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卵巢脓肿是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输卵管卵巢脓肿是病原菌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或通过宫颈淋巴散播,引起输卵管炎症。输卵管黏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脱落,引起输卵管管腔粘连及伞端闭锁,有脓液聚集于管腔内形成输卵管积脓,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孔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脓肿融合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该病临床表现为发热、下腹剧痛等。输卵管卵巢脓肿可为一侧或两侧,约半数是在可识别的急性盆腔炎性疾病初次发病后形成,另一部分是屡次急性发作或重复感染而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入腹腔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多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综合疗法。
输卵管卵巢脓肿多由病原体感染导致,可发生在急性输卵管炎初次发病之后,也可发生在慢性附件炎屡次发作之后。并发于宫腔手术操作后的感染是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诱因之一,如人流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及其他宫腔镜操作等。女性的不良性卫生、性活动等都可诱发输卵管卵巢脓肿。
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以仅为需氧菌或仅为厌氧菌感染,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有脆弱类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厌氧菌感染易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
输卵管卵巢脓肿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沙眼衣原体性子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上行感染,引起输卵管卵巢脓肿。
经期性交、使用不洁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人而引起炎症。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再次感染。进而导致急性发作,易引起输卵管卵巢脓肿。
输卵管卵巢脓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0.2%。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性观念的改变,输卵管卵巢脓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输卵管卵巢脓肿好发于性活跃、生育期妇女,而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下腹痛、发热,也有部分患者发病迟缓,缓慢形成脓肿,症状不明显,甚至无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脓肿破裂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肝周围炎等。
腹痛为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的主要症状。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50%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有寒战及发热,体温可达39℃~40℃,可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常常伴有恶心、阴道分泌物增多以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但约35%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无发热。
直肠受脓肿刺激,可有腹泻、里急后重、排便困难及排便疼痛等。
脓肿与膀胱粘连,可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
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脓液流入腹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
如果弥漫性腹膜炎不及时彻底地治疗,后期毒素大量吸收,引起中毒性休克。患者可出现表情淡漠、呼吸急促、体温剧升或下降,血压下降等。严重可引起死亡。
肝周围炎通常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后,淋球菌或衣原体引起,表现为有输卵管炎的症状和体征,并同时有右上腹疼痛。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临床表现多样,若出现异常表现,如下腹痛、性交痛、排便、排尿困难等,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B超、MRI及CT检查确诊,以免延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
出现下腹痛、性交痛、异常阴道出血、尿频、排便困难、发热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表情淡漠、呼吸急促等并发症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于妇科就诊。
目前有什么症状?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没有发热?体温最高达多少度?
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有没有排尿、排便异常?
既往有没有盆腔炎性疾病?
近期有没有接受过生殖系统的手术治疗?
有无不洁性生活病史?
部分患者阴道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可发现宫颈有明显摆动痛,子宫活动受限并与包块粘连,子宫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囊性肿物,轻压痛。
白细胞计数增高。若有中毒性颗粒,更提示脓肿形成,应反复检查。血沉高达20~30mm/h,亦提示有脓肿的形成。
一侧或双侧附件结构消失,可见囊性或多房分隔的包块。其中无法辨认输卵管或卵巢,斑点状液体与积聚在腹腔及子宫直肠陷凹的脓液有关。
CT中可见增厚、不规则及回声增强的脓肿壁,多房,囊内液稠厚。同时可发现输卵管系膜增厚、肠壁增厚。
输卵管卵巢脓肿可通过临床表现、查体、血常规、B超、CT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出现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出血、尿频、排便困难等表现。
查体可见阴道有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可发现宫颈有明显摆动痛,子宫活动受限并与包块粘连,子宫一侧或双侧可扪及囊性肿物,有子宫轻压痛。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B超检查一侧或双侧附件结构消失,可见囊性或多房分隔的包块。
CT检查可见增厚、不规则及回声增强的脓肿壁,多房,囊内液稠厚。
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需与阑尾周围脓肿相鉴别。病史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阑尾炎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而输卵管卵巢脓肿往往开始腹痛就在下腹部,多为双侧下腹痛。阑尾周围脓肿CT主要表现为阑尾增粗、阑尾壁增厚、阑尾区肿块、盲肠或阑尾周围脂肪密度增高、盲肠壁增厚、盲肠周围积液。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多无以上表现。
输卵管梗阻时可出现输卵管积水,一般管壁薄,壁不厚,轮廓清楚。多数是输卵管积脓没有及时有效治疗引起,脓液被吸收后输卵管由于伞部粘连闭锁导致输卵管内分泌的液体积聚所致,常表现为下腹一侧或两侧疼痛,程度不一,伴下腹坠胀、腰骶酸痛等。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输卵管卵巢脓肿是一种炎性疾病,其治疗宜选择抗生素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抗生素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和体征。基于输卵管卵巢脓肿形成,通过手术清除脓肿、去除病灶,可有效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等。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菌体,而产生杀菌作用。
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如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包括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属广谱抗生素,对衣原体、支原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如氧氟沙星,属广谱抗生素。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
如甲硝唑等,与其它抗生素联用,可以更有效的抗厌氧菌。
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可采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适用于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当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或出现脓肿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手术治疗。
脓肿引流术适用于极度衰弱危重患者,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用穿刺针或注射器将脓液引出体外。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若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射抗生素。
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使炎症局限。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有腹胀者,应行胃肠减压。
对于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出现症状前60日内接触过的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最近一次性交发生在6个月前,则应对最后的性伴侣进行检查、治疗。在女性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无保护性性交。
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经过及时和恰当的积极治疗,绝大多数能彻底治愈。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或治疗,可能会发生不孕,影响生活需求。
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经过及时和恰当的积极治疗,绝大多数能彻底治愈。
输卵管卵巢脓肿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若进展到脓肿破裂未及时诊治,死亡率高。
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致输卵管粘连阻塞,导致不孕。
建议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者治疗后3个月,复查上述病原体,若3个月时未复查,应于治疗后1年内,任意1次就诊时复查。
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对于排便困难的患者,应多吃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以保证大便通畅。
宜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如动物内脏、肉类、豆类、蛋类等。
多吃富含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萝卜、番茄、黄瓜等。
排便困难的患者应多吃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
多喝水,补充液体。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延缓疾病恢复。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应进行合理的家庭治疗和自我管理,充分休息、适当运动。注意性生活卫生,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与盆腔炎性疾病。
患者应遵医嘱正确用药,且规律服药。不可私自停用抗生素,避免复发。
充分休息,症状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
治疗结束前避免性生活,防止病情复发。
保证足够水分的摄入,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穿松紧适宜的棉质内裤。
若抗生素治疗期间,体温、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没有好转,需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必要时腹腔镜或手术探查。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主要病因是病原体感染,因此应从病因方面进行预防,主要是通过改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以及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减少该病的发生,此外,高危妇女应进行早期筛查。
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高危妇女,如年龄<25岁,有新的性伙伴、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等应积极进行早期筛查,及时诊治。
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等原发疾病。
进行公共卫生教育,提高自身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勤换洗内衣裤,注意个人 卫生。
4748点赞
[1]谢幸.妇产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51-258.
[2]严滨.妇产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259-261.
[3]石进.24例输卵管卵巢脓肿临床诊治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5):35-36.
[4]王珊,张婷.CT和MRI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诊断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0(04):604-60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