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血管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按病理组织学结构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女性多见,甲状腺血管瘤是甲状腺内血管异常增生所致,属于错构性质。
目前认为甲状腺血管瘤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毛细血管末端异常扩张的症状,血管瘤是皮肤的一种异常畸形。总的来说,遗传、内分泌、环境污染、外伤等因素共同或分别造成参与其发病。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也有学者认为,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它胚胎特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由于一些化妆品商刻意夸大含激素较高的化妆品功效,经常使用这类化妆品,尤其是使用雌激素含量比较高的化妆品。结果因使用不当,特别是误用,导致雌激素过多,诱发甲状腺血管瘤。
肥胖的人易发甲状腺血管瘤,是因为脂肪细胞中会积蓄大量的雌激素。另外,肥胖的人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以致雌激素生成与降解失衡,导致雌激素过多。
甲状腺血管瘤多发生于20~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女性多见。
甲状腺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最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女性较男性多见。
甲状腺血管瘤的典型症状就是甲状腺一侧肿大,有时伴有颈部胀痛,少数人伴随声音嘶哑等。多数患者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无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
常表现为甲状腺一侧肿大,有时伴有颈部胀痛,活动时胀痛明显,少数病人活动时发音困难或沙哑,休息后发音恢复正常,可能是活动时血管瘤增大压迫喉返神经所致。触诊甲状腺增大,可扪及孤立不规则肿块或结节状肿块,质地较软,肿块界限不太清楚,压迫时包块有压缩感,明显缩小,包块随吞咽移动。
如果甲状腺血管瘤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骨骼肌肉萎缩等。
甲状腺血管瘤如果发生感染、出血、溃疡等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血管瘤明显肿大时会产生颈部压迫症状,并影响颈颈静脉、颈动脉回流,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血管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进展、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对于有疑似甲状腺血管瘤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颈部甲状腺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颈部甲状腺影像学异常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异常颈部影像,并出现一侧颈部肿胀等症状,高度怀疑甲状腺血管瘤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甲状腺血管瘤,并发生感染、溃疡、出血等并发症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甲状腺明显肿大或局部皮肤的颜色改变,优先考虑去外科或血管外科。
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可以去内分泌科。
因为什么原因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甲状腺一侧肿大,伴颈部胀痛等)
摸起来感觉是软的还是硬的?
是否有以下症状?(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出血等)
既往有无其它病史?
触及一侧甲状腺肿大,质地较软,肿块边界不太清楚,压迫时包块有压缩感,明显缩小,包块随吞咽运动。
颈部B超可了解甲状腺心血管瘤的大小及侵犯周围阻止情况,对后期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
局部穿刺可抽出血液,有助于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甲状腺肿大,可触及不规则包块,包块质地较软、有压缩感,肿块随吞咽移动。必要时局部穿刺抽出血液,放置后血液凝固可确诊为甲状腺血管瘤,B超或CT检查可明确甲状腺血管瘤的大小及侵犯周围组织情况。
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吞咽时活动度小,且在短期内生长较快。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二者。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机体的代谢亢进,系统兴奋性增高,有消瘦、心慌、手抖、脖子粗、烦躁等症状。甲状腺血管瘤的典型症状是甲状腺一侧肿大,有时伴有颈部胀痛,少数人伴随声音嘶哑等。根据以上情况可以与甲状腺血管瘤相鉴别。
甲状腺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疾病,只要治疗及时就不会威胁生命安全。临床中主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治疗个体化原则,对甲状腺血管瘤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影像学检测和手术治疗。
适用于无法使用受体阻滞剂或治疗后无效果的患者,可口服、涂抹或注射。
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使用,如博莱霉素和平阳霉素等。
以上药物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沟通,遵医嘱使用药物。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者,采用手术切除甲状腺血管瘤,医生会考虑手术治疗。
甲状腺血管瘤患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基础身体情况有关。对于早期甲状腺血管瘤经过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晚期甲状腺血管瘤预后较差。
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经过临床治疗在1~3个月后能治愈。
甲状腺血管瘤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术后恢复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甲状腺血管瘤治疗术后应复查,检查伤口恢复情况及甲状腺恢复情况,达到治疗目标后半年复查一次B超,防止血管瘤复发。
甲状腺血管瘤患者的饮食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为促进术后愈合,建立平衡的健康食谱,保证营养平衡。
饮食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
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
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
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甲状腺血管瘤患者的护理是促进患者身体放松、心情舒畅,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应当注意饮食、雌激素摄入情况等。戒烟、戒酒,适当进食优质蛋白的食物,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或其它影像学的复查,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戒烟,避免摄入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保持饮水量,适当进食肉、蛋、奶等优质蛋白食物,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过度油腻的食物。
一旦发现有甲状腺血管瘤,每半年进行一次超声或其它影像学的复查,复查的目的在于观察血管瘤的增长速度,同时注意颈部有无压迫、肿胀、声嘶等症状,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疼痛,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有甲状腺血管瘤的患者建议停服避孕药,或采取其它避孕措施。
甲状腺血管瘤目前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空气质量、病菌等因素可能会诱发血管瘤,营造良好居住环境、降低病毒感染,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有一定益处。
对于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危人群,每年定期体检,进行颈部超声检查。
甲状腺血管瘤目前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
4923点赞
[1]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上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赵玉沛.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普通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潘祥林,王鸿利.实用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