注意力。
安全护理∶对于情绪激动、有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的患者,应加强安全防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看管监护,防走失、防毁物伤人、防自杀、自残。
家庭成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异常的言语和行为表现,若出现情绪激动、伤人毁物、自杀、自残等行为时要立即报告医护人员或立即就医。
家属应增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注意交谈保持耐心、态度和蔼,并以患者实际发病诱因为参照进行人性化的疏导,促使患者感知到舒适感、安全感与幸福感。协同病人制订治疗及日常生活康复计划,培养兴趣,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经验、想法和目标。支持、辅助并肯定病人,树立信心,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并指导病人自我照顾,使病人了解家庭成员对他的期望。避免对病人冷淡、放任自流或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而影响病人功能的发挥。
使用药物治疗期间注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了解有无药物性肝肾功能损害。
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藏药迹象,经常检查病人的衣物、环境及地面有无药品,严防病人蓄积大量药物用于自杀。患者居住的室内陈设简单。不要放置任何具有危险性的物品,防止突然兴奋冲动而发生意外。
窥阴症的预防在于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普及性教育及精神卫生知识,加强心理卫生咨询,同时对于有发病诱因的人群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对于有不良性刺激、接触色情文化、性压抑、人格不健全等好发因素的人群,要尽早进行精神评估,筛查有无该病发生。
对于人格不健全的人群,需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事勿自己闷在心理,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倾述,放松心情。
对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有过不良性经历的人群,应该加强心理卫生咨询及精神卫生知识、性教育的宣传与普及,做到将窥阴现象思想扼杀发生之前。
对于性压抑的人群,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引导其健康积极的对待生活。
对于智力缺陷的患者,家属应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789点赞
[1]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精神验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76-678.
[2]李煦,唐妘.窥阴症的动力性心理治疗个案报告[J].心理学通讯,2018,1(02):148-153.
[3]傅安球著,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157.
[4]《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技编辑部编,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06,37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