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角化不良症主要为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少见。临床症状有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指甲缺陷等,可能会并发骨髓衰竭、肿瘤、肺部疾病、消化系统异常、骨骼系统异常等症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对症治疗,先天性角化不良一般预后较好。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病因主要与遗传相关,多认为是基因突变。多数为X连锁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近亲婚配其子女患病的几率会增加。
先天性角化不良根本原因是端粒缩短。端粒会保护遗传数据,每当细胞分裂时端粒就会缩短,当端粒变得太短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先天性角化不良通常会遗传,从父母传给孩子,较少情况下不是遗传,而是一种新的基因突变。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临床罕见病,好发于父母为近亲婚配者。发病率为1/100万,男女比例为13:1,好发部位在口腔、指甲和全身。
父母近亲婚配,其子女患有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几率会增加,尤其是男性好发。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典型症状是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指甲缺陷。病情严重可能有其他潜在的并发症,如骨髓衰竭、肿瘤、肺部疾病、消化系统异常、骨骼系统异常等。
出生后就可出现,随年龄增长加重,呈现不规则网状棕色色素沉着,伴斑状色素脱失的皮肤萎缩,多发生在颈部和胸部上部。
舌及口腔黏膜可出现小疱及糜烂,继以不规则红斑、白斑,但有时也有广泛波及,呈疣状增生。
指甲的变化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如开裂、发育不良或变形。严重时可出现胬肉、萎缩或脱落,还可反复发展成化脓性甲沟炎。
先天性角化不良还可出现脱发、白发、毛发稀疏和多汗。
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肿瘤的几率高,常见的肿瘤有鳞状细胞癌等。
主要为肺动静脉畸形、肺纤维化和肺部恶性肿瘤等。
可有肝门脉高压、肝脾肿大、胃癌、肠癌、肝硬化等。
可出现骨骼发育不良、骨质疏松等。
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可能会并发智力缺陷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
可能会并发输尿管狭窄、尿道下裂等生殖泌尿系统异常。
大部分患者会并发结膜炎、眼睑炎等眼部疾病。
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口腔黏膜检查、皮肤检查、指甲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查后诊断。先天性角化不良还要和其他骨髓造血衰竭、疣状白斑鉴别诊断。
父母为近亲婚配,孩子出现皮肤、口腔、指甲等病变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指甲缺陷,需及时就医。
如果合并有骨髓衰竭、肿瘤、肺部疾病、消化道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时,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性病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指甲缺陷等)
有无先天性角化不良家族史?
患者父母是否为近亲婚配?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什么时候发现的这种症状?
可检查出口腔黏膜是否有小疱及糜烂,不规则红斑、白斑、黏膜增厚等。
通过视诊可以看到面部、颈部、肩部等部位是否有色素沉着。
通过视诊可观察到指甲是否出现开裂、发育不良或变形。
血常规检查可显示是否出现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多为巨红细胞贫血,以后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检查发病时常显示细胞数增多,提示有脾功能亢进,但随后出现细胞数减少,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一致。
可检测是否出现皮肤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
典型的先天性角化不良症状为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指甲营养不良、口腔黏膜可出现小疱、糜烂,逐渐发展成为红斑、白斑。
实验室检查显示,许多患者及家属可有不同程度的骨髓功能改变,如血象偏低、全血细胞减少等即可确诊。
白细胞减少可出现抵抗力下降、反复感染等症状。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症状,患者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体力下降等。血小板减少具有出血倾向,可能表现为自发性出血、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等症状,可通过典型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鉴别。
多见于腭、口底、唇、牙龈等黏膜,损害隆起,为乳白色,呈形状不规则的疣状突起,界限较为清楚,突起既无可呈分离的角化刺状,也可融合成片状,犹如绒毛,可通过典型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鉴别。
先天性角化不良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局部的表现来选择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黏膜白斑需定期随访,必要时行组织病理检查,以除外癌变。
若患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可采用睾丸酮、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本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选择斑块切除术,用于切除口腔黏膜或皮肤处的白斑,防止发生癌变,术后要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
通过电凝、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在病变的局部组织发生冷或热效应,致组织蛋白发生变性、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及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以皮肤表现为特点,可发展成骨髓再生障碍或肿瘤的多系统性疾病,很难彻底治愈,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若有智力障碍、骨骼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则预后较差。
先天性角化不良不能彻底治愈,通过对症治疗、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先天性角化不良经过临床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先天性角化不良术后1~2周复诊时检查黏膜白斑的恢复情况,可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来判断是否发生癌变。
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需多补充维生素、高蛋白、矿物质,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提高身体免疫力,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忌食辛辣、高盐、高脂肪食物。
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易消化食物,如牛奶、牛肉、鸡肉、黑豆等。富含维生素食物有小米、菠菜、芹菜、黄瓜、南瓜等。
避免进食油腻、高盐、高脂肪食物,如方便面、火腿肠、火锅、腊肉等。
患者日常需注意休息,清淡、营养饮食,要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平时要注意情绪的稳定,避免焦躁、紧张等情绪,患者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一周后可适当运动,出现并发症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加重病情。
手术后的患者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打篮球等。一周后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可多进行打羽毛球、跑步等锻炼来提升免疫力。
遵医嘱复诊,复查血常规、骨髓等相关项目,复诊时携带相关的病历资料。患者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预防最主要为避免近亲婚配,若已近亲结婚,应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有先天性角化不良口腔黏膜白斑者,要预防发生癌变。
如果父母是近亲结婚,应定期给孩子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近亲婚配,如有近亲婚配者要定期孕检,筛查遗传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饮食要多补充维生素、蛋白、矿物质。
4770点赞
[1]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84.
[2]朱学骏,孙建方,涂平.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1.
[3]李斌,陈达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