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是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舌腭弓、咽腭弓和舌背共同组成的环状狭窄部位。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是指口咽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会影响悬雍垂、软腭、两侧腭弓及腭扁桃体等。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还有咽痛、吞咽痛,进食差等症状,个别患儿症状特別严重的,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病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主要包括柯萨奇A组病毒、肠道病毒71、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梭形杆菌。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和其他肠道病毒、疱疹病毒或人类疱疹病毒4型引起,通过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等传播,有一定的传染性。
免疫力低下、龋齿、牙周炎、吸烟饮酒、刺激性气体、粉尘等为诱发因素,这些因素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会导致病毒感染,从而诱发此病。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发生在婴幼儿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该病全年均可发生,流行期多为夏秋季节。流行无明显地区性差异,幼托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病毒通过粪便和上呼吸道分泌物等传播,有一定的传染性。
长期工作生活压力大,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情绪不佳的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幼儿,或者长期患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
有胃肠道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的人群。
有口腔、龋齿、牙周方面问题,或有血液方面疾病的人。
吸烟和大量饮酒的人群。
工作或者生活环境差,长期接触刺激性、有害气体或粉尘。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还有咽痛、吞咽痛,进食差等症状,个别患儿症状特別严重的,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咽痛、吞咽痛、进食差等症状。
个别患儿症状特别严重的,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早期,口咽部咽峡范围內可见黏膜充血、红肿,并有散落分布的灰白色丘疹、疱疹,数目不等。后期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
可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当自身出现咽干、咽痛、高热、寒战等症状时就诊于耳鼻喉科,做相关检查,诊断标准是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有灰白色疱疹或溃疡。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支持性治疗,并与咽旁感染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具有咽痛、吞咽痛剧烈、不敢进食、口臭、持续发热、乏力、自服感冒药物治疗无改善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全身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小孩出现症状可去儿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咽部有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症状出现了多久?
有没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高热、惊厥、呕吐等症状?
是否吸烟、大量饮酒?工作生活环境有没有长期接触刺激性、有害气体或粉尘?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初诊时,医师会询问患者,周围人群有无患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发病前与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患者,有没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生活或工作环境是否有有毒物质接触史。
起病经过,有无发热、乏力,咽痛、吞咽痛程度,大小便是否正常,是否伴有咳嗽、耳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还有无全身不舒服的情况。有无药物口服治疗史,效果怎么样。
医生需要用压舌板压住患者舌体前中段,避免遮挡口咽部视野,典型特征表现为: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有灰白色疱疹或溃疡。
了解鼻咽部、喉咽部邻近的病情。
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检查、粪便检查。
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咽拭子培养是以咽拭子采取咽部及扁桃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采取标本时嘱患者张口发“啊”音,术者用轻快的动作以咽拭子擦拭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上的分泌物。正常上呼吸道有多种正常菌群,若咽拭子分离出致病菌对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意义。
在疾病流行期间,根据典型症状和特征性咽峡部损害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若要明确致病菌,可进行咽拭子涂片及培养。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治疗周期一般1~2周。通常医生确诊为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后,会针对病因和症状制定治疗方案。一般包括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以控制高热,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治疗及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控制高热,体温38.5℃以上者,应给予物理降温、退热药物治疗。
止惊治疗,患者发生高热惊厥时,需要及时止惊治疗。使用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溶液、复方硼砂溶液、高猛酸钾溶液等漱口,保持口咽部清洁。
清热消肿药物治疗,补充适量维生素等。
吞咽困难者会酌情静脉补液。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药物干扰素,是皮肤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使用干扰素α喷雾或雾化给药,可发挥局部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同时兼顾抗感染治疗。
青霉素对梭形杄菌和疱疹病毒敏感有效,不推荐常规使用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和生殖毒性。
本病无手术治疗。
经过正规的治疗急性疱疹性咽峡炎一般能治愈。不影响寿命,治愈后无后遗症,预后较好。一般1个月或3个月复诊。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绝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由于该病具有自限性,即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常能慢慢自动恢复,直至痊愈。该病经治疗后,通常能在7~14天能恢复。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经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般1个月或3个月复诊。复诊时需注意患者咽部黏膜恢复情况,是否已经去除致病因素,以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高热量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成人患者应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并注意饮食。
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好辛辣、刺激、过热、过冷、腌制的食物;嗜饮烈酒、浓茶;进食过快;暴饮暴食。
多饮水,保证充足水分的摄入,促进炎症代谢。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应注重休息,清淡饮食,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应密切关注呼吸道是否通畅,做到保持口腔卫生。患者还应消除该病带来的紧张、恐惧心理。
嘱病人注意休息,注意生活环境卫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多开窗通风。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不熬夜,不过度疲劳,饮食均衡,保证营养全面摄入。
对于抵抗力低下的幼儿或年老、体弱者,应当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治疗期间要定期随访至痊愈。
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大声说话,减少吞咽动作。
密切观察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有无异常分泌物现象,口中有分泌物时嘱病人及时吐出。
保持口腔卫生。
应用敏感抗生素,观察作用及副反应。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病人可因咽痛、发热而感到紧张、恐惧、痛苦并产生焦虑心理,或因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产生悲观情绪。家属应配合医生多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工作。
应仔细询问病人有无全身严重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了解病人有无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病史,有无邻近器官急慢性炎症,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以此评估病人病程的长短,有无治疗经历和治疗效果等,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急性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早期筛查方式,其预防在于加强锻炼、健康饮食,远离有害气体,当身边出现呼吸道感染病例应注意隔离,避免使用公共餐具等。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如身边出现呼吸道感染病例,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做好呼吸道隔离,疫情高峰期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确诊患者应居家隔离2周。
室内多通风。
避免使用公共的餐具、用具等,注意消毒,勤洗手。
多饮水、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积极治疗牙周疾病及全身其他系统疾病等。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搭配合理,戒烟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远离二手烟,保持环境舒适清洁。
远离粉尘、有害气体,可佩戴口罩以免咽喉受到刺激。
4087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年制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56-257.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7-338.
[3]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96-297.
[4]陈纯.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004):270-27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