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结膜恶性肿瘤,多发于睑裂区的角膜缘处、睑缘皮肤和结膜的交界处,或在内眦部泪阜等部位,很少见于结膜的非暴露区,一些肿瘤外观类似胬肉,大多数肿瘤呈胶质,上皮异常角化。肿瘤生长缓慢,但可向深部组织浸润,很少发生转移。彻底切除病灶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冷冻可以降低复发率,博来霉素注射可以使癌肿萎缩。
结膜鳞状细胞癌的主要病因是紫外线过度照射,病毒感染和先天因素可能也有影响。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本病主要与慢性刺激和日晒有关,紫外线过度照射是结膜鳞状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HIV病毒感染、色素沉着干皮病等均可能导致本病,多发生于睑裂处的结膜。
本病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与结膜的慢性刺激和日晒有关,中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易发生本病。
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典型体征是肿瘤外观类似胬肉,患者自觉有异物感、流泪等不适症状,多数患者起病较隐匿,症状相对较轻,多在体检时发现。
常表现为草莓状或乳头状赘生物,质脆,触之易出血,有时上皮异常角化,形成白色斑块。
有时肿瘤呈扁平状隆起,形成肉芽状新生物,表面粗糙,富于血管,可向上下穹窿部或眼睑皮肤扩展,但一般不侵犯巩膜,也不造成眼球穿孔。
结膜癌生长较缓慢,但可向角膜缘深层浸润和向眼内转移,或随眼表组织的血管或淋巴管,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结膜病变先向穹隆扩展,侵入眼眶的前部,可引起复视、眼球移位、活动受限,侵入眼球内,早期累及眼球前节,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本病的恶性和侵袭性程度较低,很少发生远处转移,部分可转移至附近淋巴结,如耳后及颈淋巴结。
对于结膜鳞状细胞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出现结膜肿块、眼睛异物感、流泪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结膜肿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结膜肿块,并出现外观似翼状胬肉的肿块、眼睛异物感、流泪症状,高度怀疑结膜鳞状细胞癌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结膜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若出现视力下降应立即就医。
结膜鳞状细胞癌需要就诊于眼科。
结膜肿块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异物感、流泪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从事什么工作?
是否经常在户外?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诊断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基本检查,可检查前房和前房角有无肿瘤侵入。
可见眼球附近有与眼球相连的肿块,并可有眶骨侵蚀。
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肿瘤外观类似胬肉,肿瘤呈现胶质,向深部组织浸润,CT检查发现眼球附近有与眼球相连的肿块,并可有眶骨侵蚀,可以明确诊断。
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结膜组织增生:
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瘤体颜色鲜红,呈现肉眼隆起,带蒂乳头瘤由多个小叶组成,外观平滑,宽大底部的乳头瘤表面不规则,乳头瘤有覆盖以增殖上皮的结缔组织芯。
睑裂区呈现纤维血管组织侵入角膜,分为头、颈、体三部分。
属于上皮内上皮瘤,组织切片表皮增厚,但是基底膜完好,一般预后良好。
多见于儿童,春、夏季节反复发作,以眼睛越揉越痒为主症,睑结膜面可见铺路石样巨大乳头增生或者角膜缘见肉样组织增生。
睑裂部球结膜淡黄色斑块,多见于中老年人,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引起球结膜变性,发展缓慢,一般不需要治疗,影响美观可以考虑手术。
由于结膜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临床中主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结膜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病情监测和药物、手术治疗。
结膜鳞状细胞癌可以考虑博来霉素在癌肿病区注射,使癌肿萎缩。
彻底切除结膜鳞状细胞癌肿病灶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创面用黏膜、结膜或者羊膜移植,角膜创面用板层角膜移植。病变侵入眼睑或者穹隆部无法彻底清除时,可以考虑眼眶内容物剜除术,冷冻可以降低复发率。
结膜鳞状细胞癌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早期手术切除就可以治愈,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结膜鳞状细胞癌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结膜鳞状细胞癌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结膜鳞状细胞癌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结膜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后,至少每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结膜鳞状细胞癌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手术患者可以食用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品。
结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后可以食用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鸡蛋、牛奶、奶制品、豆制品等,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不吸烟、不饮酒。
可以多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如苹果、橙子、梨等。
结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还需避免发生伤口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
患者应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正确使用。
结膜鳞状细胞癌手术后,患者需让眼睛多休息,不要过度使用眼睛。
结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后应及时复查,避免伤口感染。
由于结膜鳞状细胞癌病因不明,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对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眼科体检筛查,首次体检40岁以上、筛查结果正常者,宜每年筛查一次。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定时、定量进餐。
经常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感冒。
户外工作可以考虑佩戴防紫外线眼镜。
4213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82.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9.
[3]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