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过低症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进餐后2~4小时出现低血糖现象。多由于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刺激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引发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震颤、乏力等。本病发病率低,原因复杂,一经发现,应尽快明确病因。轻症患者适量食用饼干、馒头片等可以缓解;重症患者饮用少量葡萄糖糖水、食用富含淀粉类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并进行综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无不良后果。
餐后血糖过低症病因较为复杂,多由于患者进餐后血糖升高,刺激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降低进而引发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好发于胃大部切除术后、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异常及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人群。
多见于早期2型糖尿病,进食后,体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低于正常水平,当血糖逐渐达到高峰时,此时胰岛素水平并未达到高峰值,当血糖逐渐下降时,胰岛素分泌高峰来临,此时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大量消耗,出现典型的低血糖症状。
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术后胃排空过快,胃内容物迅速进入肠腔,葡萄糖迅速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快速升高,刺激胰岛素过量释放。进食两小时后出现急剧的低血糖反应。
进食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情绪激动等对餐后血糖过低症发作具有诱导作用。
降糖药物引起的诱导性低血糖症。降糖药物联合用药时低血糖风险会大为增加。
餐后血糖过低症发病率低,由于早期症状隐匿,无人群流行病学方面资料。
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高峰分泌延迟导致。
先天性代谢紊乱患者,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患者。
餐后低血糖症的主要症状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多发生在餐后2~4小时,持续数十分钟,进食后缓解。可反复发作,但病情并无恶化。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恶心,乏力等。血糖过低可能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并发心律不齐和昏迷。
患者进食2~4小时后发作,主要症状为面色苍白、出汗、颤抖、心悸、饥饿感、焦虑等。持续数10分钟,进食后缓解。
部分患者出现腹胀、恶心、乏力等症状,主要见于胃肠吻合术后。
部分患者血糖较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导致血流动力变化,引起心悸、心律不齐等。
低血糖发作时,患者大脑皮层受到抑制,并相继累及皮层下中枢,使大脑中枢及延脑活动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从而诱发脑血管痉挛现象。
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数小时可导致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形态学变化,出现脑水肿,引起昏迷症状。
患者进食后出现此病症状,需要立即就医。病情发作时较难及时检测血糖,因此,餐后血糖过低症多通过胰岛素水平等检查确诊。另外,还需注意与急性酒精中毒相鉴别。
患者进食后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饥饿、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发生头晕、乏力、体温不升、视物不清,嗜睡、躁动、昏迷等需要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就诊内分泌科;出现神经症状如头晕、乏力、体温不升、视物不清、嗜睡、昏迷等需要立即拨打120。
出现症状前有没有进食?
是否服用过药物?
以往有没有高血糖病史?
目前主要的症状是否是面色苍白、出汗、抽搐等?
进食食物后有无缓解或加重?
有没有做过胃部手术或肠道手术?
若血糖低于2.8mmol/L,可明确为低血糖发作。
低血糖发作时抽血化验胰岛素水平,证实胰岛素分泌过多。
排除有无自身免疫性胰岛素综合征。
包括运动、饥渴,胰高血糖素试验等。
胃液中胰岛素、胰岛素原、胃泌素、血浆磺脲类药物等。
排除腹腔、头颅及胰腺部位的占位性病变。
患者进食后2~4小时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进食含糖类食物,如饼干、糖块、糖水后症状可缓解。了解患者有无胃肠道手术史、服用药物史、特殊饮食嗜好等,结合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诊断餐后血糖过低症并不困难。频繁发作餐后血糖过低症,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出现精神异常、心率加快、皮肤湿冷、言语含糊、步态不稳等症状,结合餐前有饮酒,查血糖并无异常,可以明确鉴别。
当出现餐后低血糖症状,需纠正低血糖,缓解症状,同时也要尽快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平时注意合理规范用药的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轻症患者,适量食用饼干、馒头片等可以缓解;重症患者,饮用少量葡萄糖糖水、食用富含淀粉类食物,必要时可以静脉补充葡萄糖,但是一定要控制量和速度。
钙通道拮抗剂,抑制胰岛素分泌,延缓食物吸收。
此病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餐后血糖过低症经过恰当治疗,症状迅速好转。一般很少伴有严重疾病,病情也可自行缓解。虽然不能做到彻底治愈,但一般不会影响患者自然寿命。纠正低血糖后定期复查,减少复发机率。
餐后血糖过低症不能彻底治愈。
餐后血糖过低症经过积极处理,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餐后血糖过低症1~2个月复查一次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生活调理。
平时可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症状发作时不宜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或食用大量含糖食物,虽然能缓解低血糖症状,但可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岛素,加重病情,可以适当吃点馒头片、饼干等。
少吃糖果、甜食及含糖量高的食物。
学会自我发现异常,以便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等症状时,及时喝点糖水或吃点馒头片、饼干。
平时戒烟戒酒,遵医嘱合理用药。
锻炼身体,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控制情绪,减少精神刺激。
餐后血糖过低症患者平时注意携带糖块、饼干等,避免低血糖休克。
餐后血糖过低症可能是糖尿病早期临床表现症状之一,预防此病的重点在于预防低血糖发作。
预防的重点在于合理膳食,减少糖分摄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于激动。
对于胃肠手术者,流质饮食有助于快速吸收。
避免大量饮酒,酒精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
4338点赞
[1]冯焱.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断[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1):109-111.
[2]李志民.反应性低血糖临床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9,13(04):293-294+29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