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前发育性囊肿是由于尾肠、脊索、神经管等结构在发生过程中的发育、退化异常所形成。此病十分罕见,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骶尾部的疼痛、酸胀感,排便困难、尿频等现象。并且有些患者还会兼有出血、肛瘘、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骶前发育性囊肿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药物只能起到缓解某些症状的作用。
表皮样囊肿为胚胎时期皮肤外胚层残留,或者为后天损伤所导致,一般为良性。
皮样囊肿为胚胎时期皮肤外胚层和中胚层残留或者后天损伤所致,一般为良性。
为一种良性多囊肿疾病,囊肿多位于骶前间隙,即直肠后骶骨前间隙。
多发于儿童的骶前发育性囊肿,并且约5%~10%的良性畸胎瘤会发生恶变。
骶前发育性囊肿是由于先天性的尾肠、脊索、神经管等结构在发生过程中出现发育、退化异常所导致的。本病主要好发于成年女性,无特殊诱发因素。
先天性的个体因素,导致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发生异常,进而导致引发骶前发育性囊肿。
成人的骶前发育性囊肿以女性多见,可能的原因是女性会更多的进行盆腔的检查,进而导致此病的发现率比较高。此外、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畸胎瘤类型多见于儿童,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恶变率也在逐渐提高。
并不是成年女性容易患病,而是女性在备孕期会进行一系列的盆腔检查,更容易检查出来此病,即发现率比较高。
骶前发育性囊肿在早期一般没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逐渐出现骶尾部疼痛、酸胀,排便困难,尿频等主要症状,并且伴有出血、肛瘘、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常常是因为改变体位而引发疼痛,但是因为大多为良性囊肿所以疼痛并不剧烈。
因为囊肿会压迫临近的组织和脏器,当囊肿压迫到直肠时,就会引起排便困难。
当囊肿压迫到膀胱,就会导致尿频的情况。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肛门后方出现小孔,骶尾部发现体表肿物或结节的病理现象。
囊肿压迫临近的组织和脏器,严重时会导致组织和脏器出血。
当骶尾部囊肿继发感染,出现局部破溃时,表现为肛瘘的症状,需仔细与普通肛瘘相鉴别。
囊肿的出现,可能会压迫骶神经,进而可能导致会阴部的感觉异常。
骶前发育性囊肿有并发感染的风险,一旦感染,周围粘连加重,将明显加大病变彻底切除的难度,增加术后复发风险。
如果出现骶尾部疼痛、酸胀、排便困难等高度怀疑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症状,需及时就诊。多通过直肠指诊、CT、直肠超声等检查可以确诊本病,还需注意本病与肛周脓肿等疾病相鉴别。
对于在进行其他盆部检查时,发现有骶前发育性囊肿出现的特征,要及时地进行一系列地检查,并咨询相关医师。
如果出现骶尾部疼痛、酸胀、排便困难、尿频等主要症状,要立即到医院进行就诊。
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都应该就诊于肛肠科。
为什么来就诊?
骶尾部疼痛多长时间了?
有没有便秘的感觉?
之前做过什么检查吗?
有没有用过什么药物?
用于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和它所处的位置及囊肿周围的环境。为后续的手术做准备。
作用同CT检查一样,也是用来观察囊肿的具体形态、大小等情况,显示软组织较CT更清晰。
即直肠超声检查,也可显示骶前病变。
可扪及后壁饱满或肿块,具有最简便易行、无创伤、阳性率高的特点。
如果患者出现骶尾部疼痛、酸胀、排便困难、尿频等症状,在肛门指诊时可扪及囊肿,CT、MRI、TRUS等手段可以确定显示出囊肿性状和边界,即可确诊为骶前发育性囊肿。
主要的表现就是肛门周边的脓肿,但是因为骶前发育性囊肿的发病初期,并没有任何病理现象,所以很容易误诊为肛周脓肿,所以这两种的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检查来观察是否有骶前囊肿的产生。
骶前发育性囊肿的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只能够起到缓解一些特有病理症状的作用,本病一般通过手术治疗。
聚乙二醇4000散适用于8岁以上患者的便秘治疗,禁忌人群为小肠或者结肠疾病者、对此药品过敏者、果糖不耐受患儿等。此外,此药的使用还要注意如需长时间使用本药品,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遵循医嘱来进行服用。
当囊肿较小时,可以直达囊肿出现的部位,操作比较简便,创伤较小。但是如果出现囊肿较大上极超越骶3的情况,会对此手术造成困难,容易引起骶前出血及损伤。
适用于骶路手术不能够解决的病灶,但是此手术难以分离至直肠后骶前区较深的部位,而且此手术容易发生出血影响视野,所以手术的创伤性比较大。
骶前发育性囊肿的预后效果较好,但是仍然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发生疾病复发,还需进行二次手术。
骶前发育性囊肿一般能治愈,经过手术基本对未来生活没有大的影响。
骶前发育性囊肿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对于骶前发育性囊肿需要持续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主要行经直肠超声等检查,随访疾病是否复发。
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在饮食上要均衡,少吃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并且还要进行合理的荤素搭配。
如奶、畜肉、禽肉、蛋类等食物。
如小米、玉米面、绿豆、银耳、木耳等。
如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骶前发育性囊肿患者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心理健康管理,此外还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护理复查。
对于疾病的手术后恢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食疗,所以患者依据医师的建议进行合理膳食。
患者在手术后疾病护理过程中,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康复运动。
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可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恢复的速度。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期间应注意自身骶尾部是否仍有疼痛、酸胀感,如有身体其他明显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骶前发育性囊肿为先天因素导致,所以此疾病的预防十分困难。因此做不到完全的预防,但是可以尽早监测。
对于肛门处或者骶尾处出现疼痛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CT等检查,来筛查体内是否出现囊肿。
骶前发育性囊肿暂无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4098点赞
[1]张迪,苏丹,胡邦,彭慧,任东林.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43例骶前发育性囊肿的疗效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7,6(06):506-509.
[2]牛备战,周皎琳,吴斌,邱辉忠.腹腔镜下骶前囊肿切除术33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9(05):456-458.
[3]周皎琳,邱辉忠.骶前发育性囊肿22例诊治经验总结[J].中华外科杂志,2010:284-2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