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常常合并腹腔内脏器、血管、神经损伤或同时合并其他部位骨折。骨折断端、骨盆血管丛、骨盆内后的髂内动静脉的大量出血,往往导致早期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治疗上应尽早稳定骨折,以预防出血,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多为软骨板的撕脱伤,类似运动伤。
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可能为侧方暴力引起髂骨嵴骨折或髂骨翼骨折。
包括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由于儿童骨盆有弹性,所以骶髂前韧带部分撕裂,一般不伴有骶髂关节不稳。
骨折或关节分离产生骨盆环的不稳定,包括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侧耻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累及骨盆后部骨折或骶髂关节分离,累及前环和髋臼。
多见于青春期运动员,多见于髂前上棘、髂前下棘撕脱伤,可导致髋臼发育不良。
前方损伤通常为耻骨联合分离,后方损伤常为骶髂关节分离,多位挤压或暴力所导致。
由损伤方向分类,但较少用到,分为前后挤压伤、侧方挤压伤、纵向剪切伤、混合性损伤。
儿童骨盆骨折多见于车祸伤、挤压伤、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病史,在临床上一般不常见,最常见合并损伤是四肢长骨骨折。
儿童骨盆骨折主要为高能量损伤,致伤原因国内未见报道,国外多为汽车撞伤,以男性多见,其次为高空坠落伤,一般挤压伤所致儿童骨盆骨折较为少见。
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差,若无大人看护,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引发骨盆骨折。
儿童安全意识薄弱,自行在高处玩耍时,可发生跌落,易出现骨盆骨折。
儿童好奇心重,若重物没有摆放牢靠,儿童误碰可能砸到,引发骨盆骨折。
儿童骨盆骨折为临床少见疾病,为人为性损害,发病率较低,无好发季节差异,交通较发达地区多见,多为机动车与行人相撞所致。
儿童骨盆骨折的好发年龄为4~10岁,男童稍多于女童,因儿童交通安全意识差,如家长看护不当,发生车祸几率增大。另外,患儿也易从高处跌落,因高能量损伤,引发儿童骨盆骨折。
儿童骨盆骨折表现为阴囊、阴唇和腹股沟周围的肿胀、瘀斑下肢的异常体位,疼痛,一侧骨盆的大粗隆到耻骨结节的距离短于健侧,出现明显的骨性突起或巨大血肿,少部分患儿可有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症状。
因骨盆骨折挤压骨盆周围皮肤,可形成大块血肿,引发肿胀,触之剧痛。
因骨盆周围神经丰富,痛觉较明显,骨盆发生损伤,神经受压迫,引发疼痛症状,不消散,不向周围放射。
因骨盆骨折,使骨头移位,产生明显的突起。
此为骨折特有体征,部分患者可有开放性骨折。
因骨盆附近有大血管,本病部分患儿损伤后大量出血,血容量不足,引发失血性休克,患儿可有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表现。
因骨盆处可有神经,骨盆骨折时可损伤神经。神经完全断伤时,临床表现与胫腓神经联合损伤时类同。踝关节与趾关节无自主活动,足下垂而呈马蹄样畸形,踝关节可随患肢移动呈摇摆样运动。小腿肌肉萎缩,跟腱反射消失,膝关节屈曲力弱,伸膝正常。小腿皮肤感觉除内侧外,常因压迫皮神经代偿而仅表现为感觉减退。坐骨神经部分受伤时,股二头肌常麻痹,而半腱肌和半膜肌则很少受累。另外,小腿或足底常伴有跳痛、麻痛或灼痛。
当骨盆骨折后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就应该怀疑为骨盆内脏损伤,为实质性脏器损伤,引发的失血性休克的表现,骨盆骨折后可损伤内脏。
儿童发生车祸伤、坠落伤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行X线、血常规、生化系列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是否出现骨盆骨折,需与尿路损伤、肠管破裂相鉴别。
儿童如外伤后出现阴囊、阴唇和腹股沟周围的肿胀,触之剧痛,骨盆周围出现骨性或血性隆起,需立刻就医。
儿童骨盆骨折患者优先考虑去创伤骨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休克、神经精神症状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外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受伤时间长短,当时是什么情况,是否有第三方责任人?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开放性骨折表现、失血表现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常见会阴部皮下瘀血和肿胀,骨盆外观和畸形,骨盆挤压试验和分离试验均为阳性。
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很有价值,可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后复合体。
对外伤性骨盆骨折或髋臼骨折确定损伤范围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三个标准的骨盆像,即入口、出口和前后位像,可检查是否有长骨骨折,及长骨骨折方位旋转角度。
普通前后位骨盆X线片,从骶髂关节的下缘到对侧髋臼底内侧的中点连线,正常时两侧对角线长度相等或差别小于4mm。
可确定是否为骨盆骨折,明确骨折程度骨头移位情况,以及是否有神经及血管损伤。
可确定是否发生水及电解质紊乱,可检查肝肾功能是否有损伤,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为下一步诊治提供指导性帮助。
确定是否腹腔内器官有损伤,是否有实质性脏器及空腔脏器损伤,是否有进行性出血,如出血可有液性暗区。
儿童骨盆骨折的诊断需结合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患者多有车祸伤、挤压伤或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病史。
患儿出现阴囊、阴唇和腹股沟周围的肿胀、瘀斑,下肢的异常体位,疼痛,出现明显的骨性突起或巨大血肿。
通过X线片、CT、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对骨盆骨折做出诊断。
尿血为尿道损伤最常见的症状,但出血量的多少,并不能反映尿道损伤的程度,前尿道损伤表现为在不排尿时即有鲜血自尿道口滴出,后尿道损伤多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若后尿道完全断裂,因不能排尿及尿道外括约肌痉挛,可以不出现血尿而表现为尿潴留。损伤部位常有疼痛及压痛,排尿时疼痛常向阴茎头、会阴部及肛门周围放射。行CT检查后可见勿骨盆出骨质连续性中断表现,可与骨盆骨折鉴别。
患者可有腹痛、腹胀、发热、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伴有休克,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的表现。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可见空腔脏器破裂,未见骨盆处异常回声,可与骨盆骨折鉴别。
儿童骨盆骨折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儿的一般情况、年龄及骨折类型等,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其他辅助治疗等。
儿童骨盆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骨盆兜固定、髋人字石膏固定和骨牵引等。
因儿童骨盆骨折常并发感染,遂应常规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预防菌血症或脓毒血症的发生,如必要时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患儿一般情况和合并伤稳定后,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如果不能复位,后部损伤要行切开复位术,骶髂关节脱位和骨折用克氏针固定,然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或牵引。如果复位失败可引起畸形愈合、骨盆倾斜和下肢短缩等,也可使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儿童骨盆骨折。
治疗上取决于移位程度,一般对髂前上棘、髂前下棘可行非手术治疗。如果移位较多,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恢复缝匠肌和股直肌的位置,一般3~4周骨愈合后可获正常功能。
一般只需对症治疗,但畸形严重者要特别注意。
对耻骨联合分离的患儿麻醉后侧卧位,应用双侧髋"人"字石膏固定。对青春期后患儿改为前方外固定器治疗,能恢复骨盆稳定性,早期下地活动,可获得良好效果,但近年来对小儿也有采用外固定器者。
如果骨折通过"Y"形软骨即髋臼骨折,要试行全麻下复位,然后行胫骨结节牵引3~4周直到"Y"形软骨愈合。若复位失败,则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行全麻下复位,对婴幼儿行中度外旋位髋"人"字石膏固定直至完全愈合。年长儿童应用外固定器作用于半骨盆使之外旋,恢复骨盆骨排列,并可早期活动。
患儿一般情况和合并伤稳定后,应尽早行骨折复位,可行皮牵引或骨牵引。
儿童骨盆骨折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大多可治愈,可正常进行生活,预后较好,出现畸形的情况较少。
本病能治愈。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儿的自然寿命。
儿童骨盆骨折的特点是存在骨骺,但骨骺损伤的发生率低,出现畸形者不多,罕见的后遗症为耻骨联合骨化引起难产和半骨盆移位致继发下腰痛和脊柱畸形者。
儿童骨盆骨折间隔3个月复诊CT,观察恢复情况如何,如畸形愈合可能需手术治疗。
儿童骨盆骨折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日常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营养均衡丰富,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儿童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前期应注意患者的制动,后期应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恢复情况。
口服用药,因此病需服用抗生素类,应了解各类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送医。
监督运动,因儿童骨盆骨折需进行恢复训练,需家长监督康复训练。
对于下肢无力的患者,康复初期积极进行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儿童骨盆骨折的患者如治愈出院后再次发生骨盆周围血性隆起等情况,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复查CT及MRI,确认是否复发。
儿童骨盆骨折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近期内勿沾水,勿从事体力劳动,注意休息。因此病需使用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可有肝肾毒性,使用时需注意肝肾毒性副作用的发生。
儿童骨盆骨折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关系密切,预防主要为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儿童看护等,尽量减少意外的发生。
此病为临床急症,皆因外伤导致,骨盆外伤后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治疗,无早期筛查。
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暴力伤害,预防骨盆骨折易发因素的发生。
运动时注意防护,防止跌倒,预防摔伤。
儿童活动时,家长注意防护,避免儿童单独行动,避免儿童上高地,防止跌落,导致坠落伤及挤压伤。
4115点赞
[1]高飞,徐昌富,马丽琼,等.纱布填塞止血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7):830-832.
[2]宋宏程,张英,张潍平.儿童骨盆骨折并尿道损伤的处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1):807-810.
[3]陈福洪,廖华,朱静.基于损害控制的分期手术方案对多发伤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6):463-466.
[4]赵资坚,蔡史健,张荣臻.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损伤控制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6):561-56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