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骨创伤是直接或间接外伤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一开始就超过50dB,或在伤后6周仍存在气骨导差大于40dB的传导性耳聋,也应考虑到听骨脱位或骨折的可能。其主要是头颅外伤导致的,也可以见于医源性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有时可伴发眩晕、出血等其他症状,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听小骨脱位和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头颅外伤,头部外伤约有24%~30%伤及颞骨内所含的各种结构。此外,还包括对听小骨的直接损伤。
该因素是听小骨脱位和骨折的主要原因,外伤导致颞骨创伤。其中甚易引起砧镫关节脱位(占听小骨创伤的75%)。镫骨脚骨折、足板移位和锤砧分离较少见(占听小骨创伤的25%),偶尔可产生双侧性病变。
取外耳道异物或耵聍时造成意外的鼓膜穿孔和听小骨损伤。
为分泌性中耳炎安插通气管时位置过于偏后,可造成砧骨脱位。通气管直接压迫砧骨长突,可造成砧骨坏死。
靠后的鼓膜切开技术可导致意外的砧骨脱位。
乳突手术时,用探针探索鼓窦入口,引起砧骨脱位。
听小骨创伤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无具体数据。
有发生医源性损伤的可能性,易导致听小骨损伤。
发生跌倒的可能性增加,易出现头颅外伤导致听小骨损伤。
易发生车祸导致头颅外伤,进而导致听小骨损伤。
鼓膜及听骨受伤后,主要表现为耳痛、耳闷堵、听力下降、耳道或鼻咽部出血等,也可能发生传导性耳聋,也可同时伴有内耳损伤致听力丧失。
听力下降,一般为单侧,偶有双侧。
耳痛,外伤之后可以出现耳痛,疼痛多表现为锐痛或跳痛。
耳闷,患者可主观感到耳闷、耳胀等耳部不适感。
出血,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道流血、鼻出血或少量吐血等。
面瘫,表现为口角歪斜、闭目不能、额纹消失。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张嘴疼痛、眩晕、耳道流血或清亮无色液体,甚至意识模糊或丧失。
在听骨骨折合并外耳道后上壁骨折者,可形成听骨与骨性鼓环粘连固定,在听力恢复过程中,可能又下降。
至于合并有迷路挫伤或震荡者,感音性耳聋恢复的机会较少。
直接或间接外伤,导致气骨导差大于40dB的传导性耳聋,应考虑到听骨脱位或骨折的可能。该病属于急症,应及早就诊。
外伤发生后若出现听力下降、耳痛、耳闷等不适需要及时就医。
外伤后除了出现耳部不适症状外,还伴有眩晕、头痛、鼻咽出血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当患者出现耳痛、耳闷等症状时,应优先就诊耳鼻咽喉科。
当患者耳外伤或头颅外伤导致出现耳部症状,伴或不伴眩晕,甚至出现意识迷糊时,应立即去急诊科就诊。
外伤怎么发生的?
是否伤到耳朵?
外伤发生多长时间了?
听力怎么样?
有耳闷塞感吗?耳道流血吗?是否有头晕?
纯音测听是测试听敏度的,标准化的主观行为反应测听,它包括气导听阈和骨导听阈测试。如外伤后一开始即出现传导性耳聋,而且超过50dB,应高度怀疑有听骨脱位或听骨骨折。
耳内镜是对外耳道、鼓膜、中耳等进行检查或手术评估的一种腔镜仪器,出现传导性耳聋后需除外鼓膜穿孔的情况。
听小骨似“C”字型强回声,头端强回声小光团为锤骨,边界欠光滑,颈部为锤砧关节回声,垂直部为砧骨外缘粗糙强回声,底端为镫骨回声,垂直部内无回声暗区为锤骨筛区,听小骨对应后上方可见咽鼓管,呈弯曲管状无回声暗区,患者捏鼻鼓气可见管内回声向前移动。
“C”字型强回声形态消失,可见略粗大条索状强回声,中间呈不均等点状低回声,两端回声增强。听小骨破坏声像图与听小骨破坏程度密切相关,重者听小骨呈黄豆粒大小不均等强回声光团。
可以显示听骨链的形态及位置,评估周围软组织是否有损伤。高分辨CT显示听小骨移位,连续中断或砧骨、镫骨骨折征象。
患者发生耳外伤或者做过耳部手术或者颅脑外伤。
患者出现耳痛、耳闷、面瘫、传导性耳聋等症状。
高分辨CT显示听小骨移位,连续中断或砧骨、镫骨骨折征象。
本病需要与外伤性鼓膜穿孔进行鉴别,后者是机械性暴力造成的鼓膜破裂,可引起耳聋、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检查可见鼓膜多呈裂隙状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而听小骨创伤耳内镜检查无鼓膜裂隙状穿孔,根据此可以进行鉴别。
听小骨创伤的治疗需根据其损伤程度、损伤类型而定。一般建议损伤后应卧床休息,避免病情加重。在明确诊断之后,可根据听骨的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常用方法为听骨链恢复术、镫骨切除术。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或大幅度运动头部,以免加重听骨链损伤。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改善循环的作用,还可用于耳部的血流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可见胃肠道不适、头痛、血压降低、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营养神经药物,可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少数病人用本品后出现皮疹反应。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药物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一般听骨脱位常因听骨间有纤维带连接,可维持听骨运动功能,听力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手术治疗一般在外伤3个月以后施行,但对初起及有眩晕和眼震而疑有镫骨内陷性骨折者,当及早手术,否则将导致内耳不可逆的病变,以致全聋。
如发现镫骨骨折并陷入前庭,可行镫骨切除术,头部外伤时并发过面神经不全麻痹而以后恢复的病人,行中耳手术时,再度并发面神经不全麻痹的危险性较大,应慎为对待。
本病预后主要与创伤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有关。一般创伤较轻者预后较好,经过有效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听力。但损伤严重未及时治疗者,则预后一般较差。
听小骨创伤绝大部分患者早期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
听小骨创伤经治愈后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手术患者术后一个月之后复诊纯音测听,以明确听力的恢复情况。
听小骨创伤患者合理进行科学饮食,可以加速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摄入,注意饮食中的平衡,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可多饮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蛋、瘦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低脂饮食,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听小骨创伤患者的护理应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
避免用力擤鼻涕,避免用锐性物体往深部掏耳朵。
感音神经性耳聋者听力恢复不佳,可以考虑佩戴助听器。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不要选择过于剧烈或者需要摇头的运动,避免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
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洗澡时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水进入耳内,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疾病发作期去声音嘈杂的地方,日常减少戴入耳式耳机,并不要使用耳机过长时间。
注意生产安全、避免创伤是听小骨创伤防治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中耳炎等能引起听小骨损伤的疾病。
避免受伤,做好个人防护,遵守交通规则,骑车佩戴头盔,避免交通意外导致头颅外伤发生。
做好情绪管理,避免暴躁易怒,以免发生冲动暴力行为。
患者中耳炎等耳部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5500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10.
[2]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1-31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