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床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甲和趾甲深面的基底部分的感染,可以由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导致,也可由真菌感染引起,还有的患者与皮肤病及甲下异物等有关。甲床炎使甲板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发生变形、破碎和脱落。甲床炎严重时还可使指(趾)头溃破坏死。
甲床炎多数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引起,也可继发于皮肤病如连续性肢端皮炎、湿疹、毛发红糠疹、疱疹样皮炎、剥脱性皮炎、梅毒、银屑病及甲下异物等。如果甲沟炎治疗不及时,化脓并向甲根下蔓延常常会导致甲床炎。
甲床炎患者多有外伤史,可先发于某一指(趾)甲,皮肤破损后,细菌或真菌从甲小皮处侵犯到甲床,引起炎症反应。
甲床炎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我国发病率约为5%,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经常接触水或洗涤物、咬甲癖、频繁吸吮手指、咬或撕甲周倒刺、过度修甲,不当美甲、嵌甲的人群。甲床炎除了细菌感染外,还可以由念珠菌、刺激物或变异源导致,所以在洗碗工、保洁员、厨师、鱼贩和护士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本病多数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引起,局部外伤后,细菌或真菌从甲小皮处侵犯到甲床,引起炎症反应。
家庭主妇长时间双手浸泡在水中,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导致感染。
甲床炎的典型症状是甲床肿胀、化脓、剧烈疼痛。甲床疼痛症状明显,并呈持续性,如果脚趾发生严重甲床炎者则有可能无法正常行走,以白天疼痛症状更加明显。症状较轻时,患者仅自觉局部瘙痒,无疼痛、肿胀等症状。
甲床肿胀、疼痛,呈持续性,白天明显。
甲床化脓,其特征是局部有应指感和波动感。
甲板发生营养不良性变化,发生变形、破碎和脱落。
甲床炎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会并发脚趾溃烂,脚趾溃烂是由于足部引起的脚部皮肤脱皮、瘙痒,出现黄水,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脚趾溃烂多发生于足部的第3、4、5的脚趾之间。
如果患者出现甲床的红肿热痛,甚至出现指(趾)头的溃破坏死时,应尽早治疗。
患者局部外伤情况下,清洁不到位,出现局部瘙痒症状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指甲营养不良性改变,发生变形、破碎和脱落时,及时就医。
出现手指或脚趾疼痛、局部红肿、全身发热情况时,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皮肤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甲床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疼痛明显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骨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疼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甲床红肿、发炎以及疼痛)
近期手指或足趾受到过外伤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脚气)
观察患者甲床有无红肿,有无分泌物,局部是否有压痛、跳痛,有无脓肿形成。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一般提示细菌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
多采用10%氢氧化钾溶液,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提高检出率。根据格兰染色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
体检可见甲床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疼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
革兰氏染色反应呈阳性,提示细菌感染。
甲沟炎是一种累及甲周围皮肤皱襞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触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组织肿胀,二者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
足癣是皮肤癣菌侵犯趾间皮肤及指甲引起的浅部真菌感染,临床多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剧烈瘙痒,常见于多汗者。
甲床炎的治疗主要在于消除诱因,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根据病人的临床分类以及严重程度决定疗程长短。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避免接触肥皂水等刺激物,并避免外伤。在接触水时要戴上棉质手套,再在外面套上橡胶或塑料手套,保持手部干燥,不要推挤甲皱襞且不使用指甲油。
积极治疗原发皮肤病,避免细菌或真菌感染。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较强作用,适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者。
口服生物利用度较高(72%~85%),耐酸,半衰期较长,不良反应少,适用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上下呼吸道感染治疗。
又称双氯苯咪唑,霜剂可用于指(趾)甲、指(趾)缝涂抹,以减轻瘙痒症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固醇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真菌死亡。
抗菌谱广,对深部、浅部真菌均有效,其治疗时病人局部烧灼感较明显。
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常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预防免疫抑制患者的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效。
可选用鱼石脂软膏、金黄散等,来缓解患者的相应症状,但主要适用于疾病早期,以及未化脓的患者。
感染已累及指(趾)甲基部皮下周围时,可在两侧甲沟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片翻起,切除指(趾)甲根部,置一小片凡士林纱布或乳胶片引流。
甲床下已积脓时,应将指(趾)甲拔去,或将脓腔上的指甲剪去。
可通过碘伏棉签擦拭患处2~3次,或将被感染的部位浸泡在碘伏溶液中,该方式具有杀菌的作用,主要适用于早期的患者。
主要通过红外线或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主要适用于未化脓的患者。
对缓解患者的疼痛也具有一定作用。
甲床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甲床炎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较顽固。
甲床炎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原发性甲床炎治疗结束7~14天,应该追踪治疗;继发性甲床炎在巩固治疗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复查,进行真菌培养。
甲床炎患者应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营养物质,合理分配餐次,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手足瘙痒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忌海鲜发物。带鱼、虾、蟹等腥膻之品会助长湿热,食后能使手足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渗出物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忌烟酒。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应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枣、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小麦、高粱、芡实、蜂蜜、豆腐、鸡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甲床炎患者应注意甲床局部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外界对指(趾)甲的刺激,避免沾水,趾甲床炎患者避免行走。
了解各类口服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
注意甲床局部卫生,保持干燥洁净,避免外界对指(趾)甲的刺激,避免沾水。
复诊时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检查是否还有菌丝存在繁殖。
规律服用抗菌药物,注意局部干燥、清洁,定期复查。
甲床炎多数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真菌引起,故应注意局部清洁。可继发于皮肤病如连续性肢端皮炎、湿疹、毛发红糠疹、疱疹样皮炎、剥脱性皮炎、梅毒、银屑病及甲下异物等,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对初次发生甲床炎者应彻底治疗;检査有无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及时发现并治疗。
保护双手,不要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尤其避免浸泡在肥皂水和其他有刺激性的水中,洗手后要立即擦干。家庭主妇需要频繁接触洗涤剂时,可带橡胶手套保护双手。
正确修剪指(趾)甲,将指(趾)甲修剪成方形或方圆形,不要将两侧角剪掉,否则破坏了甲廓,新长出来的指(趾)甲容易嵌入软组织中,易诱发甲沟炎,而甲沟炎治疗不及时易诱发甲床炎。
4422点赞
[1]赵辨,徐文炎,葛以信.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陈红风,唐汉钧,艾儒棣.中医外科学[M].5年制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耿海洋,袁善有,王利.甲沟炎类疾病的临床诊疗现状[J].万方数据库.20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