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瘙痒症是一类原发或继发于老年人群中的慢性瘙痒性疾病,一般定义为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发生持续6周以上的瘙痒。老年人慢性瘙痒属于特殊人群的瘙痒,属于临床中常见的老年皮肤疾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尤以秋冬干燥季节多见。
考虑原发性的瘙痒性皮肤病,除了皮肤瘙痒之外,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皮肤表现,部分疾病需要做皮肤活检进行确诊。
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皮肤瘙痒。老年人年龄较大,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比例亦较高,因此,这种类型的瘙痒通常是以找不到原发性皮肤病变的慢性瘙痒为主要特征。
老年瘙痒症的主要病因分为皮肤源性因素和非皮肤源性因素,皮肤源性因素又包括干皮病、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非皮肤源性因素包括肾源性瘙痒、胆汁淤积性肝病引起的瘙痒、肿瘤引起的瘙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瘙痒等因素,本病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慢性基础疾病较多的老人、长期情绪负面的老人,温度突然改变、化学物质刺激、精神压力较大等因素均可能诱发本病。
干皮症是老年人瘙痒较常见的病因,老年人由于皮肤组织衰老引起皮肤干燥,从而造成皮肤瘙痒。
部分老年人可能对花粉、毛发、螨虫、植物等过敏,接触过敏物质后引起皮炎,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是一种免疫大疱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变化,引发促炎症反应,导致瘙痒。
常见于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患者,是由血浆中代谢物清除障碍引起的,常在透析后得到缓解
胆汁淤积在体内造成瘙痒症状剧烈,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并发症。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实体瘤会出现副肿瘤综合征,瘙痒是副肿瘤综合征中的一种表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分布的疼痛或瘙痒,以麻木、瘙痒症状为主。
老年人皮肤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易招致螨虫和虱子的感染,而引起瘙痒,此外,还见于艾滋病或带状疱疹等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瘙痒。
这类药源性瘙痒的个体差异性通常较大,在停药后往往症状能得到缓解。
在温度改变较大时,皮肤受到外界温度的刺激会诱发瘙痒。
当老年人接触到化学物质刺激后皮肤不能耐受,也会引起皮肤瘙痒症状。
精神压力较大时会干扰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诱发皮肤瘙痒。
老年人慢性瘙痒的发病率范围在7%~45.9%,最近的在西班牙老年人群的流行病调查显示瘙痒的发生率为25%,我国尚未有老年人慢性瘙痒的流行病调查。
在病因上来说,有研究显示22%的老年人瘙痒可检查到原因,即有78%的老年人瘙痒为起源或病因不清的老年瘙痒。
老年人的免疫力普遍较青中年人下降,自身抵抗能力降低,抗原或者病原体更容易进入表皮,导致瘙痒。
部分老年人的基础疾病较多,当病情控制不佳时,就会引起皮肤瘙痒的表现。
当老年人的无聊、孤独、抑郁、消极等负面情绪较多时,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有皮肤瘙痒的表现。
老年瘙痒症的典型症状以阵发性皮肤瘙痒为主,还可以伴有搔抓疤痕、皮疹、原发病症状等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并发皮肤感染等疾病。
通常为阵发性的皮肤瘙痒,常常难以忍受,搔抓后自觉症状改善。瘙痒部位不定,常常见于躯干、腹部、背部、头部等。
由于瘙痒而频繁的搔抓,导致皮肤出现抓痕、血痂。
部分过敏的患者可以见到突出于皮面的丘疹或斑丘疹。
非皮肤源性瘙痒症的患者是因为其他疾病而继发引起皮肤瘙痒,所以除了皮肤瘙痒外,还表现为原发病症状,比如黄疸、少尿、腹痛、腹胀、口干、消瘦等。
因瘙痒反复的搔抓会引起皮肤破溃,加上老年人的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形成皮肤感染。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皮肤瘙痒是十分常见的,但当症状持续6周以上时,就需要考虑是否为老年瘙痒症,需要去皮肤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皮肤活检结合临床表现来明确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相鉴别。
当老年人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如果皮肤瘙痒症状长达6周以上,高度怀疑老年瘙痒症时,需要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老年瘙痒症的患者,如果瘙痒症状难以控制或原发疾病加重等,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皮肤科。
如患者出现其他原发疾病的症状时,如口干、多饮、多尿等,建议去相应的科室就诊,如内分泌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皮肤瘙痒等)
症状出现有多长时间了?
皮肤瘙痒的程度、部位、时间?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对于有皮肤瘙痒症状的患者,首要进行的检查就是体格检查,需要视诊患者瘙痒的部位、有无搔抓疤痕、血痂、皮疹等。
当诊断考虑皮肤源性瘙痒症且瘙痒病因不明确时,可以完善皮肤活检明确诊断,针对诊断进行治疗。
就目前而言,老年瘙痒症尚缺乏清晰的共识性定义和明确的诊断标准。普遍认为,老年瘙痒症的诊断标准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的瘙痒症状持续6周以上。在确诊为老年瘙痒症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判断瘙痒的病因,以便更有效的治疗。
过敏体质的人多发,表现为多形性皮疹、粟粒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可伴有水肿、色素沉着、血痂、瘙痒等,通过皮肤活检可以进行鉴别。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消退迅速,伴有明显瘙痒。通过临床表现可以进行鉴别。
老年瘙痒症一般治疗周期较长,属于长期间歇性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诱因治疗和皮肤保湿,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组胺药物、阿片受体拮抗剂/激动剂来进行治疗,部分患者还可以选择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寻找引起瘙痒的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于药物引起瘙痒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停用药物,同时避免刺激性和易致敏的药物。
可以适当使用外用保湿剂或润肤剂,改善皮肤干燥程度、缓解瘙痒。
氢化可的松属于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加皮肤毛细血管血流、抗过敏等作用,常见副作用有皮肤变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干燥、皮肤机械性变脆、感染扩散等。
他克莫司是一种免疫抑制药物,调整T细胞活性,相对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小,适用于面部瘙痒的患者。
为H1受体拮抗药,可以阻断靶细胞的组胺受体。但是,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老年性瘙痒并不多见,因此抗组胺药对于大部分老年瘙痒的效果有限。
是一种强效、长效的抗组胺药,对H1组胺受体有高度选择性,注意严重肝肾损伤者、幼儿、孕妇慎用,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
μ-受体激动剂能够参与瘙痒的中枢调节,而纳洛酮属于μ-受体拮抗剂,能够产生止痒效果,特别是针对于尿毒症瘙痒、胆汁淤积性瘙痒等。
老年人瘙痒症一般情况下无需手术治疗。
采用穴位封闭的方法,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针灸部位。
对于老年瘙痒患者可以使用中药药浴治疗治疗瘙痒症状。
虽然老年瘙痒症在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不会危及生命,但由于瘙痒症状频繁且剧烈,可能会遗留有疤痕、色素沉着等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皮肤情况。
老年瘙痒症虽然属于慢性疾病,但是在及时治疗后是能够治愈的。
老年瘙痒症对生存时长没有影响。
老年瘙痒症的患者由于瘙痒症状明显,会频繁的搔抓皮肤,会遗留有疤痕、色素沉着等后遗症。
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建议每3月复诊一次。非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建议每1月复诊一次,病情进展时需要及时复诊。
老年瘙痒症患者在饮食调理方面要注意清淡饮食、忌油腻煎炸食物,适当饮水、多食蔬菜水果,适量补充蛋白、碳水化合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适当饮水,补充身体所需的足够水分,促进身体的代谢。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花椒、辣椒等。
宜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和适当的蛋白、碳水化合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
老年瘙痒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穿着舒适,居住环境适宜,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运动,同时要注意避免高pH值清洁剂,注意皮肤的保湿,还要特别注意瘙痒的具体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香皂及碱性肥皂等。
穿着轻便宽松衣服,居住温度舒适,加强保湿。
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不要频繁洗浴,采用温水浴,避免高pH值清洁剂,浴后立即保湿。
老年瘙痒症患者要特别注意瘙痒的部位、时间、频率、程度、有无丘疹、有无红肿等,这能够帮助患者及医生监测病情的进展。
通常老年瘙痒症患者年龄较大,一些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免疫系统,诱发瘙痒症状。老年人常见的影响情绪的因素包括丧亲、经济压力、慢性病、无聊、孤独等。对于这些患者,要告知他们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分在意皮肤的瘙痒症状。积极的心态、愉快的心情能帮助疾病的恢复。
对于非皮肤源性的老年瘙痒症患者,要注意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只有原发疾病得到了控制,继发性的瘙痒症状才能明显改善。
避免使用香皂及碱性肥皂,避免热浴,避免接触刺激性的化学物品。
老年瘙痒症的预防主要是根据病因来进行,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重在原发病治疗,非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重在日常生活护理。同时要注意对于偶有瘙痒症状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以防发展为老年瘙痒症。
对于短期内偶有瘙痒症状的老年患者,建议及时至医院皮肤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其他鉴别诊断,早期筛查出是否患有老年瘙痒症。
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的预防是指日常生活中不要接触刺激性或过敏的物品,避免皮肤表面过于干燥。
非皮肤源性老年瘙痒症的预防重在原发疾病的治疗,及时发现原发疾病,及时治疗原发疾病,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老年瘙痒症的出现。
4900点赞
[1]高秋琳,张海萍.老年瘙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12):1030-1033.
[2]尚伟华,汤月霞,王秀丽.老年瘙痒症常见病因研究进展[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0,8(04):304-306.
[3]冯海瑕,李慧,李巍,陈利华,俞先水,刘玉峰.老年瘙痒的病因及治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03):310-3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