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动脉损伤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多为利器伤或车祸所致。前臂动脉主要有桡动脉、尺动脉、骨间总动脉以及手部掌浅弓和掌深弓,常出现桡动脉及尺动脉脉搏减弱、手指冷感、皮肤过敏、麻木、小鱼际萎缩等临床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休克,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
分为骨折锐刺所致血管伤、外源性锐器所致血管伤。
损伤与外界相通。
损伤与外界不相通。
血管完全断裂、血管部分断裂、血管挫伤、血管受压、血管痉挛。完全断裂后断端回缩后形成血栓相对较少,而部分断裂时破裂口出血难以止住。后三种损伤的血管连续性且无出血,但可继发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完全堵塞。
前臂动脉损伤的病因是锐物刺伤及骨折刺伤,导致前臂的动脉受损,在前臂诸动脉干损伤中,桡动脉发生率高且医源性占相当比例。
引起邻近血管损伤,导致前臂动脉损伤。
导致前臂的动脉受损,同时还可能伴有动静脉萎缩、神经损伤。
在前臂动脉中,桡动脉最易受损,原因可能是抽血、动脉血压观测等引起桡动脉壁损伤后形成血栓,导致桡动脉易受损。
前臂动脉损伤为常见病,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由工伤事故和车祸所致的前臂动脉损伤呈逐年上升趋势。
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前臂动脉损伤,而20~40岁青壮年参加体力劳动或具有危险的活动几率更多,因此这个年龄段的患者较多。
血管损伤后,出血、缺血是常见的临床表现。除局部损伤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手部血供不足的症状,包括尺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指冷感、皮肤过敏及麻木。如损伤波及掌浅动脉弓,手指可出现雷诺(Raynaud)征,亦可出现小鱼际萎缩征。
大量出血,伤及大血管时可以有喷射性鲜血。
血管损伤远端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组织苍白、厥冷、青紫或发绀,手指冷感、疼痛,皮肤过敏及麻木。
部分患者可出现前臂皮肤红肿和脱皮,以及雷诺征、小鱼际萎缩。
前臂动脉血管损伤后,肢端组织缺血,不及时恢复供血,可导致相应组织坏死。
前臂动脉血管损伤后,其供养的肌肉等组织缺血超过数小时,待修复血管恢复血流后,肌肉等组织反应性肿胀,可使间隙内容物增加,压力增高而发生本病。
如果外伤性出血导致的前臂动脉受损,出血量较大,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外伤引起的前臂动脉损伤,局部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可形成动静脉瘘的囊壁。
明确被外界利器所伤或猛烈撞击等,出现疼痛或明显的创伤,应及时到外科就诊,尽量减少前臂甚至其他部位缺血而导致组织受损或失血过多。
明确外伤,有出血、剧烈疼痛、肌肉活动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发生车祸等猛烈撞击,未出现明显创伤,但有肿胀、疼痛等封闭性损伤,提示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外科或血管外科。
若患者怀疑有骨折,也可以再去骨伤科对骨骼进行详细检查。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目前伤及什么地方?
被什么利器所伤?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手指是否有冷感,是否能屈伸?
创伤发生有多久了?
有没有做简易的止血处理?
在创伤以远部位检测,出现单相低抛物线波形,提示近端动脉有阻塞;舒张期末呈高流速血流波形或逆向血流波,提示近端出现动静脉瘘。这种检查可作为血管造影的替代检查,方便、灵敏性及特异性高,一般可作为首选检查。
将显影剂注入血管里,通过显影剂在X光下所显示的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适用于诊断可疑损伤血管以及明确损伤部位和范围,为选择手术提供依据,根据伤情,选择在术前或术中实施。
此试验适合损伤较轻的患者进行,受试者握紧拳头,检查者同时紧压其腕部的桡动脉和尺动脉,此时放开拳头,通过观察其掌部是否能从阻断供血的苍白迅速恢复红润,以检测侧支循环是否完善。
术中主要辨认血管壁破裂程度和范围。
X线检查可明确患者是否伴发骨折,或者是否是骨折导致的前臂动脉损伤。
有明确外伤或确诊骨折。
符合尺动脉或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手指冷感、皮肤过敏及麻木等临床症状表现。
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有明确 动脉血管损伤。
前臂动脉受损的处理主要包括紧急止血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在动脉的病情和技术条件允许时,应积极争取手术修复。若动脉受损严重,病人无法耐受血管重建术等情况下可结扎血管。
紧急止血治疗,创口垫以纱布后加压包扎止血,创口近端用止血带或空气止血带压迫止血,必须记录时间,损伤血管显露窗口时可用血管钳或无损伤血管钳止血。
本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用无损伤血管钳钳夹,或经血管断端插入Fogarty导管并充盈球囊阻断血流,修剪无活力的血管壁,清除血管腔内的血栓、组织碎片及异物。
对前臂动脉干断裂,原则上需行修复及功能重建术,尽量不要结扎相关血管,以免影响术后手部功能。尤其是尺动脉和桡动脉同时断裂必须进行修复手术,同时结扎两条动脉必然严重影响手部功能,一般采用端端吻合术,必要时可以选用头静脉移植。
一旦出现肌间隔综合征,应及早将肌间隔充分切开减压,否则将丧失手部功能。
前臂动脉损伤严重时可进行动脉干结扎术,但是需要谨慎,以修复为主,以免影响手部功能。
如果患者前臂动脉损伤出血不止,需要紧急输血治疗,补充血容量,避免组织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前臂动脉损伤的预后情况与最初受损情况有关,虽然肱动脉损伤预后较好,但如尺、桡两支同时受阻,亦直接影响手部功能。因此,受损血管的再通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前提。
前臂动脉损伤患者能否治愈与受损情况有关,情况较轻者术后可基本治愈,恢复正常;受损严重者无法完全恢复手部功能。
前臂动脉损伤患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前臂动脉损伤患者需根据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主要是通过医生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评估前臂运动功能以及血管修复情况。
前臂动脉损伤患者饮食宜清淡,应该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给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恢复健康。
注意搭配合理,后期可增加补血、促进骨骼恢复的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避免油腻、难消化的食品,增加机体消化和排泄负担,避免油炸、辛辣、咖啡、烟酒等。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保持良好心态,循序渐进的积极进行恢复,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术中、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前期避免提重物,以免伤口出血。
接受康复训练,制定恢复计划,循序渐进的进行手部功能恢复训练。
术后应密切观察血供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
如出现肢体剧痛、明显肿胀,以及感觉和运动障碍,且有无法解释的发热和心率加快,提示肌间隔高压,应及时做深筋膜切开减压。
每隔24~48小时观察创面,一旦发现感染应早期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采取抗菌药物治疗。
术后恢复很重要,要密切关注是否肿胀、感染,供血是否恢复正常等。
预防前臂动脉损伤应从保护血管健康和避免外界损伤两部分进行,能有效减少前臂动脉损伤的发生。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持血管正常弹性,保护血管健康,减少血管本身发生病变。
工作和娱乐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被利器划伤或发生猛烈撞击,避免户外剧烈以及危险的运动。
4553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王承明.全科医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3]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