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红综合征是指食用鲭鱼后,由于鲭鱼质量存在问题,含有毒素,发生的以颜面、颈部、躯干等处皮肤潮红为主的一组症候群。这种病在小儿身上发生,故名小儿潮红综合征。该病可以分为轻度型和重度型,轻度型患者会出现面部、颈部、手臂,甚至整个上半身会出现发红、灼热等症状,同时会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重度型患者会出现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表现。主要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组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疾病要主要预防,注意鲭鱼的存储和冷藏,避免变质和污染。
小儿潮红综合征最根本的病因是食用了有毒的鲭鱼,由于鲭鱼的肉中有较多的的组胺酸,当鲭鱼存放方式不当,死亡时间过长时,组氨酸与组氨酸脱羧酶相互作用,产生了有毒物质组胺,并经人体肠道吸收,而出现一系列与组胺相关的症状。本病好发于0~3岁的幼童,免疫力低下好发。
由于死亡时间过长的鲭鱼肉中有大量的组胺,经人体的肠道吸收后会产生类似过敏的一些反应。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儿童免疫功能更加低下,或者当儿童患有艾滋病时,免疫系统遭受破坏,使得免疫功能低下。
此病暂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由于0~3岁儿童免疫系统的功能较低下,故容易好发本病。
患儿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食用有毒的鲭鱼数量有关,症状轻者会出现面部、颈部、手臂,甚至整个上半身会出现发红、灼热等症状,同时会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症状重者会出现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表现。发病较快,一般在食用有毒鲭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就好发病,有些人甚至会在几分钟内就发病。
面部、颈部、手臂,甚至整个上半身会出现发红、眼结膜充血,像是喝醉了一样,还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样皮损,皮肤有烧灼感。
持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搏动性头痛(主要以胀痛或钻痛为主)、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瞳孔放大等症状。
休克早期患者意识尚清,但会有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休克中期患者出现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速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尿少或无尿;休克晚期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小儿潮红综合征发病较快,症状有轻有重,出现皮肤发红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头痛时应立即就医。通过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判定,但要注意本病要与皮肤过敏症、细菌性痢疾相鉴别。
食用鲭鱼后30~60分钟后出现皮肤发红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头痛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也可以选择去儿科进行就诊。
皮肤发红有多久了?
患儿几岁了?
全身存在什么感觉?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头痛、心悸、腹痛、恶心、呕吐等)
是否有食用过鲭鱼?
通过视诊可发现颜面、颈部、手臂等皮肤潮红、灼热、结膜充血,貌似醉酒样。
检查患者的心脏是否受影响,若心率过快,可能是因为毒素引起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使心脏代偿性收缩增快。
若患者的转氨酶有升高,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增高则可能是患者的肝肾功能受损。
血液中组胺的含量比正常高。
对食用鲭鱼、呕吐物进行进行相应检查,必要时进行大便镜检和培养。
患者有食用鲭鱼史。
患者在食用鲭鱼后不久出现面部、颈部、手臂,甚至整个上半身会出现发红、灼热,皮肤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重者出现头痛、心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表现。
小儿潮红综合征要注意和以下疾病相鉴别:
皮肤过敏症通常有过敏源的接触史或食用史,如花粉、粉尘、异体蛋白、化学物质等,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痒,可用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来进行诊断。而小儿潮红综合征通常有食用鲭鱼史,根据病史不同而鉴别。
常有不洁饮食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小儿潮红综合征多在食用鲭鱼30~60分钟后可出现皮肤发红的表现,根据发病时间及临床表现可鉴别二者。
小儿潮红综合征是因中毒引起的过敏反应,所以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及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去除病因,立即停止食用鲭鱼。若食用的时间不长,小于一个小时,可以催吐或者洗胃,去除胃内的鲭鱼,以减少毒物的吸收。
若出现呼吸困难,当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时需吸氧,应给予吸氧。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的抗组织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相比,它的一大特性是无瞌睡作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口干、头痛等,轻症者口服。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类激素,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对于轻症患者可予口服,重症者如出现休克,宜静脉注射治疗。对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者、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者,未能用抗菌药物控制的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者,活动性肺结核者禁用。
小儿潮红综合征若不出现重症表现通常预后较好,没有后遗症。若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并发症,如休克,若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出现后遗症,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小儿潮红综合征能治愈,若出现休克等并发症,没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
若小儿潮红综合征不发生并发症,则预后较好,不影响患者寿命。若出现休克等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预后较好,若没能及时救治,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
小儿潮红综合征一般经过治愈后无需复诊,若再次食用鲭鱼而出现以上的症状,如皮肤发红、发热,应及时复诊。
宜多食用水果和新鲜蔬菜,可以在就餐时搭配醋或者番茄酱等破坏鲭鱼中的组胺,以减少组胺的吸收。
发病期间忌食用鲭鱼,平时少吃或者不吃鲭鱼。
注意把控患儿的用药情况,当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时,注意不要让其搔抓,以免抓破而发生继发的感染。
口服药物时要注意用量,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用药,不能过量服用,否则容易出现口干、头痛等不良反应;由于氯雷他定偶见肝功能异常,所以应监测肝功能。由于糖皮质激素长期或者过量应用的不良反应较多,所以应注意地塞米松的用量,谨遵医嘱。
父母贮藏鲭鱼时要注意冷藏,尽量买后尽快烹饪食用,尽量让儿童少食用鲭鱼。烹饪时可以加醋或者咸菜以及番茄汁等调料,以破坏部分组胺。
经药物治疗后,应注意监测患儿的皮肤发红情况是否改善,荨麻疹是否消失,监测血中组胺是否恢复正常。
小儿潮红综合征预防的重点是鲭鱼捕捞后的合理贮存与冷藏,防止变质和污染,不食用、少量食用鲭鱼或者避免使用适当的烹饪方式。
尽量用其他鱼类代替鲭鱼或者食用新鲜的鲭鱼。
防止鱼体死亡时间过长,死后的鲭鱼要冷藏处理。
在烹饪鲭鱼时,可以加醋或咸菜等调料,以破坏部分的组胺,减少发病的可能。
4569点赞
[1]郑岳臣.于光元.皮肤性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5-67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