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坏死性感染是指由一种或多种病原菌感染导致颌面部组织坏死的严重疾病。主要病因为病原菌感染和解剖结构复杂,临床症状包括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的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对症治疗,预后一般。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主要病因为病原菌感染和解剖结构复杂,好发于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人群。此外,免疫力低下和颌面部外伤都是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诱因。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以化脓性细菌感染为主,细菌可通过病灶牙或牙周组织进入机体,经过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进入人体,或由于口腔黏膜破溃侵入机体,或身体其他部位病灶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口腔颌面部而引起。
口腔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淋巴和血液循环丰富,组织结构间隙较多,颌面部的静脉缺少瓣膜,感染可与颅内海绵窦相通,这些因素合并病原体感染导致颌面部坏死性感染。
免疫力低下不能抵御病原菌入侵,细菌在体内繁殖诱发颌面部坏死性感染。
颌面部外伤导致皮肤破损和感染,诱发颌面部坏死性感染。
尚无准确的流行病学统计数字。
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高,与糖尿病累及血管和免疫力低下有关。
老年人因面部组织结构松弛,容易出现颌面部坏死性感染。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败血症的并发症。
颌面部肿胀严重,有肿块出现,病变区可出现张力高肿胀,质韧、弹性差,界限不清。颌面部不对称,颌下弥漫性肿胀可达颏下,皮色猩红,皮温高,有凹陷性水肿症。
初期即可出现剧烈疼痛,为肿胀性疼痛,可放射至头部,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晚期逐渐出现颌面部麻木症状。
晚期皮肤出现青紫、发黑、溃烂,有咖啡色血性液渗出和坏死组织脱落。
患者一般情况差,烦燥不安、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可出现全身高热、寒战。
患者多有烦躁或意识不清、呼吸浅速、心音低钝、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表浅静脉萎陷,血压下降,收缩压降低至10.6kPa(80mmHg)以下,脉压小,皮肤湿冷、发绀,尿量更少,甚或无尿等表现。
一般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出现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症状,部分患者有精神、神志改变,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器官功能衰竭。
就医
当出现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的症状时及时就诊口腔科,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诊断,注意与颌面部恶性肿瘤和颌面部间隙感染相鉴别。
当出现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除颌面部症状,出现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口腔科。
出现休克症状去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
疼痛出现多长时间了?有什么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近期有口腔外伤或免疫力下降吗?
既往有其他疾病吗?
医生通过视诊检查颌面部皮肤颜色及破溃程度,有无渗液及渗液颜色,颌面部肿胀程度。触诊颌面部有无疼痛,有无肿物,质地如何。
合并细菌感染者血液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C-反应蛋白升高及血沉增快,部分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下降。进行血培养可明确致病菌,对下一步指导用药有一定帮助。
主要用于检查感染侵及的组织范围,有无合并骨骼、筋膜等损伤,对手术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溃烂的典型症状,血培养出明确的致病菌,以及影像学可见组织感染性损伤。
颌面部恶性肿瘤可以表现为溃疡、结节、硬结,随着肿瘤的增大,出现癌肿边缘隆起,菜花样,可伴有出血、溃烂等。颌面部恶性肿瘤做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颌面部坏死性感染致病菌多为细菌。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治疗最主要的是进行早期清创,联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对于全身状态差的患者给予支持治疗。
入院后即行患处切开引流,进行细菌培养,给予广谱抗生素及激素行抗炎、抗毒治疗,补充有效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升血压、强心、利尿、输血等支持疗法,及吸氧、导尿、物理降温等措施,病情仍逐日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可行气管切开。
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应范围广,对细菌有很好的杀伤作用。不良反应不常发生,即使发生也较温和且短暂。
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对于口腔的厌氧菌感染效果较好。消化道反应是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但一般不影响治疗。
适于生命体征平稳、感染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坏死组织切除,彻底清除周围病灶,部分患者病灶过大可分次清除,避免一次清除创伤过大不利于恢复。清除后用碘伏或双氧水反复冲洗创口,避免再次感染。
适于清创面积大,表面不易愈合的患者,可以选择自体皮肤或人工皮肤进行移植,有助于伤口快速愈合。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积极治疗,一般可以治愈,预后比较好,多数不影响自然寿命,少数患者可出现面部疤痕。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预后多不佳。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经过及时的清创和抗炎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积极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者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液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彻底痊愈后无需复查。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患者注意术后伤口护理和休息,避免患处沾水及用手触碰患处,患者及家属要观察颌面部的肿痛情况,避免加重。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患者治疗期间注意面部伤口周围清洁,定期消毒,注意更换纱布,避免出现粘连和再次感染,避免患处沾水及用手触碰患处。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室内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区人员密集区,以防出现感染。可以适度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伤及患处。
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颌面部的肿痛,及皮肤破溃恢复情况进行病情监测,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
患者因面部疼痛和受损可能会出现心情低落,家属注意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告知患者疾病治疗方式,积极面对病情。
长期口服药物的患者每月应复查生化功能,避免出现肝肾功能受损。
颌面部坏死性感染的预防主要是避免病原菌感染,可以通过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来预防。
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注意每天早晚刷牙,进食后用漱口水漱口,塞牙后及时剔除,患有龋齿等口腔疾病及早治疗。
日常避免口腔及颌面部皮肤、黏膜破损,出现损伤注意消毒并及时治疗。
及早治疗身体其他感染病灶,可以通过适度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染。
4102点赞
[1]刘晖,邵贝贝,冯翠萍.颌面颈部感染致坏死性纵隔炎的病原学分析与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00(005):1156~1158.
[2]黄硕.颌面颈坏死性进筋膜炎的临床诊治[J].中外医疗,2017,030(023):91.
[3]孙建立.颌面部坏死性筋膜炎[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01):66~6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