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发感染所致,典型表现为眼睛畏光、流泪、眼部充血、肿胀,角膜表面呈现粗大的、略高出角膜表面的混浊点。通常眼部带状疱疹可合并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炎、眼肌麻痹等。主要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和自行恢复为主,预后较好,但易反复。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是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最早期表现。
伴随于眼带状疱疹出现的树枝状角膜炎。
病毒浸润上皮下呈现钱币状溃疡。
一种慢性角膜炎的特殊类型。
在剧烈的三叉神经痛的同时,角膜感觉全部消失。
上皮下浸润可向基质深部发展,形成富于新生血管的角膜基质炎或盘状角膜基质炎。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病因十分明确,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所致。该病毒可长期存在机体,反复发病,一旦不积极治疗,将会严重影响视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如眼部、颜面及头皮区域,一旦机体近期由于抵抗力下降,造成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被再次激活,感染机体,引起眼部感染。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激素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病毒复发感染。
劳累会使机体免疫系统防御能力下降,使得潜伏病毒再次侵袭机体而患病。
我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发病率约为30.9/10万人,几乎一半的患者可出现带状疱疹性眼炎的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增加该病的罹患率。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因免疫系统疾病需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有癌症病史、近期手术史、外伤史患者,容易使潜伏在机体内的病毒复发感染。
由于老年人群自身机体抵抗力较弱,一旦劳累导致免疫系统防御降低,病毒会复发感染。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发病急剧,患者眼部常表现为咽痛、畏光、流泪、眼部充血及肿胀等。在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的皮肤上出现疱疹为其特点,多为单侧性。患者除有神经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外,还伴有局部刺激症状及淋巴结肿大。
眼部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痛、眼部充血肿胀等,严重时会引起视力下降。
常会伴随三叉神经痛,全身会有水疱,愈合后会留疤痕。
部分患者有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寒战,神经走行区域皮肤会有神经麻木、刺痛感。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长时间未有效治疗,导致角膜受到病毒感染,引发角膜上皮组织受损及基质层变薄,形成不规则溃疡缺损。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经久不愈,角膜出现灰黄色或黄白色浸润或溃疡,长时间不处理,可导致前房积脓。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致病因子、炎症因子以及其他细胞成分,会促使虹膜萎缩。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长时间未有效治疗,导致角膜受到病毒感染,可形成不透明的结缔组织瘢痕,一般无浸润等炎症反应。
当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出现咽痛、视物模糊、寒战、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本病主要通过上皮刮片、血清抗体等来检查。
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进行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一旦体检中发现有皮肤水疱,伴有眼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发热、寒战、视物模糊、身体的一部分区域皮肤麻木、刺痛等症状,高度怀疑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患者,若视力突然下降或看不见东西,伴全身发冷、高热,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眼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皮肤水疱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皮肤科等。
最近有没有过度劳累、或受到大的创伤?
皮肤水疱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痛、眼部充血肿胀等)
以前有没有长期吃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药物?
既往有无其他的肿瘤病史、器官移植、免疫缺陷疾病?
最为方便的检查,急性期进行结膜及角膜上皮刮片,检查巨噬细胞及病毒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操作难度系数较大,从结膜囊内或取皮肤水疱内液体作病毒分离,是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检测病情持续时间和治疗效果有很大帮助,患者病后4天可测出,2周达高峰,1年后降至不能检出的水平。
操作要求高,取病变角膜上皮刮片,直接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检查,可证明被感染的细胞内有病毒感染。
判断预后最常用,水痘患者血清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当患者出现典型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痛、眼部充血肿胀等,严重时会引起视力下降。常会伴随三叉神经痛,全身会有水疱,愈合后会留疤痕,便可确诊。
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技术和血清中抗体的测定中发现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即可确诊。
针对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主要消除诱因,避免机体抵抗力下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应积极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根据病人的临床分类,决定疗程长短。
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对于表层点状角膜炎和树枝状角膜炎,效尚不能肯定。
主要用于抗病毒治疗,对于表层点状角膜炎和树枝状角膜炎,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效果更佳。
对表层点状角膜炎和树枝状角膜炎伴有较重结膜炎的患者,可并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激素治疗盘状角膜基质炎、黏斑性角膜炎效果更佳。
通常用于黏斑性角膜炎和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患者,可临时将眼睑缝合,来防止角膜继发感染,用于保护角膜。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可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症状,大部分患者视力不会受到影响。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一般能治愈,但当患者免疫力降低时,本病易复发。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治疗结束7~14天,应该追踪治疗,复发性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在巩固治疗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查,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清淡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A、B、C的食品,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患者还需注意忌食煎炸、肥腻、含糖度高的食物。
宜多食清淡、少油、少盐的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可增强自身抵抗力和免疫防御能力,抑制带状疱疹病毒复发。多食富含维生素A、B、C的食品,如肝脏、胡萝卜等。
忌辛辣食品,多食辛辣食品易生燥热,使本病症状加重。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睛干燥、洁净,避免过度疲劳工作,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手术后加强缝合处的清理和按时用药。
了解各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用药期间若出现感染加重情况,需立即就医。
避免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患病期间严禁佩戴隐形眼镜。患者可适当采取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积极锻炼,加强免疫系统防护能力。
复诊时进行结膜及角膜上皮刮片,查是否存在巨噬细胞及病毒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儿童皮肤有水疱,家长应注意看护孩子保持眼部干燥,避免用手抓挠,手指带有病毒再次传染至别处身体,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带状疱疹病毒角膜炎是比较好预防的。生活中强身健体,保持营养均衡搭配,三餐丰富,早睡早起,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对初次发生皮肤水疱伴有眼睛疼痛者应彻底治疗。检査有无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等,及时发现并治疗。
保证良好的作息,合理膳食,三餐规律,可少食多餐。此外要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
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季节变换时,加强保暖,避免生病感冒。平时用眼疲劳,可通过滴用眼药水和做眼保健操来缓解症状。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门诊随访,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免疫缺陷患者需避免到人群多的地方,同时做到生活规律、营养良好。
4307点赞
[1]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09-610.
[2]桂红.糖皮质激素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6):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