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趾畸形,又称巨指(趾)症,是一种与遗传无关、原因不明确的指(趾)体生长过度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巨大的手指(脚趾)皮肤、皮下组织、血管、神经、骨骼及指甲均发生异常粗大。巨指(趾)症比较少见,发生在上肢和手指较多见,在足部也可以有巨趾、巨足症发生。能够引起巨指(趾)的疾病还有神经纤维瘤性、淋巴管瘤性和血管瘤性巨指(趾)症。
巨趾的骨骼、肌腱、神经束等不成比例的增生;
淋巴组织增生,有些巨肢还伴有神经纤维瘤病和血管畸形。
在患儿出生后即发现某个脚趾比其他粗大,并随年龄生长粗大的脚趾与其他脚趾成比例的生长。有些粗大巨趾的尚有部分功能,但外形的粗大仍比较明显。
患儿在出生后即出现某个脚趾较其他脚趾粗大,并且巨趾的长度和周径生长迅速。由于骨骼和软组织的增生,巨趾往往向背侧弯曲无功能。巨趾的趾骨、皮下脂肪颗粒和趾神经都明显增大、增粗。
是一种常染色体改变的畸形,发生巨肢的部位可见神经干出现结节样神经纤维瘤改变,在全身还可以看到明显的纤维瘤性皮肤包块。而在有神经纤维瘤病变的肢体则较健侧肢体明显粗大。
病因至今不明,无明显的遗传因素,染色体研究亦无阳性发现。推测可能与胚胎发育时生长限制因子在局部受到干扰有关。有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3种因素密切相关,为神经支配异常、血供异常、体液系统异常。
病因至今不明,无明显的遗传因素,有学者认为可能与神经支配异常、血供异常、体液系统异常有关。
巨趾畸形在四肢先天性畸形中的发生率较低,约为0.9%。因其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关于此病的文献记录亦较少。
无特殊好发人群,全人群均不易患此病。
巨趾畸形主要症状为足趾体积增大,其他的症状还有侧弯,容易引起足部功能障碍。
常出生即伴有,局部表现为受累指(趾)长度和周径增大,皮肤增厚、苍白和光滑;
单侧肢体发生多见;
第2、第3趾的发生率最高,拇趾次之;
当相邻指(趾)同时累及时,常引起患指(趾)呈弧形生长而向侧方偏斜;
异常增大的脚趾常导致患者穿鞋困难和行走不便。
由于巨趾畸形影响足部正常行走,常导致站立、行走困难。
巨趾畸形患者大多数因足趾体积增大、侧弯畸形等症状就诊。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需要与杵状指、Proteus综合征相鉴别。
如果出现足趾体积增大,需要及时就诊。
特别出现侧弯畸形、功能障碍时,需要立即就医。
巨趾畸形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出生时双侧脚趾情况?双侧脚趾生长发育情况?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足趾体积增大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侧弯畸形、功能障碍等)
既往有无其它疾病及其治疗经过?
有无遗传性家族病史?
通过观察患趾的病理改变,辅助诊断该病。
可通过镜下观察表皮、真皮、胶原纤维透明度、汗腺以及真皮与皮下组织界限清楚度等,辅助诊断该病。
X线平片是巨趾畸形的主要诊断方法,医生通过对患趾长度、宽度、骨密度以及关节间隙等的观察,判断病情。
临床检查多有如下表现:
受累趾骨长度、宽度的增加,骨密度增大,可见过度生长的软组织影;
病变累及趾间关节时,可见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完全融合;
镜下可见表皮萎缩、真皮变薄、胶原纤维透明变性、汗腺萎缩,真皮与皮下组织界限清楚,皮下可见广泛的脂肪和纤维组织增生,无包膜且界限不清。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性巨趾畸形家族遗传病史,结合上述两方面多可明确诊断。
趾末端组织增厚,呈拱形隆起,甲纵脊和横脊高度弯曲,多见于心脏疾病患者。而巨趾畸形无心脏系统疾病,可以通过心脏系统检查可鉴别。
患者的面部、胳膊、腿和膝盖会出现畸形发育,不同患者可能会有不同身体部位受到影响。而巨趾畸形只表现为足趾异常增大,可以与之鉴别。
目前对巨趾畸形尚无统一的治疗指南,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修复畸形足趾的外观,同时保留足趾感觉和关节的活动。常用治疗方法有软组织切除术、巨指缩小术、骨骺阻滞术、截骨术、截趾术、趾列切除术等。
本病无法通过药物治疗。
单纯的软组织切除术只适用于静止型巨指畸形,对于较严重的巨趾,单纯的软组织切除术不能有效的减小足患部的体积,最多也是暂时的缩小,很多都需要再次治疗。同时,单纯的软组织切除术后仍有组织肥厚、外观难看和功能部分缺失的可能性。因此,目前临床上很少单独采用单纯的软组织切除术。
对于已成年且不再增长的巨趾常采用巨指缩小术,一期手术为缩短巨趾,制作带蒂的指甲瓣,二期则切除缝合过剩的皮肤组织。
骨骺阻滞术适用于进展型巨趾畸形,为手术破坏或切除巨趾的骨骺,以阻止骨的纵向生长,临床上此种方法采用较多。
趾骨切除术可用于缩短畸形增长骨的长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能够保留足趾的基木功能,并且外型易被患者接受,但不能用于拇趾。
截趾术适用于过大的、不但本身失去功能、还影响其他趾功能的巨趾。但截趾意味着牺牲整个趾,将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功能丧失和严重的美观缺陷。同时截趾术不能保证局部组织不再生长,所以可能还是需要行二次手术。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巨趾畸形,在病变段作截趾术可能会造成难治性的灼性神经痛。因此截趾术通常是最后采取的方法,必须经过慎重考虑和充分的医患沟通。
对于巨趾畸形患者,巨大畸形的足趾常造成行走不便和穿鞋困难,对该类患者,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还其一双可以正常行走和穿鞋的脚,对此趾列切除术能很好的达到此目的。
巨趾畸形患者若能及时、规范的治疗,最终可能获得功能和外形上均正常的足趾。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对足趾的形态与功能均有一定影响。
部分症状较轻的巨趾畸形患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可以使足趾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可视为临床治愈。
巨趾畸形仅为足部的畸形状态,可影响患足的功能与美观,但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因此患者的自然寿命与常人无异。
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随访,以严密观察患趾病变程度是否加重,并积极进行干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术后早期多需每月复查一次,明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饮食与巨趾畸形相关性较低,日常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即可。
巨趾畸形患者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侧足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手术后患者需要功能锻炼,尽早恢复运动、感觉功能。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侧足趾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渗液。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增减药物。
手术后患者需要功能锻炼,尽早恢复运动、感觉功能。
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趾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有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巨趾畸形患者术后需要注意患侧足趾情况,部分患者因为足趾过度生长需要再次手术。
本病病因不明,无针对性预防措施。
4737点赞
[1]许国梁.临床外科诊疗基础与手术精要[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528-529.
[2]赵萍,张玉昌,杨波.足部疾患微创治疗理论与实践[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67-173.
[3]周蓉蓉,陈力,李华.巨指(趾)症的临床治疗现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2):144-147.
[4]王斌,田峰,田立杰.先天性巨趾畸形的手术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5):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