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前屈伤力造成椎体前半部压缩,脊椎后部的椎弓正常,脊髓没有损伤,少数有牵拉伤力损伤而引起腰胸疼痛的病证,椎体通常楔形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为创伤所致,老年骨质疏松也可导致压缩性骨折。本病主要表现为皮下瘀血、腰部疼痛等,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引起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间接暴力和自身劳损性因素,好发于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人群。
多见高处跌落,臀部或双足着地,力向上传导致胸腰部损伤,或是重物从高处掉下冲击头、肩、背部,力向下传导到胸腰部导致骨折。
手法操作时,当患者取仰卧位,过度地屈曲双侧髋膝关节,使胸腰段椎体前缘明显受到挤压,在此基础上,若再骤然增加屈髋、屈腰的冲击力,则易造成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人严重骨质疏松,不耐损伤,某些轻微损伤,如乘车颠簸、平地坐倒、走路趔趄等,也会造成椎体的骨折,胸腰椎骨折后瘀血内停,出现局部疼痛。
常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占所有骨折的3%~5%,也是一种单纯型压缩骨折,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高发,第十二胸椎到第一腰椎节段骨折所占比例最高,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
这类人群由于年龄的增长使机体器官、功能减退,吸收营养的能力下降,破骨细胞吸收增加,成骨细胞衰减,导致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如咳嗽、打喷嚏等均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女性绝经后机体雌激素水平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导致骨量不断丢失,骨密度不断下降,出现骨质疏松,在轻微外力的作用下也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高空作业的人群,若由于安全措施没有做好或其他原因不小心坠落,也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如胸腰椎结核、胸腰椎肿瘤等,导致骨质破坏后,也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主要表现为胸部、腰背部疼痛、皮下淤血,走路或直立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后凸畸形,甚至下肢麻木、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部、腰背部疼痛,主要集中在背部中线,行走或直立时疼痛敏感。胸腰部有局限性自发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
患者常感到腰背部酸胀感,常不能正常直立,不能弯腰等。
当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严重且未能及时矫正时,可出现脊柱后凸,常表现为驼背。
当骨折损伤到神经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或腿脚不能正常活动,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
轻度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未伤及神经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者伤及神经,可能会出现会阴部、膀胱感觉障碍、麻木,导致大小便失禁。
主要发生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护理过程中,若长期卧床不经常翻身,可导致褥疮的发生。
当骨折导致腹膜后血肿刺激交感神经丛时,可出现胃肠运动失调,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
当患者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出现胸部或腰背部疼痛、皮下淤血,不能直立或行走困难,甚至出现下肢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本病要同胸腰部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等疾病相鉴别诊断。
当患者出现腰背部酸胀感、站立或行走时疼痛敏感,或摸到腰背部肿块、腰背部疼痛、皮下淤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加重,或有其他严重症状如下肢麻木、腿脚活动障碍,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当患者由于外伤或其他原因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出现胸部或腰背部疼痛、摸到背部有突出的肿块等情况时,应到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
当患者出现下半身麻木、腿脚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否受过外伤或患有其他疾病?
除了腰背部疼痛,是否还有其他症状,腿脚活动是否正常?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是否有加重或缓解?
大小便有什么异常吗?
经期是否规律,是否绝经?
之前有进行过治疗或检查吗?
检查患者的腰背部、胸部是否有受伤、是否有压痛、叩击痛,是否有皮下淤血,皮肤色泽是否正常等。此外还应检查患者下肢或其他部位是否有感觉障碍。
可拍摄正位或侧位片,用于观察患者椎体是否骨折、骨折的部位和类型。
该检查可用于诊断骨折部位是否侵犯椎管,及椎管损伤的程度。
该检查可用于检查是否有神经、脊髓或椎间盘、韧带等部位的损伤。
也叫DXA检测,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再发骨折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根据患者的病史,如外伤、老年人及绝经后女性轻微损伤或其他疾病,再结合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如胸部、腰背部疼痛,行走或直立困难,下肢感觉障碍等,可初步诊断。
X线显示胸腰椎段椎体骨折压缩,见椎体压缩,呈椎体楔形改变,可确诊本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患处肿胀、疼痛,一般不会出现直立或行走困难或下肢感觉障碍等症状,可通过X线、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与本病鉴别诊断。
该病症状比较典型,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疼痛,主要沿相应的肋间隙呈带状分布,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可通过X线判断肋骨是否骨折,或通过磁共振检查是否存在胸椎脊髓肿瘤等,可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鉴别诊断。
如脊髓肿瘤,脊髓肿瘤患者早期可能表现为神经受压的症状,疼痛及感觉异常,因肿瘤的进一步生长,加重对脊髓的压迫,可出现肢体瘫痪或括约肌功能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常与严重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症状相混淆,可通过磁共振成像,显示脊髓是否受压,CT检查用于判断是否有肿瘤及肿瘤侵犯的程度,并以此相鉴别诊断。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轻症患者可采取卧床休息加药物治疗来矫正骨折,缓解疼痛;严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轻症的患者,可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大概10~12周可缓解,当症状不能缓解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有明显的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常用于骨科各类轻中度急慢性疼痛的治疗。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比如阿仑膦酸钠,还有加上一些钙片,还有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的药物。
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维持骨结构,改善骨矿化程度,增加骨皮质厚度和骨密度,从而提高骨质强度,减轻和预防骨质疏松,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人常见的胸腰椎骨折风险。
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
该手术可有效改变椎体畸形的症状,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的稳定性。
经皮穿刺还可对后凸畸形症状予以纠正,使得椎体内压力持续降低,扩张气囊,从而缓解疼痛感,还可注入适量的骨水泥,可促使椎体尽快复原,改善受损脊椎。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再加上后期的护理,一般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治疗。
本病一般可以治愈。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本病患者复诊时间需要谨遵医嘱,复诊时可进行影像学检查。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应注意保持日常的饮食营养均衡,满足营养需求,术后患者需适当禁食。
术后患者应遵医嘱禁食,采取静脉营养输注,术后第一天可进流食,如米汤、牛奶等,逐渐恢复至半流食,直至普食。
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及水果,补充蛋白质,可多食用牛奶、鱼肉、豆制品等。
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恢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尤其是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卧床休息期间,要注意帮患者翻身,避免褥疮发生。
家属应指导患者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椎处于水平位置,以使疼痛得以缓解。
术前指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让患者取平卧位,全身放松,使用腹式呼吸可以明显缓解疼痛。
卧床休息期间注意患者伤口护理,帮助患者翻身,活动腿,避免褥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患者应卧床静养,避免下床活动,根据医嘱可先在床边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康复后可选择舒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家属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伤口是否有裂开,观察患者是否仍然存在腰背部疼痛等症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或症状,出现异常时,及时的诊断治疗。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应加强钙剂的补充,多补充蛋白等营养物质,同时走路要小心,避免摔倒。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见于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故此类人群应加强钙剂和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强骨骼肌肉力量。平时应注意安全,避免交通事故或其他外伤。
对于有胸部肿瘤或腰部肿瘤的患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老年人应注意钙剂的补充,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强骨骼肌肉力量。
平时多晒太阳,补充钙质。
加强锻炼,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避免太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4879点赞
[1]李飞舟,刘世琴,张晓星,李德斌,顾国楷,杨彬.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实施中医康复训练的方法及疗效探究[J].康复医学,2020.173.
[2]褚宏娥.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20(27):134-13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