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膜受损害、瓣膜结构异常和功能异常所导致的瓣口狭窄,是一种二尖瓣无法正常开放的心脏瓣膜病,瓣口面积缩小,血流受阻,从而导致相应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风湿热是导致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之一。二尖瓣狭窄严重患者可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轻度狭窄,二尖瓣辧口面积1.5~2.0cm2。
中度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1.0~1.5cm2。
重度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1.0cm2。
二尖瓣狭窄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病因包括风湿病、老年性二尖瓣环或环下钙化、先天性二尖瓣发育异常、结缔组织病等,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是指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是二尖瓣狭窄最主要的病因,主要导致瓣叶和腱索的纤维化和萎缩,瓣叶交界面相互粘连,这些病变使瓣膜位置下移,严重者如漏斗状,使二尖瓣开放受限,辧口面积缩小,血流受阻。
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病变,以轻、中度多见,重度少见,主要由于组织钙化累及瓣叶交界处,使二尖瓣瓣叶开放受限,瓣膜本身增厚不明显。
发病率较低,二尖瓣瓣环小,二尖瓣最大开放时瓣口面积小;二尖瓣瓣叶交界处有粘连,影响二尖瓣充分开放;腱索发育不完全,腱索对瓣叶的牵拉作用减弱。
引起二尖瓣狭窄的结缔组织病主要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引起二尖瓣增厚、粘连、出现赘生物,一般结缔组织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以轻、中度为主。
二尖瓣狭窄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约70%的患者为女性,风湿性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中25%为单纯性二尖瓣狭窄,40%为二尖瓣狭窄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一般在40~50岁发病,以女性病人居多,约占2/3。
二尖瓣狭窄是一种二尖瓣无法正常开放的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呈渐进式发展,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加重。
症状出现较早,早期表现为运动后呼吸困难,晚期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困难,运动、情绪激动、妊娠等因素均容易诱发呼吸困难。
扩张支气管静脉破裂,致突然咯大量鲜血,见于二尖瓣狭窄早期,肺血管弹性功能尚好;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时,可出现痰中带血或血痰;急性肺水肿时毛细血管破裂,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血栓脱落致肺梗死时咯胶冻状暗红色痰,是二尖瓣狭窄伴有心衰的少见并发症。
多在夜间睡眠或劳动后出现,为干咳无痰或泡沫痰,并发感染时咳黏液痰或脓痰。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食欲减退、恶心、胸痛等症状。
房颤为二尖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相对早期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为病人诊的首发症状。左心房压力增高致左心房扩大及房壁纤维化,是房颤持续存在的病理基础。房颤时因舒张期变短、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左心室充盈减少,使心排血量减少20%~25%,常致心衰加重,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为重度二尖狭窄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重度呼吸困难和发绀,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干、湿啰音,常因剧烈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感染、心律失常等诱发,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20%病人可发生体循环栓塞,其中80%伴房颤,以脑栓塞最常见,约占2/3,亦可发生于四肢、脾和肠系膜等动脉栓塞,栓子多来自扩大的左心房伴房颤者,来源于右心房的栓子可造成肺栓塞。
右心衰竭为晚期常见并发症,右心排出量减少致肺循环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可有所减轻,发生急性肺水肿和大咯血的危险减少,但心排量减少,表现为右心衰竭症状和体征。
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少见,在瓣叶明显钙化或合并房颤时更少发生。
本病常有肺静脉压力增高及肺淤血,易合并肺部感染,感染后常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初期症状常不明显,疾病进展后可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咳嗽、下肢水肿、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等明确诊断。
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疲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胸痛、胸骨后压迫感、头晕、心悸、痰中带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患者可至心血管内科进行相应诊断和治疗。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可至急诊科就医。
是否有胸闷、气短、双下肢浮肿等不适?
这种不适症状出现多久了?
休息时不适是否缓解?劳动时是否会加重?
有没有得其他心脏病?
最近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吗?如发热、头痛等?
经常饮酒和喝咖啡吗?
最近有在吃什么药吗?
视诊可见严重二尖瓣狭窄时患者可呈二尖瓣面容,即双颧处呈紫红色,口唇轻度紫绀;儿童期发生二尖瓣狭窄者心前区可见隆起,左乳头向左上移动,并有伴有抬举样搏动;当发生严重肺动脉高压时颈静脉搏动较明显。听诊可见二尖瓣狭窄可在心尖区听到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听诊有助于医生鉴别其他心脏疾病,同时评估疾病进展。
超声心动图是最敏感和特异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狭窄的严重程度。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回声增强,活动幅度减小,舒张期前叶体部向前膨出呈气球状,瓣尖前后叶距离明显缩短,开口面积减小。
M型超声可见舒张期充盈速率下降,正常的双峰消失,E峰后曲线下降慢,二尖瓣前叶、后叶于舒张期与前叶的同向运动,即所谓城墙样改变。多普勒超声显示缓慢而漸减的血流通过二尖瓣,舒张期二尖瓣前叶穹形改变,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
X线检查可见左心缘的左心房弧度明显,肺动脉主干突出,肺静脉增宽,右前斜位钡剂透视可见扩张的左心房压迫食道。病变严重时左心房和右心室明显增大,后前位片示心影右缘呈双重阴影,肺门阴影加深,主动脉弓较小。左心室一般不大。
心电图P波增宽且呈双峰形,提示左心房增大,当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时心电图电轴右偏,显示右心室增大。轻度二尖瓣狭窄者心电图可正常。
特征症状、体征与超声心动图测算的瓣口面积不一致时,可精确测定肺动脉压及左室压,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心房増大,提示二尖瓣狭窄,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回声增强,活动幅度减小,舒张期前叶体部向前膨出呈气球状,瓣尖前后叶距离明显缩短,开口面积减小可明确诊断。
严重的主动脉关闭不全常于心尖部闻及舒张中晚期柔和、低调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常在心尖区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
瘤体阻塞二尖瓣口,产生随体位改变的舒张期杂音,其前可闻及肿瘤扑落音,超声心动图下可见左心房团块状回声反射。二尖瓣狭窄可有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回声增强,活动幅度减小,舒张期前叶体部向前膨出呈气球状,瓣尖前后叶距离明显缩短,开口面积减小。
二尖瓣狭窄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严重患者可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风湿热是二尖瓣狭窄的主要病因,感染过风湿热的患者需进行预防性抗风湿治疗。
主要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也可用于控制链球菌感染,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生使用苄星青霉素。
常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减少循环血容量,改善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水肿症状,药物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开始,然后根据利尿反应调整剂量,以减少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应选用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前负荷为主的硝酸酯类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控制心率,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拮抗剂,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病人,不宜使用地高辛。
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左心房血栓、既往有血栓栓塞症病史以及左心房过大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防发生血栓栓塞,常用的抗凝药物无华法林。
仅适于单纯的二尖瓣狭窄病人,有症状或有肺动脉高压(静息时>50mmHg,运动时>60mmHg)的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病人,如其二尖瓣无钙化且活动度较好,且无左心房内血栓形成,则可用该法进行干预。将球囊导管从股静脉经房间隔穿刺跨越二尖瓣,用生理盐水和造影剂各半的混合液体充盈球囊,分离瓣膜交界处的粘连融合而扩大瓣口。术后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立即改善,严重并发症少见。
二尖瓣分离术有闭式和直视式两种,闭式的适应证同经皮球囊二尖瓣分离术,开胸后将扩张器由左心室心尖部插入二尖瓣口分离瓣膜交界处的粘连融合,适应证和效果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相似,目前临床已很少使用。直视式适于瓣叶严重钙化、病变累及腱索和乳头肌、左心房内有血栓者。直视式分离术较闭式分离术解除瓣口狭窄的程度大,因而血流动力学改善更好,手术死亡率<2%。
适用于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不宜做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或分离术者,以及二尖瓣狭窄合并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者。手术应在有症状而无严重肺动脉高压时考虑。严重肺动脉高压增加手术风险,但非手术禁忌,术后多有肺动脉高压减轻。人工瓣膜置换术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均高于分离术,术后存活者,心功能恢复较好。
二尖瓣狭窄的预后通常与狭窄的情况及治疗有关,一般预后较好。单纯的二尖瓣狭窄,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二尖瓣狭窄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出现心力衰竭、房颤等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尖瓣狭窄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
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对自然寿命影响较小,如果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仅可存活数年。
二尖瓣狭窄患者应定期复查,轻、中度狭窄者每3~5年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重度狭窄者每0.5~1年检查一次或多次,如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尖瓣狭窄患者应给予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量。
患病期间需要避免酗酒和吸烟。
注意增加营养,不能吃过咸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身体素质。
如果患者心功能较差,应该控制患者饮水量。
二尖瓣狭窄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护理,包括改善居住环境、注意口腔卫生、注意保暖、适当锻炼。
明确对二尖瓣狭窄的认识,保持情绪稳定,树立信心。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处理隐藏的病灶。
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
适当进行有氧体育锻炼,避免刷烈运动和重体力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保持室內通风,避免室内潮湿、阴暗,预防风湿活动。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如果病情允许,家属应帮其每天用温水泡脚或帮其按摩下肢,鼓励并协助其下床活动,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患者咳嗽有痰时家属需协助多翻身拍背,更换体位以利痰液咳出,以免发生肺炎。
严格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相关用法以及副作用,不可擅自更改药量。
患者术后应注意有无头痛、肢体感觉或运动障碍,做好心率、血压、尿量等监测。要严防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咨询医生。
如口服抗凝药物,需密切留意全身皮肤及黏膜,如发现出血应及时就医。
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心理,家属应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変化,开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二尖瓣狭窄主要由于反复风湿热发作引起,故此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是阻止本病产生及发展的关键。
防治咽部、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于风湿热应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风湿活动的复发。
注意口腔卫生,可适当进行耐寒锻炼。
适当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口服利尿药改善状态。
4602点赞
[1]杨跃进,华伟.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86-290.
[3]陈瑜等编著.现代心胸外科治疗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03):119-121.
回复快