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病是虱叮咬皮肤所致的皮肤病,又称虱咬症。虱不仅可以引起皮肤损害,而且可以传播伤寒、回归热、战壕热等传染病。虱叮咬后引起的症状因人而异,寄生在人类的虱包括人虱和阴虱,人虱又分为头虱、体虱,人虱适宜的温度是29~30℃,当人体温度升高、出汗或体温下降时,虱自动脱离人体寻找新的宿主,一般均有轻重不等的瘙痒和皮疹,治疗虱病以灭及灭卵为主。
按病原虫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头虱寄生于头发部位,尤其是耳后发际和枕后部,藏于发中或附于发干上,常能见到针头大白色的虱卵粘在头发上。少数可以寄生在睫毛、胡须上,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儿童和妇女。
体虱较头虱大,淡灰色,通常隐蔽与贴身的内衣上,多见于裤裆、被褥缝和皱褶处。常在肩胛、腰部、臀部等处有体虱叮咬引起的红斑、丘疹及风团,中央有一血点。
阴虱体小,寄生于外阴和肛周的体毛上,偶可侵犯眉毛或睫毛,阴虱由于活动范围小,紧伏于平面或紧紧附着于阴毛上不动,叮咬皮肤引起剧痒,出现红斑或丘疹。
虱是终生离不开宿主的体外寄生虫,虱病是由于人虱寄生于人体,刺入皮肤维持生存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
虱病的病原虫是虱,种类很多,如人虱、牛虱、猪虱、鸡虱和鸭虱等。虱是终生离不开宿主的体外寄生虫,发育过程中分为卵、稚虫、成虫三个时期。人虱由于寄生部位的不同及形态、习性的差异,分为头虱、体虱和阴虱,分别寄生在人的头发、内衣和阴毛上。
寄生于头发部位,尤其是耳后发际和枕后部,藏于发中或附于发干上,少数可以寄生在睫毛、胡须上。
体虱通常隐蔽与贴身的内衣上,多见于裤裆、被褥缝和皱褶处。常在肩胛、腰部、臀部等处有体虱叮咬引起的红斑。
阴虱寄生于外阴和肛周的体毛上,叮咬皮肤引起剧痒,出现红斑或丘疹。
世界各地均有发病。40%的学龄前男孩和50%的女孩患有头虱,主要集中在郊区和农村。常发生于卫生条件差、生活贫穷和居住拥挤的地区和人群中。在人群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而被传染,亦可通过头巾、帽子、衣被、梳子、被褥等间接传播。目前阴虱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主要在少数发展中国家流行,该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夫妻常同患此病,亦可通过毛巾被褥等被传染。近年来,以阴虱为代表的虱病发病率又有增高,应引起重视。
虱在人群中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梳篦、头巾、帽子、衣服、被褥间接传播。
阴虱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阴虱病是由阴虱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因其可通过性接触而传播,常夫妻同患。
由于儿童不注重本身的清洁或者玩耍的时候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导致虱子在身体上寄存,儿童易患头虱和体虱。
卫生条件较差者,比较适宜虱子的生存环境,所以容易患虱病。
虱病患者一般均有轻重不等的瘙痒和皮疹,按病原虫的不同,特点也有所不同。搔抓后可造成头皮抓痕、渗液、血痂,甚至继发感染,形成疖或脓肿、局部淋巴结肿大。头虱严重者可导致毛发失去光泽、毛发脱落或形成瘢痕。
虱叮咬后引起的症状因人而异,一般均有轻重不等的瘙痒和皮疹,按病原虫的不同,特点也有所不同。
头虱寄生于头发部位,尤其是耳后发际和枕后部,藏于发中和发干上,少数寄生于睫毛、胡须上,多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儿童和妇女。虱叮咬后可出现丘疹、皮下出血伴瘙痒,瘙痒激烈,因搔抓致头皮抓破及血痂,重者浆液渗出可使头发粘连成束并散发臭味,易继发感染致脓疱或疖病,淋巴结炎或湿疹样变。
通常隐蔽于贴身的内衣上,多见于裤裆、被褥缝和皱褶处。常在肩胛、腰部、臀部等处常见体虱叮咬引起的红斑、丘疹及风团,皮损中央有一出血点。常因搔抓在皮肤上出现线状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日久皮肤苔藓化或留有色素沉着斑,长因剧痒而影响休息,多见于冬季。
患者或其配偶有不洁性接触史或发病前曾在外住宿。阴毛部剧烈瘙痒,晚间为甚,主要局限于耻骨部,也可累及肛周、下腹部、腋部、睫毛及小腿,其配偶或性伴侣可有类似症状。可见阴毛上黏附有灰白色砂粒样颗粒(虱卵)和缓慢移动的阴虱,阴虱也可一半钻入皮内,一半露于皮外,皮损为抓痕及血痂或散在片状蓝色出血瘀斑,患者内裤上常有点状污褐色血迹,为阴虱吸血处出血所致。过度搔抓可继发毛囊炎和疖。
患者经常因头虱搔抓造成头皮抓痕、渗液、血痂,甚至继发感染,形成疖或脓肿、局部淋巴结肿大。
头虱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其头屑、血痂、渗液、尘埃与头发粘在一起,有腥臭味。日久可导致毛发失去光泽,毛发脱落或形成瘢痕。
当患者感染虱病以后,可能会出现瘙痒的症状,当患者挠抓的时候,可能会导致表面皮肤发生破溃,出现毛囊炎,表现为初起患处骤然发生红色粟疹,中有毛发穿过,形如粟粒、黍豆,散在或聚集,周边红晕,时有痒痛,数日后疮顶可见白色脓头,疼痛加剧。一般无全身症状,病程可长可短,且愈后可复发。
当出现头发、耻部或颈、腰等部位瘙痒,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虱病可根据接触史、局部瘙痒等症状确诊,通过系统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要时刻注意好发部位的皮肤情况,发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发现皮肤瘙痒、皮疹、红斑的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以明确诊断。
建议患者到皮肤性病科就诊。
最近是否存在不洁性交史?
目前有什么样的症状?(是否有皮肤瘙痒、皮疹的症状)
贴身衣服或皮肤褶皱处是否有白色颗粒物或小虫子?
家中是否有亲属有此类症状?
最近睡眠受什么影响?
可取患者头发、内衣、被褥、阴毛等处的虱或虫卵,压片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即可确诊。
相应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抓痕、血痂,内衣、内裤相应部位常可见血迹。
根据接触史,头发、耻部或颈、腰等部位瘙痒,皮肤上有血痂和抓痕,要考虑本病。
如在头发、内衣、被褥、阴毛处发现成虱或虫卵,可以确诊。
虱及虱卵通常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发现。
疥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皮损为针头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散在性分布
湿疹是病因不确定的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炎症反应。自觉瘙痒,皮损为多形性,有渗出倾向。慢性期皮损增厚,易反复发作。
多发生于儿童,皮疹好发于腰腹部,可呈线状或成群排列,衣物上不能发现虱或虱卵,如捕捉到蚤则有助于鉴别。
臭虫不寄生在人体,夏、秋季活跃,常在夜间吸食人血,如找到臭虫虫体有助于鉴别。
虱病以灭虱及灭卵为主,可通过剃除毛发或外用灭虱剂等方法治疗。如果家庭或宿舍内有其他成员患有虱病,要同时治疗。
发现头虱可剔除头发,使虱无处附着。用肥皂水洗头。
及时沐浴,换下来的衣服、被单可煮沸灭虫。
可剃除阴毛,及时清洗,保持个人卫生。
头发不便剪剃者,可以外用50%百部酊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涂擦于头发、头皮上,用毛巾包扎。阴虱的患者可外擦50%百部酊或25%苯甲酸苄酯乳剂灭虱。
若皮疹处瘙痒剧烈,可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或清凉止痒剂,口服抗组胺药。
有感染时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此病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虱病患者在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不会威胁生命安全,完全可以痊愈。但需要长期随诊,一般1个月1次。
虱病经过治疗后可以痊愈。
虱病患者治疗及时,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复查一次,逐渐可延长复诊周期,不适随诊。
目前对于虱病在饮食上无需特殊禁忌。生活中注意勿进食放久的水果或蔬菜,还要忌辛辣饮食等。
患者出院后应适当休息,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预防复发。遵医嘱正确用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应告知医生。若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出院后嘱患者多休息,症状较轻者应鼓励其适当活动,不宜做剧烈运动,避免劳累。
一般虱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在患病期间,杜绝不洁性交,这样不仅避免把疾病传染给他人,还能防止虱病的复发。
患者应每天用水清洗患部,特别是夏天,人体容易出汗导致局部感染,此时要及时用消毒水清洗感染部位。常见的消毒水有3%硼酸溶液等。
如有瘙痒的症状,可将手洗净,轻轻摩擦瘙痒部位,切勿使劲抓挠。
穿棉质内裤,保持透风、透气。内衣清洗时,应与家人分开。被污染的衣物应及时处理,可用开水烫、日晒、消毒液浸泡等方法消毒,盖过的被褥也应经常拆洗。
治疗期间要禁止抽烟、饮酒、吃辛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导致虱病的反复发作。
注意观察及详细了解患者的皮肤情况,记录是否有皮肤搔抓至破溃,以便于及时发现,防治皮肤出现继发感染。
用药期间避免阳光直晒皮肤,不可涂擦其他化妆品等。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如家庭或宿舍内有其他成员患有虱病,要同时治疗。
虱病的预防主要是做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澡、换衣服、理发是防治虱病的良好办法,还要注意避免与虱病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
虱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首先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发、勤洗澡、勤换衣和被褥。而预防耻阴虱,在于洁身自好。
衣服可杀体虱,剃毛发可去除头虱与耻阴虱。百部酊对头虱也有良好杀灭效果。
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每天定时通风,温湿度适宜,每天2次用消毒剂擦洗桌面、地面和门把手。床单位保持平整、清洁、干燥。
要经常洗澡、换衣、理发﹐勤晒被褥,更换清洁衣服,换下的贴身衣裤及被单应煮沸消毒。剔除的毛发应焚烧,枕巾煮沸消毒。
4200点赞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6-138.
[2]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徐海环.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18-220.
[3]郭亮,张伟.临床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5:97.
[4]王蕾,蒋红.临床专科护理技术丛书 实用皮肤病护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1:170.
[5]王聪敏,余明莲,李海涛.老年护理手册丛书皮肤科常见病护理手册[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02:51.
[6]吴志华.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01:23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