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马型脑炎是由东方马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被受感染节肢动物叮咬之后,病毒在局部组织及局部淋巴结复制,引起炎症反应,出现发热等症状,严重感染者可以引发病毒血症,造成脑部及其他部位的损伤,临床上以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症状。此病在美洲最为严重,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死亡率高达50%。幼儿预后差,老年人死亡率高,常留有后遗症。
东方马型脑炎主要由接触了感染东方马型脑炎病毒的节肢动物或马群引起,人可以通过接触马群或被蚊虫叮咬而间接感染病毒。
本病为传染病,东方马型脑炎属虫媒病毒A组,其代表株为Ten Broeck株,该株可以蚊为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患者被携带东方马型脑炎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进入体内,导致本病的发生。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无法抵抗病毒的毒性作用。
长期生活在海岸地区和湖泊沼泽地带,容易接触病毒。
与马群有长期的密切接触史。
东方马型脑炎具有地区性,主要分布于美洲,如美国东部、东北部和南部几个州。本病也见于海岸地区和湖泊沼泽地带,如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以及墨西哥、巴拿马、古巴、阿根廷、特立尼达、圭亚那等国。东方马型脑炎病流行具有季节性,好发于7~10月,以8月份为高峰,可能与节肢动物的生活周期有关。另外,本病在15岁以下儿童和55岁以上病人发生和死亡率最高,无性别差异。
被病毒感染的蚊子等可以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播给人等哺乳动物。
人可以通过长期接触被病毒感染的马群而感染。
有其他慢性疾病或大量服用抗生素而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东方马型脑炎的潜伏期一般为7~10天,大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仅10%~20%的患者发病。部分病人可出现如倦怠、食欲缺乏、腹痛、咽痛、头痛等前驱症状,大部分患者急性起病,以高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寒战、高热,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眼结膜炎等,体温很快升至39℃以上。
剧烈头痛、呕吐、肌张力增强、谵妄或嗜睡,很快进入昏迷或惊厥。
出现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颈项强直明显,凯尔尼格征阳性,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四肢肌肉痉挛,部分病人表现麻痹。
部分病人会出现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偏视等眼部症状。
此病愈后通常遗留有语言障碍、嗜睡状、定向力差,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或步态失调等。
脑实质炎症和水肿严重者还可出现不规则呼吸,引发肺部病变。脑神经和支配四肢肌肉的神经麻痹者,多为永久性损害。
病毒入侵脑内,引起物质代谢紊乱,水平衡失调,引发脑水肿。
病重者因严重脑水肿发展成脑疝,引起呼吸不规则,直至呼吸、心跳停止。
病毒常因病毒血症导致病毒播散至肺部,引起水肿,导致肺感染而死亡。
病毒入侵脑内,可使大脑机能活动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的障碍。
病毒可影响大脑的发育,尤其对于未成年儿童来说,极易造成智力低下。
病毒造成脑功能受损,引起肌张力异常增高,肢体肌肉协调功能紊乱,患者表现为全身僵硬、无法动弹。
东方马型脑炎的潜伏期一般为7~10天,当出现倦怠、食欲缺乏、腹痛、咽痛、头痛等症状或急起突发高热时,应该加强注意,及时的去医院检查确诊,切不可大意忽视。
当出现前驱症状,如倦怠、食欲缺乏、腹痛、咽痛、头痛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前驱症状没有缓解,出现持续的高热不退、喷射样呕吐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麻痹、眼睑下垂、精神错乱、胡言乱语甚至不切实际的幻想等,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意识丧失、癫痫、呼吸节律不规则,出现几次规律呼吸后的突然呼吸停止,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或强直性瘫痪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肺水肿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呼吸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最近吃了什么?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发热、呕吐、嗜睡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剧烈头痛、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偏视、谵妄等)
最近是否有马群接触史或被蚊虫叮咬?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抽血化验血常规,检查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是否感染及感染程度和类型。
医生从患者腰椎进一细针收集脑脊液,测定脑脊液压力与细胞计数,用于鉴别感染类型。
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或凝血抑制试验抗体,做抗体滴度对比,有助于确诊疾病,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指示。
为确诊该病的方法之一,进行血细胞培养,观察血液内是否存在针对东方马型脑炎病毒的IgM特异性抗体。
进行活细胞培养病毒,观察是否能分离出东方马型脑炎病毒,用于疾病的确诊。
收集患者血液或脑脊液体液,检测病毒核酸。核酸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快速早期诊断本病。
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多在(10~15)×10^9/L,中性粒细胞0.9×10^9/L以上,部分病人有类白血病反应。至恢复期,血常规大致恢复正常。
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计数在(0.1~1.0)×10^9/L,大多在0.3×10^9/L以下,病初多为中性白细胞,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稍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和抗体或凝血抑制试验抗体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可以辅助诊断。
小鼠脑内接种或鸡胚接种分离病毒试验阳性,可以进行确诊。
核酸检测阳性,表示有病毒感染,可以辅助早期诊断。
感染西方马型脑炎病毒后,也会出现发热、头痛、意识丧失、肌肉强烈持续收缩、肌肉痉挛、猝倒、肢体下坠等意识改变及癫痫等症状。成年人多无后遗症,婴幼儿后遗症常有智能低下、情绪不稳、四肢强直性瘫痪,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精神障碍和人格改变。可以通过流行病学资料和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鉴别。
圣路易斯型脑炎的潜伏期为5~15天,多数患者症状轻微,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肌痛,数天后即完全恢复。约40%的儿童和青年患者仅仅有发热和头痛,或者为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少数患者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和体征,包括颈项强直、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部分患者留有较轻的后遗症。高龄是病死的高危因素,致死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成人脑炎病死率3%~30%。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标题和疫区接触史进行鉴别。
单纯疱疹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其常累及大脑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引起脑组织出血性坏死和变态反应性脑损害。前期有发热、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随后病情缓慢进展,精神症状表现突出,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言语减少、情感淡漠和表情呆滞,病人呆坐,行动懒散,甚至不能自理生活,或表现为木僵、缄默,或有动作增多、行为奇特及冲动行为,智力障碍也较明显。根据主要症状不同和东方马型脑炎有疫区接触史即可鉴别。
东方马型脑炎一般为隐性感染,不会造成严重损伤。一旦发现明显症状,应及时就医,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仍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为主,来缓解高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肺部感染受损,影响肺正常的呼吸功能,需要外部输氧,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又称为普鲁本辛,对于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来缓解症状。
胆酸是一种有机酸,胆酸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是以下几点:
对于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可以保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防止黏膜受损。
患者的胆遇到排泄功能功障碍时,可以借用胆酸辅助消化,减少腹泻的几率。
出现胆囊炎和胆汁缺乏时,可以采用口服胆酸的方法进行治疗,能起到替代部分胆囊的作用,整体耐受性非常好。
可以有降低血脂,治疗高血脂,缓解胆囊炎等作用。
胆酸的功效非常多,但不能重复利用,而且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不良反应。
胰酶为助消化药,主要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胰蛋白酶能使蛋白转化为蛋白胨,胰淀粉酶使淀粉转化为糊精与糖,胰脂肪酶则使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在肠液中消化淀粉、蛋白质及脂肪,从而起到促进消化和增进食欲的作用。
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所以应当补足液体,昏迷患者会采用鼻饲的方式补液。
糖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对早期确诊和重症患者可以使用,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
目的是终止癫痫发作,以及避免患者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预防再次出现癫痫,代表药物有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拉莫三嗪等。
该病暂无手术治疗。
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减少发病期间机体的损耗,可以使用氨基酸、脂肪乳等进行营养支持。
东方马型脑炎的病死率高,但若能及时处理,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后,多数患者可顺利度过发病期而恢复。治愈后常有一些肌肉和大脑损伤,造成后遗症。
若及时治疗,能治愈,但常有后遗症。
东方马型脑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东方马型脑炎患者可在治愈2~3周后再次进行病毒分离检查。
东方马型脑炎患者可以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调理机体,合理均衡膳食,补充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的感染。
建议吃具有解毒的食物,诸如银耳、西兰花等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建议吃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奶制品、还有蔬菜水果。均衡饮食,合理搭配,确保营养充足,增强免疫力。
如果有腹痛、腹泻症状,建议吃清淡、容易消化的流食,既不会给自身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又有利于恢复。
不宜吃油腻的食物,如猪油,猪油含有大量的油脂,需要通过肝脏胆汁的乳化才能够消化排出,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导致肝脏对有毒物质解毒的作用相对减小,不利于有毒物质的排出。
不宜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是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不利于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抗病能力下降。
东方马型脑炎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及时接受治疗,按照医嘱服药,保证饮食合理安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疾病恢复。
患者应了解各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正确服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作息,调整心情,避免情绪剧烈波动、过度劳累等。
营养膳食,搭配合理,荤素相宜,忌辛辣甜腻,避免暴饮暴食,进食时间合理,少食多餐。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后遗症者应注意保持失用部位功能,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
在流行地区可以减少外出频率,外出时穿长袖、喷驱蚊水,在流行地区睡觉时可以用蚊帐、点蚊香,定期处理住所周围的水坑。
由于东方马型脑炎的临床症状较多,所以一定要谨遵医嘱,对症吃药。
消除症状后不代表体内没有残余病毒和毒素,应定期复查。
东方马型脑炎多为患者被感染了病毒的蚊虫叮咬或过多的接触受感染的马群,所以要控制好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减少与马群接触,将病毒扼杀在摇篮里。
防蚊和灭蚊,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如在疾病流行期间,增强对老人及小孩的保护,适当减少外出频率、外出时做好防蚊虫叮咬等保护措施;在流行地区睡觉时用蚊帐、点蚊香;定期处理住所周围的水坑,清理花盆底下的积水等。
预防接种,目前使用单价(东部马脑炎)疫苗、双价(东马加西马)疫苗和三价(东马、西马和委内瑞拉马脑炎)疫苗,对马等家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人群疫苗接种,尚处在试验阶段。
使用恢复期的血清,其中的特异性抗体对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每周进行3~5次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4399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贾建平,苏川.神经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文心田.当代世界人兽共患病学[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49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