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属于无休止性交接区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窄QRS波形伴逆行P'波,R-P'间期长于P-R间期,心动过速持续不断发作,呈无休止性。本病实质上是后间隔附近的具有递减传导功能隐匿房室慢旁束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本病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术治疗改善,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较好。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依据,可由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患有其他心律失常诱发。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尚未明确,与器质性心脏病无明确关系。主要是由于后间隔附近的慢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属于一种特殊性质的预激综合征。
我国较少见,暂无明确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发病年龄早,更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具体原因未明确。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表现为顽固的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多数药物治疗无效,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若长期发作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则会进展为更严重的心脏疾病,如猝死、心力衰竭。
发病年龄早:多见于儿童及年轻人,有报告自胎儿期即出现心动过速,也有成年以后(64岁)才明确诊断者。由于发病早,多见于儿童并可持续到成年。
心动过速持续不断呈顽固性、无休止性反复发作,药物通常难以控制。发作可长达数月,甚至可达18个月。
均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
早期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仅心动过快、心悸等症状。
晚期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出现乏力、胸闷、劳力感加重,并可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等心衰的表现,心前区疼痛的心肌疾病表现。
一些患者可因心动过速长时期地反复发作而导致心功能下降,可发展为心肌病、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常被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等。
一旦发现胸闷、心慌等心率过快的症状,应该及时到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就医,通过做心电图和心脏电生理检查确诊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本病需要与房性心动过速进行鉴别。
出现心慌、心率过快、胸闷、头晕等一系列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出现晕厥、心悸、胸闷症状加重且持续不缓解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先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并迅速判断患者的疾病病因。
出现持续性的心动过速、晕厥等症状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
既往是否有此类症状发生的情况?
家族内是否有此类症状的病史?
何时?去何地做过什么样的检查及治疗?效果如何?
是否有过敏史及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常由临界性缩短、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所诱发:窦性周期改变诱发或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常为窦性心律逐渐加快,最终导致此病。
电生理特点证明传导缓慢,且具有递减性传导的隐匿室房旁路是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学基础。室房旁路是心动过速折返环的逆传支,房室结则是前传支。传导速度慢具有递减性传导特性的隐匿房室旁路的部位,经典部位是在冠状窦口,亦可位于其他部位,如右心房游离壁、右前间隔、左后间隔、左侧游离壁、左后壁。
本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下述条件可助诊断:
心动过速呈持续性反复发作,药物难以控制。
体表心电图表现1:1房室传导的室上速R-P'>P'-R。PⅡ、PⅢ、aVF导联倒置。
心内电生理标测,希氏束A波晚于最先激动的逆传A波,最早的vA间期> 110毫秒。
心动过速时在希氏束不应期刺激心室,可提早夺获心房,心房最早激动部位多在冠状窦口,并且心房逆传激动顺序不变。
心室程序刺激时VA间期呈递减性传导,延长> 50毫秒。
发作前并无AH(P-R)延长。
射频消融治疗能根治。
常显示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心室程序刺激一般不能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与房室结传导延迟或阻滞无关。使用异搏定、ATP或压迫颈动脉窦引起不同程度房室阻滞时,房性心动过速可不受影响。这些特点与本病不同。
目前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射频导管消融术是目前唯一能根治该病的治疗手段。
效果差,难以用药物控制,可用阿托品、心得安或ATP静脉注射。偶有可终止发作的报告,但无预防作用。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通过外周血管用消融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破坏心律失常起源或维持的关键部位,达到根治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是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治疗的首选方法。
治疗时应注意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房颤患者左心室有血栓、心腔内有血栓,因为导管可能碰到血栓导致血栓栓塞,威胁生命。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能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若发生时间短,及时治疗则预后较好。若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患者则较难恢复正常,可致死。
发病时间短,并及时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患者通常可治愈。发病时间长,且未经正确治疗的患者,一般预后较差。
轻者经正规合理治疗,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反之,严重的患者则会对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轻者可一年复查一次,重者则需要2~3个月复查一次。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日常要注意清淡饮食,同时可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清淡饮食,少盐、少油腻,如避免食用炸鸡、烧烤等。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瘦肉、梨子、香蕉等。
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日常要注意规律生活,保持情绪稳定以及避免紧张,同时需定期监测患者心动过速的症状。
规律生活,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起伏过大,避免紧张及过度劳累。
按时进行用药以控制症状,如出现持续发作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运动劳动情况及心律情况,监测患者心动过速的进展。
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若发作时间不长,可按时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病情长期发作,则需要尽快就诊,到院做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
由于持续性交接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目前并无具体的确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针对本病高危人群进行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筛查。
4044点赞
[1]高润霖.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心血管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104.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75.
[3]张澎,霍勇.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